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COMPARISIONTHEOREMSOFTHETOPOLOGICALPROPERTIESFORANEWMODELOFISOMERSAygulMamut(DepartmentofMathematics,XinjiangUniversity,Urumq...  相似文献   

2.
PVA PEG预处理及低温胁迫下时对幼苗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乙二醇(PEG)预处理玉米种子能够提高种子活力,使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麦(CAT)活性更高,但在低温胁迫下,经PVA和PEG预处理的玉米种子幼苗反复更易受冷害,其SOD和CAT酶活性减弱,丙二醛(MDA)更加显著地积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用孔雀绿定磷法测定在不同光照条件下 ,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育性转换期叶片和幼穗中 G-蛋白的GTPase活性变化 .结果表明 :在 16 h/d光照 (L D)下 ,(牡山羊草 )白皮 2 2 4[(Aegilopsjuvenalis) baipi2 2 4]和 (牡山羊草 ) NPFP[(Aegilops juvenalis) NPFP]在光敏感期 ( )内 G-蛋白的 GTPase活性分别高出 10 h/d(SD)处理下的30 %和 6 0 % .光敏期后 ,幼穗的 GTPase活性也表现出 L D处理高于 SD处理 .这种差异表明 :G-蛋白的 GTPase活性变化与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转换有关系 .  相似文献   

4.
选用C-型、M-型、Mt2-型、G-型4个不同类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ity,CMS)小麦为材料,以其保持系中国春作对照,用低pH值(pH4.6)提取酶液,对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叶、穗和花药中的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拔节期不育系叶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都比保持系略低;抽穗期叶、穗和花药中不育系两种酶的活性都比保持系高.故认为,小麦植株随着发育进程,其体内尤其是穗和花药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增强,导致IAA亏缺,引起雄性不育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玉米在涝渍和低温胁迫过程中四种酶同工酶分析及丙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涝渍和低温胁迫下的玉米幼苗叶片进行了超氧物歧化酶(SOD)、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四种酶的同工酶分析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低温下,玉米幼苗叶片中SOD和EST酶活性增加。POX同工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变化,MDA含量先上升、下降、再上升。而在低温情况下,CAT同工酶谱有明显的变化。MDA含量呈缓慢上升后到第7天骤然上升,其SOD同工酶活性此时也开  相似文献   

6.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模拟污水中N、P对幼苗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EC1.11.1.6)、乙醇酸氧化酶(Glecolateoxidase,GO,EC1.3.3.1)、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EC1.11.1.7)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P(分别;在0~4.28mmol·L-1、0~0.2mmol·L-1范围)可诱导CAT活性增大,而后下降,N、P浓度分别超过8.56mmol·L-1和0.4mmol·L-1后,活性又升高;POD的活性变化与CAT变化很相似.N、P浓度分别在0~6.42mmol·L-1、0~0.3mmol·L-1范围,GO活性随N、P浓度增高而活性下降,超过6.42mmol·L-1、0.3mmol·L-1后,则随N、P浓度增大而增大.这可能是高浓度N、P可提高水稻的光呼吸的结果.另外,污水中N、P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低浓度污水N、P促进根生长,高浓度N、P抑制根生长  相似文献   

7.
根癌农杆菌的高效电激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激法将双元载体质粒PBI121导入根癌农杆菌AGL-1并获得较高转化效率.探讨了不同电激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并检测了CaMV35S启动子启动GUS基因在根癌农杆菌中的表达.结果表明:根癌农杆菌电激转化的最适电激条件为11kV/cm,21.5μF,电场强度是影响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当质粒DNA浓度从0.2mg/L增加至0.6mg/L时,转化效率呈线性增加.细菌密度对转化效率也有一定影响.最高转化效率为每μg质粒DNA1.7×105转化子.组织化学反应证实CaMV35S能启动GUS基因在根癌农杆菌中表达.  相似文献   

8.
猪肾胆绿素还原酶活性基团的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用专一性试剂DTNB、NEM、磷酸吡哆醛以及2,3-丁二酮对胆绿素还原酶活性进行修饰.当这几种试剂分别与该酶反应后,酶活性大幅度降低;而当预先加入NADPH或胆绿素,酶活性明显受到保护.这些结果表明,半胱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与该酶同NADPH和胆绿素结合、以及胆绿素还原成胆红素的反应有关,是该酶活性必需的基团  相似文献   

9.
用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水稻液泡膜微囊,测定膜微囊ATPase活性.用5%的TritonX-100溶膜后的上清液,经SepharoseCL-6B柱层析纯化,得到ATPase复合物.生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前后基本相似.酶活性需要Mg2+,受Cl-激活,对叠氮化钠、钒酸盐和寡霉素不敏感,受硝酸盐、DCCD(质子通道抑制剂)抑制,泵质子产生的膜电位△可被质子通道的离子载体CCCP破坏.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微进样装置──钨丝电热蒸发进样装置(TSETV),并把该装置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及直流电弧发射光谱(DC-AES)联用.对该装置本身及与其ICP-AES,DC-AES的联用技术、分折性能作了详细研究.用TSETV-DC系统得到了Ni,Co,Cu,Mn,Cr和Mg的检出限为10-8~10-10g(10μL进样),相对标准偏差明显优于常规DC系统.并用该法分析了纯NaCl中痕量Cu及水样中Cu,Fe,Mn,所得结果同ICP-AES及石墨炉原子吸收(GF-AAS)所得结果相吻合.用TSETV-ICP系统得到了Mg,Cu,Mn,Cr,Fe,Co,Ni,La,Nd,Gd,Dy,Yb,Lu和Y的检出限为10-9~10-11g(10μL进样),相对标准偏差低于6%.并用该方法分析了白酒及大米中痕量Cu,Mn及江西稀土矿区谷物样品中痕量稀土元素,结果满意.实验表明,TSETV具有操作方便,进样量小,能把试样的蒸发和激发过程分开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长、短日照条件下,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在光敏感期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的Mg^2 -ATPase,Ca^2 -APTase活性变化的研究及Ca^2 -ATPase同工酶图谱的分析,发现在不同发育时期,所研究细胞器的Ca^2 -APTase都是短日照处理植株的酶活性明显大于长日照处理株,其同工酶图谱也分别显示短日照条件下比长日照条件下多一条酶带.细胞核Mg^2 -APTase的活性也是长日照条件下较高,而线粒体Mg^2 -APTase在不同日照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不同.这表明不同细胞器的ATPase所起的作用不同,并且与农垦58S的育性转换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几种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型小麦为材料,对分蘖期小麦叶片中的依赖钙/钙调素的蛋白激酶(Ca2+/CaM-PK)的SDS-PAGE电泳图谱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蛋白激酶酶带之间存在差别,并且不育系之间也有差别,说明不育细胞质对核基因的表达也有影响,这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而且不育材料中存在潜在优势,可用来选育具有更强优势组合的核质杂种.  相似文献   

13.
选用C-型、G-型、M-型、Mt2-型4种细胞质类型的7个不育系小麦为材料,以其保持系中国春作对照,用低pH值(pH4.6)提取酶液,采用正极和负极向垂直板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对抽穗期时、穗和花药的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药中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无论是正极向还是负极向的过氧化物酶差异均显著.负极向的过氧化物酶不育系比保持系多了两条带且酶带显色更深,反映其酶活性更强;正极向的过氧化物酶中,不育系也比保持系多了两条带,但没有保持系特有的4条酶带(A7~A10),并且快带也只有一条.花药中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增多,活性增强,可能是小麦雄性不育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光敏细胞质不育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ABA免疫电镜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方法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光敏细胞质不育小麦发育过程中ABA的分布,短日照条件下,花粉母细胞细胞质基质及小液泡内有金颗粒分布;单核至二核花粉时期花粉内金颗粒逐渐增多,二核至成熟花粉时期花粉内金颗粒逐渐减少,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内金颗粒的分布位置有变化,绒毡层或降解中的绒毡层细胞内有较多金颗粒分布,长日照条件下花粉败育,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内金颗粒分布数量均比同时期的可育花粉内明显增多,单核期以前败育的花粉,解体的花粉细胞质及细胞核内有较多金颗粒分布;后期败育的花粉,花粉母细胞至二核花粉时期花粉(母细胞)内金颗粒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二核期以后,花粉逐渐液泡化,解体的花粉细胞质及逐增大的中央液泡内在大量的金颗粒分布,绒毡层细胞内金颗粒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文中对ABA在雄蕊,花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由光周期诱导的ABA含量增加在雄性不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几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型小麦为材料,对分蘖期小麦叶片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亲本中国春的谷胱甘肽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比活最高,华麦8号次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均低于保持系中国春与华麦8号,这可能意味着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在分蘖斯植株体内清除活性氧代谢的能力的能力低于可育品种,是小麦以后发育过程花粉走向败育的内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5种G型不育细胞质在普通小麦10个品种核背景下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东方山羊草不育细胞质引起部分供试小麦雄性高不育,T型恢复系不易恢复其育性,该胞质在杂种小麦利用中价值可能不大.2.拟斯卑尔脱山羊草、野生二粒小麦、阿拉拉特小麦和茹可夫斯基小麦4种G型不育细胞质引起供试小麦雄性全不育且稳定,对供试小麦品种诸性状无明显不良影响,大多数供试T型恢复系都能恢复其育性且恢复度较高,在杂种小麦应用中有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无芒山羊草)中国春、(尾状山羊草)中国春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中国春三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vtoplasmicmalesterileline,CMS)小孢子败育特点及育性恢复特性,结果表明:1.(无芒山羊草)中国春CMS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和二核期,以园败为主,园败频率为75.9%;2·(尾状山羊单)中国春CMS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中国春CMS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以典败为主,典败频率分别为80.5%和92.5%;3.上述三种小麦CMS易恢性不同,其中(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中国春CMS易恢性相对较好,而(无芒山羊草)中国春CMS相对较差.在测交试验中,三种CMS都找到了育性可完全恢复的恢复系.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细胞质和尾状山羊草细胞质在杂种小麦生产应用中可能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为材料,取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生长的植株的花药进行培养,均有效地获得了花粉单倍体植株。该单倍体植株幼穗离体培养脱分化容易,再分化能力强,对不同培养基的反应规律同原二倍体植株幼穗离体培养基本一致。单倍体愈伤组织细胞倍性很不稳定,易自发加倍成二倍体;结合秋水仙碱处理,已获得了加倍的二倍体再生植株。这些二倍体再生植株的种子后代纯合,群体性状整齐,保持了原农垦58S在长日照下雄性不育、短日照下雄性可育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