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接受血液透析(血透)治疗的病人可伴发各种上肢并发症。现将常见的并发症介绍如下。 1 水肿血管通路相关性水肿是血透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手水肿多见于血管通路近端静脉狭窄,血栓形成,手部血液回流不畅;在桡动脉与头静脉端一侧或侧侧吻合的病人中。可由于静脉压力过高而致手部水肿。  相似文献   

2.
小儿手部皮肤娇嫩,角质层薄,烧伤程度相对而言较成年人严重,常见Ⅱ°、Ⅲ°烧伤。常常遗留下瘢痕增生、瘢痕挛缩等并发症,对小儿手部功能造成一定障碍,影响生长发育,同时手部外形不美观,影响小儿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手部肌腱损伤是手外科一种多发伤,为使肌腱修复术后患者配合治疗护理、手部功能早日恢复,通过对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60例实施并加强了健康教育,有效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手部功能恢复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手背较大软组织与伸肌腱缺损病例采用二期移植的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17例手背部软组织与伸肌腱缺损病人,手术采用一期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二期手术断蒂同时肌腱移植修复伸肌腱缺损。术后采用TAM法评定手部肌腱功能。结果 17例病人,术后平均随访6.5个月,手术全部成功,皮瓣成活良好。采用TAM法评定手部肌腱功能,优12例,良5例。结论 该方法手术简单安全,对供区组织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手部肌腱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预防不配合治疗的脑卒中病人发生非计划拔出各种管道,既可减少脱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又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制作了手部护套(handmitt俗称波板)。方法将220例不配合治疗的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行传统固定法,用不规范的布料来周定如枕袋、床单或病人衣服等;观察组行波板同定,根据病人性别分大、中、小号,分左右手选择恰当固定。观察两组病人的脱管例数、手部并发症、工具松脱等几个方面;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病人的舒适度、活动度是否满意等内容。对上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使用波板的脱管数、并发症发生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使用波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手部护套(handmitt俗称波板)能有效预防不配合治疗的脑卒中病人发生非计划拔出各种管道,减少脱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又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左相成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67-3768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对35例手部深度烧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部功能恢复优28例,良4例,差3例.结论:手部深度烧伤创面尽早手术及术后早期锻炼对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8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创面结痂后接受整形手术修复,实验组患者在烧伤后48h内接受早期整形手术修复。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手部外观优良率为70.00%,功能优良率为72.50%。实验组患者术后手部外观优良率为90.00%,功能优良率为92.50%。实验组患者手部外观和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并发症。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实施整形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手部外观和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手部热压伤是由于病人手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缺损及功能损伤,对工作及生活影响较大,常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我院于2003年12月-2008年12月应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热压伤3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手部皮肤脱套伤是手部较为严重的损伤,具有处理难度大,并发症多的特点。因手部功能及美观等因素的要求,损伤的修复方法直接影响手部功能恢复的程度[1]。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多种显微外科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修复,在保障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手部肌腱损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手部肌腱损伤患者40例共52指,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指。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部关节功能优良率92.3%,对照组优良率69.2%,观察组手部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手部关节功能恢复,减少肌腱粘连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手部创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手术时有效地固定手部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手术质量。目前,在手部手术时固定手部仍沿用人工手扶方法,常需助手协助完成手术,相对增加了人力、物力,因术野小、操作者多,给手术带来许多不便。基于临床工作需要,我们结合手术弯盘的结构、功能,研制了一种手部手术支持装置,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鲁加祥  李嘉琥 《贵州医药》1996,20(6):362-363
手部严重烧伤后,因瘢痕挛缩,致手指与手掌粘连在一起,成握拳冻结状,手的功能完全丧失,称“冻结手”,严重影啊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对“冻结手”的治疗十分重要。我科自1984~1993年IO年间共收治ZO例“冻结手”病人,19例通过整复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病人手功能恢复较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ZO例,男性6例,女性14例;共20只手,左手9只,右手11只。病人最大年龄47岁,最小2岁。病入手部受伤时最小年龄6个月,最大年龄3岁。20例病人均家住农村,致伤原因19例为火焰烧伤,1例为沸水烫伤。手部烧伤创面愈合后到施行整形手术之间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手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的部位,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指动脉掌侧推进皮瓣、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等转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26例。结果 12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一1年,皮瓣红润,质地柔软,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对供区影响不大,效果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李自力  汪镇章 《贵州医药》1991,15(6):363-364
深度烧伤晚期常遗留瘢痕挛缩,导致畸形及功能障碍。特别是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病人,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要求手术治疗恢复功能的愿望比较迫切。我院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22例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病人,除个别病人瘢痕挛缩畸形的形成时间太长,患  相似文献   

15.
手部损伤在生活中很常见,由于手部的解剖生理特点,病人常有伤指疼痛剧烈,伤口易感染的特点,我院手外科注意手部换药的技巧,使用恰当的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手是最常见的烧伤部位,双手皮肤虽仅占人身体表面积的5%,但烧伤后对人们的劳作与生活影响很大。深度烧伤常涉及手部筋膜、伸肌腱、骨关节的损伤,影响功能的恢复。对手部深度烧伤的治疗要求以手的功能恢复为最终目标,应积极进行创面处理,尽最大努力预防和减轻畸形。笔者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20例手部深度烧伤病人,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手部闭合性掌骨多发骨折是由于直接暴力所致的严重损伤,手部闭合性掌骨多发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为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急性腕管综合征及正中神经损伤等,如不早期诊治,可导致患手严重畸形及功能丧失。现将我院1990年~2002年收治闭合性掌骨多发骨折311例中出现手部骨筋  相似文献   

18.
唐志军  林敏  王力  谭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43-2344
目的:观察中药薰洗对手部肌腱修复术后病人手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将我科收治的216例手部Ⅱ区肌腱修复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组(第一组)、使用热水浸泡加功能锻炼组(第二组)、单纯功能锻炼组(第三组),每组各72例.使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比较手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第一组优良率88.9%,第二组优良率76.4%,第三组优良率75.0%,第一组较其他两组比较P<0.05;各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较其他2组病人能够显著提高手部Ⅱ区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胡江海 《成都医药》2004,30(1):9-11
在烧伤病员中,儿童手部烧伤往往带来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后期功能重建也有一定困难。作者于2000年8月至2002年9月在莫桑比克国家中心医院手外科工作两年,每天接诊各类烧伤病人都在10~15人左右,其中手部烧伤4~5人。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烧伤后早期处理欠妥,加之家长不重视,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74处)掌指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37处)行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对照组32例(37处)行克氏针置入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各项指标、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关节屈曲度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开始功能训练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伸肌腱断裂、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效果较好,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关节屈曲度,改善手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