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危重新生儿经口鼻留置胃管的护理特点及效果。方法 156例危重新生儿中,口置胃管86例,鼻置胃管7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经口置管法一次成功率为100%,经鼻置胃管一次成功率为67.14%,经口置胃管法者缺氧与呼吸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经鼻置胃管者。结论 经口置胃管是解决危重新生儿胃肠营养的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口置胃管与经鼻置胃管不同途径置胃管洗胃对小儿药物中毒抢救.方法根据就诊时间将95例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经鼻置管洗胃;观察组45例,采用经口置胃管洗胃.观察两组置管所需时间、首次插入成功率、胃管堵塞率以及插管洗胃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指标分析经口置胃管洗胃组插管所需时间、插管一次成功、胃管堵塞率、插管所导致并发症均优于经鼻置胃管洗胃组(p<0.01).结论小儿经口置胃管洗胃可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减轻或避免了经鼻置胃管的诸多并发症,操作安全、快捷,更适用于临床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3.
张兰  姜晓芬  陈俊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7):771-772
目的为新生儿安置胃管选择最佳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10月-2006年7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8例需放置胃管的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经鼻置管组和经口置管组,对2组一次性成功率、置管需要的时间、置管时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经口放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高,对患儿的不良反应少,置管所需要的时间少。2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生儿适合经口置胃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合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把需要留置胃管的4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经口留置胃管组22例和经鼻留置胃管组24例,分析对比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及置管期间的相关并发症。结果:经口留置胃管组置管一次成功率高于经鼻留置胃管组(P<0.05),经口留置胃管组呼吸暂停及紫绀次数少于经鼻留置胃管组(P<0.05)。而置管时发生的恶心、呛咳及置管后脱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口留置胃管成功率高,发生相关并发症少,适合新生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经口置胃管与经鼻置胃管对新生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5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鼻置胃管洗胃,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口置胃管洗胃。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都采用内径1.2mm、外径2mm、长度40cm的一次性多孔硅胶新生儿专用胃管,这些新生儿专用胃管软硬适宜、选择粗细。观察2组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氧饱和度下降数值及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水平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口置胃管洗胃明显能减轻患儿痛苦,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新生儿选择合理的胃管留置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把需要留置胃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经口留置胃管33例,经鼻留置胃管23例,比较两组患儿插管一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儿在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比经鼻留置胃管插管成功率高,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新生儿选择合理的胃管留置途径提供依据。方法把需要留置胃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经口留置胃管33例,经鼻留置胃管23例,比较两组患儿插管一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在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比经鼻留置胃管插管成功率高,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周娅 《求医问药》2011,(9):133-134
目的:探讨经鼻和经口置入胃管对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两组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经鼻置入胃管,观察组采取牙垫置入胃管。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置管后的护理难度进行比较。结果:将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和置管后的护理进行比较,经口置胃管组优于经鼻置胃管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插管患者需要置入胃管时,应优先考虑从口腔置入。  相似文献   

9.
经口与经鼻置胃管对药物中毒病人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胃是抢救药物中毒病人最重要的一项治疗措施,因此,能否在短时间内顺利置胃管并及时有效地清除毒物,减轻病人中毒程度十分重要。为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根据自己在急诊科多年的临床经验,将经口与经鼻置胃管进行了比较,结果为经口置胃管效果更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尔凯胃管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ICU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120例经鼻留置胃管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胃管组和复尔凯胃管组各60例,在胃管安置成功率方面做比较.结果复尔凯胃管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1.7%;普通胃管一次置入成功率为46.7%.结论复尔凯胃管能显著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2种测量法在经鼻胃管留置新生儿鼻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需鼻饲喂养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耳垂一鼻尖一剑突测量法经鼻置人胃管,观察组按照前额正中发际一脐测量法经鼻置入胃管,比较2组留置胃管的长度、一次胃液回抽成功率及鼻饲喂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管置入长度为(18.48±0.26)cm,对照组为(16.34±0.3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一次胃液回抽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鼻饲喂养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额正中发际一脐测量法经鼻胃管留置优于耳垂一鼻尖一剑突测量法,可减少鼻饲喂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分析急诊洗胃中不同置胃管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82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系统护理组(n =41)与常规对照组(n =41),系统护理组使用经口置胃管法来洗胃,采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常规对照组使用经鼻胃管法为患者洗胃,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患者配合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系统护理组在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患者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几项指标上,均优于常规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急诊中毒患者,采用经口置胃管法来洗胃,并对患者采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置管成功率,缩短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一次置管的成功率。方法:将60例气管插管患者按经口和经鼻不同方法分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经口、鼻气管插管患者对照组均按传统方法置鼻胃管,观察组床头抬高70°~80°角,比较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结果:经口气管插管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60.0%,观察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鼻气管插管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40.0%,观察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取床头抬高70°~80°角置鼻胃管一次性成功率高,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采取传统方法置管一次性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不同途径留置胃管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敏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0):901-901
目的比较早产儿经口和经鼻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将需置胃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经鼻组和经口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其他影响。结果经口留置胃管因不涉及鼻腔,易于操作,对患儿影响较小。结论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郝利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47-548
目的探讨快速有效的插管方法,提高抢救治疗效果,稳定情绪,减少纠纷。方法对36例药物中毒患者采用电动洗胃机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插管方法;试验组经鼻插管时将胃管抬起90°,插管成功后进行彻底有效的洗胃。比较2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发生鼻出血的例数。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发生鼻出血例数少。结论急诊洗胃经鼻插胃管时通过改变胃管角度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放置鼻胃管的成功率.方法将38例接受气管插管且需要放置鼻胃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改良组和常规组.改良组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放置鼻胃管,常规组18例以常规方法留置鼻胃管.结果改良组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为95%,常规组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能提高气管插管患者留置鼻胃管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使用一次性口咽通气道辅助下胃管置入和常规胃管置入术两种方法在意识障碍患者中使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意识障碍且需要留置胃管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8例,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胃管的一次置管成功率、胃管放置成功率、置入胃管的操作时间。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置入胃管的操作时间分别为(3.60±1.80)min和(6.45±3.7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仅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置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9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意识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使用一次性口咽通气道可以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减少置管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赖小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552-553
目的探讨润滑止痛胶在鼻胃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要置入鼻胃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在常规插胃管时使用局麻药润滑止痛胶,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法。结果实验组呕吐、黏膜损伤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鼻胃管置入时,使用润滑止痛胶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鼻咽部和食管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72-75
目的通过回顾一定数量的口服中毒需要洗胃病例,总结出不同途径置胃管洗胃的适应群。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2016年1月急诊科就诊的336例口服药物中毒成功置管洗胃病例,根据不同途径置管分为两组:经口组、经鼻组。回顾病例书写内容:病史、患者病情、选择洗胃管插管途径、并发症等。结果存在口腔疾病的患者经鼻置管成功例数较多,存在鼻腔病史的经口置管成功例数较多,而经口或鼻置管的患者黏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黏膜破损。根据患者药物中毒后不同就诊时间置管洗胃堵塞率有所差异,经口组组内比较,越近就餐时间堵塞率越高,经鼻组的堵塞率较经口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胃管前,护士及时评估病史、病情至关重要,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快速选择不同插管途径,减少插管时间及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宋红辉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20-120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胃管置入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临床上130例患儿随机分组进行经鼻胃管置入组和经口胃管置入组成功率的比较。结果经口胃管置入法提高了置入的成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经口胃管置入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