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在缓冲溶液中不同温度下α-硫辛酸(AL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LA对BSA的内源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过程,猝灭常数KSV分别为4.65×103L/mol(26℃)和4.46×103L/mol(37℃)。依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到给体(BSA)-受体(ALA)间的结合距离r=2.90 nm,能量转移效率E=5%。测定了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4.31×103L/mol(26℃),4.27×103L/mol(37℃),以摩尔比1∶1结合。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确定了相互作用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ALA与BSA之间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pH 7.40的Tris-HC1缓冲溶液体系中,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甲基紫(MV)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MV与BSA相互作用两者存在一个结合位点,结合常数(KA)为7.628×103 L/mol,MV与BSA主要发生疏水作用,反应是一个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荧光桃红(TCB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反应。研究表明,BSA与TCBF的结合数为n=1.16。其平衡常数KA=6.95×106L/mol。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算了给体(BSA)受体(TCBF)间的距离r=1.79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83。实验表明:荧光桃红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荧光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4.
用伊文思蓝(EB,Evans blue)作荧光探针研究了红霉素(erythromycin,EM)对牛血清白蛋白(BSA,bo-vine serum albumin)的竞争反应。根据Stern-Volmer方程研究了荧光猝灭的类型及机理,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发生静态猝灭,即伊文思蓝和牛血清白蛋白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复合物。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BSA-EB=1.122×106L/mol,结合点数n=0.9935。当加入红霉素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对荧光强度恢复,表明红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了竞争反应,探讨了相关机理,得到了伊文思蓝与红霉素的结合常数KEB-EM=1.950×104L/mol。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自制L-天冬氨酸修饰电极(PLA/GCE),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异烟肼(INH)的相互作用,并与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进行了比较。使用循环伏安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得异烟肼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544×10~4、1.479×10~4 L/mol,结合位点数均接近1.1。实验测得异烟肼对牛血清白蛋白是静态猝灭。异烟肼的浓度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的降低在2.5×10~(-7)~4.5×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 mol/L。BSA的浓度与异烟肼的氧化峰电流的下降在1.0×10~(-9)~5.0×10~(-5)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10) mol/L。该方法可用于样品中异烟肼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荷花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种光谱技术研究了在pH7.40的Tris-HCl缓冲体系下,荷花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荷花碱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用Stern-Volmer和Line weaver-Burk方程处理荧光猝灭数据,得到反应的结合常数在293K时为1.70×104L/mol,结合的ΔH°=-20.2kJ/mol,ΔS°=12.0J/(K.mol)。该药物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荷花碱与BSA相互结合时,其供体-受体间的距离为2.59nm。用圆二色谱等手段表明结合对蛋白的构象产生了影响。同时考察了中药活性成分甘草次酸和脂肪酸对结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荧光法研究秋水仙碱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秋水仙碱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的相互结合反应。研究表明 :二者以摩尔比 1∶1牢固结合 ,其平衡常数K0 =1.92× 10 5L/mol。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 ,求算了给体 (BSA)与受体 (秋水仙碱 )间距离r =3.6 3nm和能量转移效率E =0 .17。实验表明 :秋水仙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荧光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8.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噻嗪酮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噻嗪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298 K、303 K和308 K时的结合常数分别1.80×103、1.54×103和1.05×103L·moL-1,结合位点数n近似为1;由热力学参数推测噻嗪酮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结合力...  相似文献   

9.
用伊文思蓝(Evans blue, EB)作荧光探针研究了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 A)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的竞争反应. 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 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发生猝灭, 根据Stern-Volmer方程及荧光寿命研究了荧光猝灭的类型及机理. 结果表明, 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 即伊文思蓝和牛血清白蛋白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复合物. 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BSA-EB=1.122×106 L/mol, 结合点数n=0.9935, 并确定了EB和BSA之间的热力学常数及作用力类型. 当加入氨苄青霉素后, 牛血清白蛋白的相对荧光强度恢复. 这表明氨苄青霉素与伊文思蓝对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了竞争反应. 探讨了该竞争反应的相关机理, 求出了伊文思蓝与氨苄青霉素的结合常数为KEB-A=7.131×105 L/mol.  相似文献   

10.
荧光光谱法研究左西孟旦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左西孟旦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反应。研究表明:左西孟旦对BSA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且该猝灭作用属于静态荧光猝灭作用。得出了反应的结合常数(KA=1.48×106L/mol)和结合位点数(n=1.14)。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给体(BSA)与受体(左西孟旦)间距离r=2.9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33。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稳态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结合分子对接法,探究了1-萘酚(1-OHNap)诱导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构象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与1-OHNap的结合作用使HSA中荧光团周围微环境极性发生改变,BSA中Trp残基周围微环境的极性增加;同时,与1-OHNap的结合作用使HSA、BSA中的多肽链轻微展开,其中HSA中α-螺旋占比的降幅较大;1-OHNap与HSA、BSA的结合平衡常数(Kb)分别为1.49×104、8.76×103 L/mol;1-OHNap分别结合在HSA和BSA的ⅡA子域和ⅠB子域;1-OHNap与HSA和BSA中Trp残基的表观距离分别为1.53 nm和1.42 nm。实验证实1-OHNap诱导HSA和BSA构象的变化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以及人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反应,讨论了甲氨堞呤对蛋白质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测定出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以及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分别为6.76×105L·mol-1,2.69×105L·mol-1,相应的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9,1.02.依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供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并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甲氨蝶呤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荧光量子产率的测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L-色氨酸荧光量子产率0.14为标准,测量了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荧光量子产率。在pH6.4和25℃条件下,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在最大激发波长280nm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132和0.130。实验发现,pH对蛋白质荧光强度有明显影响,溶解氧对荧光量子产率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芘(Pyr)的微环境极性探针性质, 采用稳态荧光光谱、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结合分子对接法, 对比分析了Pyr分别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机制的差异. 结果表明, HSA和BSA中Pyr的I1/I3平均值分别为1.36和0.92; Pyr与HSA和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86×107和1.71×105 L/mol; Pyr与HSA和BSA中色氨酸残基表观距离分别为2.37和2.34 nm. Pyr在HSA和BSA中不同的结合位点位于ⅠB子域和ⅠA子域, 其结合位点周围氨基酸残基的极性是影响Pyr I1/I3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验证实Pyr与HSA和BSA结合作用位点处的微环境极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吸收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一种噻菁染料与人血清蛋白及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吸收光谱数据表明,与血清蛋白结合后,噻菁染料单体的吸收峰发生红移,同时强度也有很大变化;还通过吸收光谱计算确定了噻菁染料与血清蛋白的结合位点数( n )。与人血清蛋白或牛血清蛋白结合后,噻菁染料的荧光量子产率增加。分析噻菁染料的荧光强度随溶液中血清蛋白浓度的变化得到了二者反应的表观结合常数( K a)和自由能变化( ΔG )。根据表观结合常数( K a)可以判断,人血清蛋白比牛血清蛋白与噻菁染料的结合更强。  相似文献   

16.
刚果红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极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pH4.7HAc-NaAc缓冲溶液中,刚果红与蛋白质(BSA或HSA)作用形成络合物,使刚果红-0.35V(vs SCE)的还原峰电流下降,峰电流的降低值同所加的BSA或HSA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BSA和HS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2mg/L和0.5~11mg/L,检出限分别为0.25和0.20mg/L;运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白蛋白样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降血压药物多沙唑嗪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救 是不同温度下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形成常数;讨论了微量金属离子对药物与血清白蛋白形成常数的影响,并根据热力学常数确定了该药物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研究了多沙唑嗪的适宜条件并成功应用于血样中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血清蛋白-荧光素复合物单扫极谱波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0.08mol/L的HAc中,荧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使荧光素在-0.58V(vs.SCE)处的还原峰电流增大,峰电流的增大值与加入的BSA或HSA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BSA在2—24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μg/mL;HSA在2—22μg/mL范围里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8μg/mL。应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蛋白样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秦皮甲素、秦皮乙素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中药有效成分秦皮甲素、秦皮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对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其作用机制属能量转移机制。求得不同温度下反应的结合常数K。由反应焓变、熵变确定它们间的结合主要是静电引力。依据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出了其结合位置和能量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20.
Triton X-100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3,自引:6,他引:37  
魏晓芳  刘会洲 《分析化学》2000,28(6):699-701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溶液体系中Triton X-100(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TX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二者形成不发荧光的复合物所产生的静态猝灭是引起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从荧光猝灭结果求得二者的结合常数,发现在不同TX浓度下,结合常数K及络合个数n均不同;低于TX的cmc,K=440mol/L,n=0.91,高于cmc,K=10mol/L,n=0.42,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