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该文概述了国内外热带、亚热带地理气候分区和气候特征,总结了本地区规划设计原则,指出亚热带地区城市外部空间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本地区气候环境,运用多种技术措施,降低能耗,改善热环境,从而创造舒适、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最后通过广州珠江新城中央广场规划设计实例对上述规划设计思想加以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两个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实例,指出亚热带地区山水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地理气候、经济、社会、文化特征,创造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3.
以亚热带大学校园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迈阿密地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若干理念,通过三个典型大学校园的案例研究,归纳了校园步行系统设计实践的特色。从早期"户外大学"意识的萌发开始,迈阿密的大学校园对高温多雨气候作了积极回应,鼓励户外交流活动,持续优化户外步行系统、遮盖空间网络及开放空间的品质,以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为手段实现校园步行系统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具有亚热带特色的校园环境,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建筑技艺》2012,(6):248-249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设计院立足于本地区的文化、气候、经济、社会和环境特点,运用适宜的规划和建筑理念,创造具有多元文化价值的城市与建筑精品,努力探索本地区建设实践的方向。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设计院多年来立足甘肃,辐射西北,专门从事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咨询服务。"质量为本,坚持创新"是公司一贯的经营理念,"博采众长,独立发展"是建筑工程设计院从事设计业务  相似文献   

5.
谢纯 《南方建筑》1999,(2):42-42
绿色植物,净化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气,美化着人类的生活空间。园林绿地,是城市的呼吸系统,也是城市的盛装。亚热带气候的环境一方面需要植物来降低强烈的太阳辐射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有利于植物的成长,因此对园林规划进行深入的探讨,有助于设计具有亚热带特征的城市景观及空间环境。创造美好的环境空间是所有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目标所在,而亚热带城市园林绿地较之温带、寒带地区,肩负的使命有两点不同:其一是亚热带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因此绿地的任务不仅是美化空间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创造阴影、风及调节湿度等来…  相似文献   

6.
夏季居住区内部的局部热岛效应导致的居住区室外空间高温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的户外气候舒适感,也间接对其周边的城市环境气候产生作用。选取洛阳市洛河南岸新城区牡丹大道中段的4个住宅区进行气候数据采样,同时利用ENVI-met气候数值模拟技术对住宅区微气候进行模拟计算,比较在城市中心区相同气候环境下,不同规划布局和建筑空间布局的住宅区室外空间气候环境特征的差异性,以期为城市的气候适应性住宅区规划设计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完善风环境评估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多元性和科学性,为实现城市低碳节能目标、促进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提供基础补充。以深圳后海中心区为实证对象,在“双循环”+“多尺度”嵌套的风环境评估技术路线下,构建基于“城市形态及通风节能”的双循环评估体系。研究得出用地属性对局地气候的敏感性差异,水域用地是最低影响的下垫面形式;日间工况与全天盛行风况存在显著区别,典型时段的风速风向表现凸出;显示4月是通风节能潜力最大的月份,可以降低能耗52.73%。多尺度的风环境评估方法可以突破原有单一侧边界条件的限制,从“城市形态及通风节能”两个角度,融合局地气候风环境边界条件,有利于完善规划设计阶段方案评估过程,提高设计方案效益,推动规划设计发展。  相似文献   

8.
应用适应性理论,从城市选址、 空间格局及形态、肌理脉络和防洪治河技 术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古代苏州在地 形、水系及气候方面的自然适应性,结果表 明:古代苏州选址依托自然,选择城址于水 网地区的地势稍高处,体现了“兼顾安全与 发展”的城市选址思想。空间格局和形态 方面,以水系为脉络,组织城市空间,形成 双棋盘格局;顺应水文特征,将城墙设计 成“亚”字形,这些都体现了规划设计中通 过“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而适应水文环境 的思想。通过城市方位布局以适应季风,引 导城市通风,并结合密布的水网,有效改 善城市微气候,体现了古老的城市生物气候 适应法则,运用“顺天应人”的防洪治河技 术,“得水之利,而避水之害”①。这些自然 适应性表现出城市与自然亲近、共存、共荣 的思想观念和规划设计生态智慧,对目前 的城市可持续规划设计有很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钱超  林峰  王韧 《华中建筑》2010,28(10):109-112
该文以作者参与的温州滨江商务区规划设计为研究实体,在当前国际环境气候问题紧迫形势下,对国内城市新区的生态规划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一种适合地域环境的生态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山区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结合城市对其雨水规划设计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山区城市和沿海城市在雨水规划设计中的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11.
改善城市热气候的规划与设计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龚兆先  吴薇 《规划师》2005,21(8):74-77
当代城市热气候呈现出热岛效应显著等病态特征,应通过自然调节手段予以改善。合理进行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是自然调节城市热气候的一种途径,即在城市总体层面上进行适当调控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开放空间布局与设计,兼顾对气候自然调节的规划指标体系的控制,以及编制相关的规划与设计指引。  相似文献   

12.
规划与设计中城市气候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喆  魏昱 《新建筑》1999,(1):67-68
从城市气候角度论述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对城市气候特征认识不足的几个问题,指出正确认识城市气候特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对城市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趋势、信息和新技术对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城市设计更要清晰认识自身的核心领域与价值,才能更好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文章从城市设计历史发展和产生渊源角度,阐明其核心领域在于城市空间塑造和空间质量的提高;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所不能替代的方面,并通过设计控制手段,制定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确保城市空间品质的底线。城市设计操作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制定空间生产的机制,从整体上规范、引导空间形态生产,保证城市空间整体和谐又能凸显地区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14.
张剑龙  任绍斌 《规划师》2007,23(11):61-64
现代城市设计已逐步从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走向过程控制设计,并成为城市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具有城市公共管理的职能,而其公共管理职能主要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在现有规划体制下,城市设计应协调好与规划管理之间的关系,完善编制内容,规范设计成果.  相似文献   

15.
城市设计方案和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的两个不同阶段。前者表现为城市规划目标的具体化和空间化;后者是达到城市规划目标的工具和途径。通过两个规划实例,讨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指出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公共空间管制的工具,城市设计导则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的经验可改进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手段,同时适应现行法定文件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热岛、空气污染加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的指引框架,对热岛、空 气污染等微气候环境改善可望产生积极作用。尝试从营造健康的微气候环境角度对城市设计导则提出优化策略:(1)首先, 阐述改善热岛和污染的3 种途径(控源- 流通- 汇集);(2)然后,梳理现行城市设计导则基本框架,并从中提炼出8 类 与微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的关联要素;(3)接着,分别对总则与专项设计、总体城市设计、区段城市设计和地块城市设计4 个编制层次给出具体的导则优化策略,并提出城市空间系统优化思路;(4)最后,指出未来需要在增加气候分析、片区分 类引导、加强实施管理等方面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化面临着环境和资源的巨大挑战。城市节能问题是多个领域交错的综合问题,仅靠建筑节能或单个领域的节能是无法根本解决的,而是需要在城市规划层面上权衡、统筹和协调。本文指出了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特点,提出了规划节能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产业结构的确定和节能目标的设定,紧凑型、集约型和混合型的空间形态,节能型城市基础设施(能源总线系统),城市气候设计以及以节能为基础的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域空间作为一个独特的空间,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点和亮点所在。该文通过对“海口市东海岸地区城市设计国际招标”整个设计过程的回顾,对东海岸地区的水域景观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该设计中不同水域空间的设计特色,探讨了城市水域空间的多样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董靓  黄瑞 《风景园林》2014,(5):103-106
城市屋顶绿地应是以本地地域气候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适应气候为评价标准的屋顶绿地系统规划则应在规划布局上疏导城市通风;并利用热岛环流造风;利用屋顶绿化分散污染高浓度区域。以成都为例,从改善城市风环境的角度,探讨城市尺度的屋顶绿化系统的气候适应性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划处理的是人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而建筑设计处理的是人与室内空间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两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但是两者都关系到人们生活环境的营造,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总结和归纳现阶段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问题,从而为营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