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讨论了参数多目标规划问题P(u):minf(x,u)s.t.x∈R(u)其最优多值函H^*(u)=E[f(x,u)|x∈R(u)的K一凹性、锥类凸、锥次类凸性、锥次似凸性及其它一些广义凸性性质。借助于它,我们可以找到一种解决二层多目标问题的方法,即把二层多目标问题的下层问题转化成参数多目标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2.
朱家尖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对浙江舟山朱家尖情人岛潮间带的大型海藻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该潮间带大型海藻的组成、分布和温度属性,并利用相似性指数(Sc)分析了调查海域潮间带大型海藻相似性值.结果表明:采集到的34种海藻隶属3门23属,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7属8种,红藻门(Rhodophyta)14属20种,褐藻门(Phaeophyta)6属6种.春季主要优势种为铁钉菜(Ishige okamura)、孔石莼(Ulva pertusa)、小杉藻(Gigartina intermedia);夏季为铁钉菜、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小石花菜(Gelidium divaricatum)等;秋、冬季节为铁钉菜.红藻门种类在调查海域的出现频率为58.8%,为优势门类;绿藻门种类在该海域的总体水平分布呈均匀状态.70.6%的调查种类分布在低潮带,其中包括一些中潮带延伸种类,中、低潮带的海藻组成相似性值为0.36,并且中、低潮带的生境趋同效果大于高、中潮带.朱家尖潮间带大型海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温水性种类占绝对优势,优势种多为暖温性种.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11年冬季(2月)对岱衢洋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网采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分布以及生物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并用富营养化指数、水质综合指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水质状况评价.经初步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0属116种,其中硅藻门37属92种,甲藻门10属20种,绿藻门和蓝藻门各2种.全年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浮游植物种类数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递减的趋势,季节差异极显著(p=0.008<0.01),春季最少(33种),冬季最多(71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夏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最高,达67.66×106 cells·m-3,春季最低,为0.12×106 cells·m-3,两季节差异极显著(p=0.003<0.01).夏季靠近衢山岛一侧的D03和D05站位,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大量增殖,但未达到赤潮水平.冬季岱衢洋海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物种较丰富.春季均匀度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也较高,但丰富度指数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分布与水温、盐度、透明度、叶绿素a及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富营养化指数表明,整个海域夏冬季多数站位均未发生富营养化,春秋季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且春季富营养化最严重,多数站位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水质综合指数表明,整个海域处于轻污染状态,且夏冬秋季水质明显优于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表明,该海域除秋季处于重中度污染状态外,其他季节均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4.
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并分析了在二维刚性斜面上粒子的随机行走,发现了重力的作用下沿斜面作随机行走的粒子的平均平方位移随时间呈指数变化,引入一有效指数以研究有取向性的粒子的扩散运动,发现在不同时间(蒙特卡洛步)下粒子坐标在x轴(斜面横向)上投影呈(Gauss分布,分布的半高宽与时间平主根成正比,并与取向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级宗地的宗地变更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往的宗地管理方式中存在缺失宗地的现势使用信息、不能管理违规用地和业务管理粒度过大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后地籍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笔者通过细化宗地管理粒度,提出了多级宗地的思想,建立基于多级宗地的宗地变更管理模型,很好地解决了宗地管理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6.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边界形状下二维斜面颗粒流在通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边界形状对二维斜面颗粒流有重要影响,粗糙边界条件下,颗粒流量密度在通道中横向呈对称马鞍型分布,且峰值位置与边界形状有关.对锯齿形边界,颗粒流量密度的峰值位置随斜面倾角(sinθ)的增大往中心区域移动,墙体附近20~30 d(d为颗粒直径)区域内颗粒流量密度随斜面倾角的变化呈指数衰减,衰减指数在2~3之间;对于半圆形边界,峰值位置始终出现在墙体附近20~30 d区域内,并且此区域内的颗粒流量密度随斜面倾角(sinθ)基本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质量比为2:3)为复合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选用适量含羟基单体和分子量调节剂,以减缓树脂合成聚合反应中的自动加速现象,合成了分子量为3000-4000,多分散性指数d〈2的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该树脂与缩二脲多异氰酸酯(HDI)的配漆实验证明,所得漆膜鲜映性好、丰满度高、色泽好、雾影值低、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了同分布ND随机变量列的指数不等式,通过指数不等式得出关于ND随机变量列强大数定律的收敛率为O(1)n1/2(logn)-1/2.推广了Soo Hak Sung(2009)关于NA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预报因子的季节特征和时域特征,基于高分辨率数值产品(T639)的二次计算,选取对流有效位能CAPE、K指数、沙氏指数SI等对区域性雷电有较好的指示意义的若干对流参数和物理量,融合消空法和多格点指标叠加法,开发了用于浙江中部金华地区3~9月未来24 h的雷电潜势预报方法,试报效果良好,并且对区域性雷雨大风和冰雹有较好的指示意义,自动化运行后具有重要的业务参考价值.   相似文献   

10.
南麂列岛大柴屿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春天)和2009年3月(冬天)分别对南麂列岛大柴屿潮间带进行了大型海藻调查,鉴定出大型海藻4门33属44种,其中红藻门25种,褐藻门10种,绿藻门8种,蓝藻门1种.南麂列岛大柴屿大型海藻主要为暖温性藻类,占藻类总种数的77.8%,其次为亚热带性藻类,占17.8%,冷温性藻类最少,占4%,调查未发现冷水性藻类.南麂列岛大柴屿潮间带大型海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春季46.43%、冬季48.89%的调查种类分布在低潮带,其中包括一些中潮带延伸种类,中、低潮带的海藻组成相似性值为0.57,高、中潮带相似性值为0.22,高、低潮带之间没有共有种.优势种有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无柄珊瑚藻(Corallina sessilis)、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铁钉菜(Ishige okamurai)、羽状凹顶藻(Laurencia pinnata)、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icaulis)、花石莼(Ulva congllobata).比较1988年孙建璋等在南麂列岛的本底调查资料发现,海藻多样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地表覆盖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对象,为地理国情分析评价模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源.高效的地表覆盖数据检索方法是挖掘地表覆盖数据潜在价值的前提.由于地表覆盖数据体量庞大、更新频繁,要素分布密集且不均匀,传统的空间检索方法出现了扩展困难、检索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Base与静态多级格网索引的地表覆盖数据空间检索方法,针对地表覆盖数据特征设计了基于HBase的静态多级格网索引,利用MapReduce实现索引并行构建,通过多级过滤的方式,提高了地表覆盖空间范围的查询效率.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完成大规模、密集分布的地表覆盖数据的空间索引构建,提升空间检索性能,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为其他海量空间矢量数据的检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量土地利用矢量数据空间叠加分析的效率问题,提出了基于Spark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空间叠加分析方法,通过弹性分布式数据集实现索引过滤与叠加计算,为解决空间叠加分析的瓶颈问题做了新的尝试. 实验结果表明,相较基于Oracle数据管理的叠加分析方法,该方法显著提高了空间叠加分析效率,更适合面向海量土地利用矢量数据的叠加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因子分析法在土地整理后效益分析与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土地整理后的效益分析与评价,首先建立了土地整理后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实际数据,给出了土地整理后的效益表示.最后应用因子分析法,给出了土地整理后的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多源异构的复杂土地基础数据中快速准确地提取用户所需信息,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检索方法.在元数据信息提取、元数据加权索引、实体同义词扩展检索3个环节中,结合土地领域专业知识和用户实际需求,设计和开发了共享元数据表结构、加权元数据中字段相对重要性和信息熵因子,构建地名实体和专题数据层实体同义词库,并集成到包括中文分词、实体识别、同义词扩展、索引检索和相似度计算的一体化管理检索框架中,解决了多源异构土地基础数据统一管理和精确检索的问题.实践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通用信息检索方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城市地价体系主要以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为核心,土地通常都是以单一用途按照商业、住宅、工业进行分类评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的用途逐渐呈现综合利用的方式,需要采用新的方法进行地价评估.结合宁波市宁海县2003年基准地价更新评估实践,提出了采取基准地价分类修正综合法对综合用地地价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影响及变化情况,基于1995—2015年研究区5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当量因子评估法、热点分析法和敏感性指数法对关中平原城市群ESV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其时空规律。结果表明,20 a来,关中平原城市群ESV总体下降49.59亿元;在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中,调节服务作用突出,其中水文调节占主导地位;ESV 冷点和热点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主城区主要为ESV 冷点集群区,而秦巴山地、山西省东部林地及黄河、渭河等主要河流周边是ESV 热点集群区; 林地、水域和耕地对区域内ESV变化影响较大。获得的研究区ESV宏观变化规律,可为今后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和城镇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影响及变化情况,基于1995—2015年研究区5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当量因子评估法、热点分析法和敏感性指数法对关中平原城市群ESV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其时空规律。结果表明,20 a来,关中平原城市群ESV总体下降49.59亿元;在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中,调节服务作用突出,其中水文调节占主导地位;ESV 冷点和热点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主城区主要为ESV 冷点集群区,而秦巴山地、山西省东部林地及黄河、渭河等主要河流周边是ESV 热点集群区; 林地、水域和耕地对区域内ESV变化影响较大。获得的研究区ESV宏观变化规律,可为今后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和城镇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与限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一套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中指标体系建立、指标筛选、指标权重确定及可持续发展程度判定模型建立的思路和方法,首先,提出了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可持续发展指标和利用主成分指标在第1主成分中的系数绝对值判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以减小当前指标筛选和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影响;其次,提出了利用主成分指标在第1,第2主成分中的系数符号判定可持续发展限制因子的方法;最后,运用上述方法对萧山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区主要河道水质评价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市7条主要河道21个监测断面1循环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运用污染指数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市区主要河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探讨2种水质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结果表明:①杭州市区主要河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是TN、NH+4-N和TP,即氮磷营养盐,而有机污染相对较小;②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与实际水体的标准差距较小,与真实情况吻合较好;③当水质为劣V类时,模糊评价结论偏保守,而当某项指标严重超标时则易使评价结果偏重;④污染指数法更适合杭州市区河道水环境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