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城市气候特征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独特的局地气候,城市气候具有特殊的下垫层特征与大气成分和结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气候的四"岛"效应正表现得愈加明显,而大气污染正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顽疾.城市绿地在调节和改善城市局地气候和净化城市空气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而城市气候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植物景观、系统结构及发展方向等具有重要影响.该文提出应该基于城市气候特征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舒适度,自德国研究者首次提出城市气候地图概念以来,城市气候地图的编制日趋完善和精确,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城市气候地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本文首先对已进行城市气候地图相关研究的城市和地区,按气候区域不同进行分类分析;其次,总结出目前城市气候地图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应用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城市气候地图在我国东北严寒地区的研究与应用,使得城市气候地图在我国城市规划设计方面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城市气候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城市气候学、城市设计学共同的研究热点。应用遥感数据对研究区的热岛效应进行探究识别,对下一步实现城市气候合理性的城市设计以及提升人居环境将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以昆明市主城区为例,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平台ENVI对遥感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应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定量分析各冷热岛区的分布特征,总结各冷热岛区分布规律,对后续城市设计提出实现气候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尺度城市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提出有效的优化城市气候环境的措施.本文分别从城市范围、城市内特定区域与街区、街谷3种尺度对国内外城市气候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相关文献在研究对象上的特点、针对不同尺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及研究结果表达的几种主要形式,发现城市气候影响因素与城市规划要素具有一致性,影响因素与城市气候的关系研究正从定性走向定量化,这使得城市气候研究在城市规划相关领域中的结合与应用具有一定意义与可能.此外,对中国的城市气候研究在城市规划相关领域中的结合与应用成果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对城市气候研究进行的分类整理与总结是该研究领域未来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为城市气候学与城市建设的桥梁,城市气候地图是科学引导城市设计与发展决策的重要工具。从下垫面形态与城市气候的相关性切入,以问题解决与成本控制为导向,提出基于气候承载力评估的城市气候地图研究方法,实现了由传统的优化城市气候现状向管控城市建设负面气候效应的思路进化,从而为复杂条件下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策略获取提供框架。厦门的实证研究证明,由该方法编制的城市气候地图能够实现城市气候研究对城市设计的量化引导,有助于城市设计策略获取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6.
德国城市气候地图发展及其规划引导作用衍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气候分析的核心成果,城市气候地图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二维图纸展示指定范围内各类城市气候问题的现状与发展预期,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议,是科学引导城市规划与发展决策的辅助工具。基于气候分析普及程度与技术水平,梳理了德国城市气候地图的发展历程,归纳其规划引导作用的衍变趋势。研究表明,高时空分辨率城市气候地图对于城市规划实施系统化、精确化、强制化的引导是有效缓解城市气候问题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华中建筑》2021,39(5)
西安市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城市快速发展引发了热岛、雾霾和静风等气候问题,亟需对其气候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进而为城市发展和管控提供依据。该文以西安市老城区为研究对象,以生理等效温度为评价标准,在ENVI和CFD平台上依次分析了热环境和风环境,并运用RayMan定量评估了气候现状,同时使用GIS量化分析老城区的通风和散热潜力,最终整合气候现状及气候潜力形成西安市老城区城市气候图:城市气候分析图综合了气候现状和气候潜力,将老城区划分为8类气候分区,明确了气候环境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图综合考虑了城市气候分析图及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在老城区保护规划限制下划分了4类规划建议分区并提出各分区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发展导致气候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城市气候图将气候学与城市规划联系起来,在城市规划的全过程严密考虑气候因素和城市规划要素的综合影响,把城市建设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提到空前高度来应对气候变化。该文对城市气候图的研究历程、绘制方法、技术发展、规划应用等方面进行梳理,基于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体系建立城市气候图的应用研究框架,以期在我国各级城市规划系统中同步纳入气候信息,有效地指导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利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策略来改善和缓解城市气候问题。  相似文献   

9.
燃气发动机驱动复合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怡 《煤气与热力》2005,25(1):43-47
介绍了燃气发动机驱动制冷机组复合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组成,探讨了影响其推广的原因。根据国内5城市气候特征、能源价格,分析了复合式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寒地城市商业空间设计浅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从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出发,在充分尊重现代人购物心理的基础上,分析寒地城市气候对商业空间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三种适合寒地商业空间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危机,低碳发展、生态发展的意识和行动正在全球广泛展开。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进行思考,提出中国城市规划学科需要在既有制度框架下,从城市规模的生态环境容量、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边界、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组织、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城市增长的强度密度规定等方面做出适应性变革。同时,为适应变革的需要,应拓展城市规划的工作视野,变革城市规划的工作方法,强调城市规划团队的学科融合和知识更新。  相似文献   

12.
改善城市热气候的规划与设计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龚兆先  吴薇 《规划师》2005,21(8):74-77
当代城市热气候呈现出热岛效应显著等病态特征,应通过自然调节手段予以改善。合理进行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是自然调节城市热气候的一种途径,即在城市总体层面上进行适当调控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开放空间布局与设计,兼顾对气候自然调节的规划指标体系的控制,以及编制相关的规划与设计指引。  相似文献   

13.
Eleven site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urban morphologies across central Beijing, are used to simulat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lanning indicators and climate indicators such as daily maximum and minimum surface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soscale urban planning indicators can explain the majority of the urban climate differences among the sites. For example, green cover ratio and floor area ratio can explain 94.47–98.57% of the variance for daily maximum surface temperature, green cover ratio and building height can explain 98.94–99.12% of the variance for daily minimum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floor area ratio, green cover ratio and building density together can explain 99.49–99.69% of the variance for time of peak surface temperature. Furthermore, green cover ratio is identifie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urban planning indicator affecting the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4.
董靓  黄瑞 《风景园林》2014,(5):103-106
城市屋顶绿地应是以本地地域气候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适应气候为评价标准的屋顶绿地系统规划则应在规划布局上疏导城市通风;并利用热岛环流造风;利用屋顶绿化分散污染高浓度区域。以成都为例,从改善城市风环境的角度,探讨城市尺度的屋顶绿化系统的气候适应性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阎瑾  赵红红 《华中建筑》2005,23(6):127-130
该文概述了国内外热带、亚热带地理气候分区和气候特征,总结了本地区规划设计原则,指出亚热带地区城市外部空间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本地区气候环境,运用多种技术措施,降低能耗,改善热环境,从而创造舒适、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最后通过广州珠江新城中央广场规划设计实例对上述规划设计思想加以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大量的为美化城市环境而进行的景观设计是一次重释城市空间内容及形式的历史机遇.文章通过8个“都市实践URBANUS”的都市造园案例来论述如何将零星的项目机会总结为系统化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创新与城市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中国城市文化延续与创新的策略,探讨了城市营销与城市特色文化意象塑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城有数千年的历史,不同历史朝代的城市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其中有许多古代城市的规划设计手法对今天的城市规划有借鉴的价值。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对指导现代城市设计,创造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继承和发扬地域传统文化,以及弥补古代城市建设史的学科缺失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该文采用训诂法等研究方法对历史文献资料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深入分析古代城市选址、城市水系和城市布局的气候适应性,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系统整理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古代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9.
厦门市低碳城市的规划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低碳城市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市空间形态、气候特征、人口分布等特点,就厦门市低碳城市建设,提出不同区域的规划策略。通过片区规划分解,将低碳城市的建设,按各片区的特点设定具体的规划建设要求,提出低碳生态城、低碳产业园、低碳农业园的建设规划。本文还从低碳建设项目布点、产业结构调整、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生活方式、生态城市建设、低碳技术研发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本项研究工作,对厦门市在2020年实现低碳城市的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选择,低碳城市空间与规划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面对快速城市化、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与城市空间重构,中国大城市亟需反思当前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与郊区化模式,并思考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空间组织原则。本文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全面比较两种主要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分区制与单位制,力图从单位的视角给出低碳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另外,文章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反思了目前中国城市郊区化模式及郊区空间组织方式。尝试提出转型期中国城市构建低碳城市的空间组织原则和发展战略,设想了可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城市空间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