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为与血压的干预效果,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12个月,干预前后评估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情况、自我管理效能指标变化值.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服药依从性评分、体育锻炼评分、医患交流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变化值均优于对照组[(-4.43±1.53)mm Hg(1mm Hg=0.133 kPa)比(0.33±0.95) mm Hg、(-2.65±1.85)mm Hg比(-0.42±0.83)mm Hg、(1.18±0.32)分比(0.07±0.11)分、(0.51±0.12)分比(-0.05±0.07)分、(0.53±0.21)分比(-0.05±0.04)分、(2.04±0.08)分比(1.22±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善,提高高血压知识与自我管理水平,提高血压达标控制率,是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住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开展溃疡性结肠炎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每天进行20 ~ 30 min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诱因(68.89%)、临床表现(75.56%)、临床治疗(77.78%)、日常预防(82.22%)、合理用药(88.89%)、并发症(71.11%)、日常饮食(75.56%)、何时需要就诊(68.89%)等知识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自我监测外,干预组患者在遵医行为(93.33%)、运动锻炼(86.67%)、饮食控制(84.44%)、健康心理(88.89%)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得分及对照组干预后得分(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的相关疾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39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及随访干预。干预1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行为及血压变化情况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知晓血压的正常值(73.2%),超重肥胖(80.3%)、吸烟饮酒(74.7%)、高盐饮食(82.3%)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症状(63.6%)、高血压的危害(65.7%)、高血压常见并发症(59.1%)以及合理用药知识(81.8%)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P〈0.01)。观察组患者做到低盐低脂清淡饮食(77.3%)、控制体重(51.5%)、戒烟戒酒(67.2%)、自我监测血压(81.8%)、定期复检(79.3%)、长期规律服药(93.9%)、保持良好的心态(75.3%)、加强锻炼与运动(91.4%)等自我管理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P〈0.01)。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8.5±8.7)mm Hg和舒张压(81.4±7.6)mm Hg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收治的16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干预组每天进行20-30 min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2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83.75%)、合理用药知识(81.25%)、日常预防知识(87.50%)、临床治疗知识(78.75%)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在饮食控制(91.25%)、自我监测(88.75%)、运动锻炼(86.25%)、健康心理(85.00%)、遵医行为(87.50%)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得分及对照组干预后得分(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方法将319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自我管理模式组(干预组)和社区常规管理组(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随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和面对面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调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传授自我管理知识,定期开展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采用改良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参考Deborah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DCP)进行效果评价.干预1年后,比较干预组(161例)和对照组(158例)患者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得分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血糖控制率从28.71%升高为59.63%,对照组从22.78%升高为29.7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x2=28.787,P<0.001);干预组糖尿病知识水平得分、饮食依从性及用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依从性和检查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我管理模式在血糖控制、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和饮食依从性及用药依从性提高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的糖尿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深圳市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项目实施6个月后在改变患者行为、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方面的效果。方法将社区自愿报名参加该项目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20)和对照组(n=110)。干预组接受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课程管理,对照组不接受管理,项目实施6个月。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高血压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血压控制和自我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控制体重率(51.7%)、规律服药率(80.8%)、高血压控制率(90.0%)及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模式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相关行为、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降低血压、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为研究平台,探讨社区高血压远程监测管理效果。方法 2014年3月从张家港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中分层随机抽取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人群和干预人群。对对照组采用社区高血压常规管理,干预组开展“高血压远程监测管理”干预。一年后随访比较两组实施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行为改变(遵医服药、盐摄入控制、适量运动以及饮酒控制)及高血压分级与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实施前,631例干预患者与650例对照患者在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相关行为及高血压分级与控制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实施一年后,高血压知识问卷得分指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遵医服药率、盐摄入控制率、适量运动率以及饮酒控制率指标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分级分布上,干预组中、重度高血压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在高血压控制率上,干预组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平台的高血压远程监测管理是开展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高境镇社区2型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和分级分层管理两种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探寻一种适宜城市社区2型糖尿病的管理模式.方法 基于社区进行干预试验,在高境镇社区选取258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自我管理模式组(A),分级分层管理模式组(B),两组患者接受干预管理,于2013年6月-2014年2月进行为期8个月的试验,试验完成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抑郁、焦虑状况以及血糖、血压和体质指数方面的变化情况,评价两种管理模式在城市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结果 自我管理模式组和分级分层管理模式组试验结束后其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自我管理模式组较分级分层管理模式组空腹血糖、体质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更加明显(P<0.05);自我管理模式组与干预前相比,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达标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得到缓解;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自我管理模式组患者吃甜食、吃油腻食品及饮酒流行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城市社区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持其正常新陈代谢和减少合并症,效果优于分级分层管理模式,其长期效果值得进一步分析讨论,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家庭医生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有效模式.方法 选择我院管辖下的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社区高血压管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均与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提供家庭医生专业服务,包括进行健康评估、制定健康计划、健康教育、行为干预、阶段评估等.两组患者干预1年后高血压知识、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血压控制水平.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1.3±9.5)、(80.5±6.3)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6.7±12.6)、(90.3±8.6)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3.442、3.895,P<0.01),干预组患者1年后随访,血压控制良好,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危害、高危因素、治疗方法、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较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前发生明显变化,但对照组变化不明显,干预组的高血压知晓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后,患者合理运动、控制食盐摄入、心理调整、监测血压、规律用药、定期复查所占比例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的各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医生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稳定血压,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良好效果原因与高血压认识加强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关,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分析社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1年后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探寻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有效控制的医护模式.方法 选取我社区管辖内的146例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自身意愿将其分为干预组(病患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进行家庭医生高血压管理)与对照组(没有意愿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进行传统社区高血压管理)各7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年后的高血压理论知识、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控制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结果数据.结果 干预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控制良好.干预组患者对于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危害和高血压治疗与预防等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心理调整、合理运动、饮食调整、规律用药、监测血压和定期复查等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数据对比差异有较强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家庭医生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医护模式能够提高病患理论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辽宁省丹东市城市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在丹东市区选择2个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构成相似的社区,抽取2个社区中35岁以上居民分别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干预中期和干预终期分别对调查对象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和高血压治疗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843人,其中干预组416人,对照组427人。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41.3%提高至80.6%(P〈0.01);对照组由42.1%提高至49.4%(P〈0.01),但提高幅度不大;干预组各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吸烟率由35.4%下降至22.7%,饮酒率由35.6%下降至24.5%,低脂饮食比例由40.5%提高至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行为均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组的吸烟率、饮酒率低于对照组,低脂饮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0.2%和55.3%,较基线调查时明显提高(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海南省儋州市农村居民和学生登革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干预村和对照村,在干预村采取入户宣传、集中健康教育等方式对农村居民和学校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村仅调查干预前后登革热媒介变化情况。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农村居民、学生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持有率变化情况,及干预村和对照村登革热媒介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对儋州市18岁以上农村居民(1445名和1442名)和中小学生(2412名和2400名)进行了干预前后的调查。干预前,居民登革热各项知识知晓率均在65%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80%以下。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干预前,除"适合蚊虫孳生的场所"外,学生其他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均在60%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70%以下。健康教育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学生登革热防治相关知识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村和对照村媒介密度指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村下降幅度大于对照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农村居民和学生为目标的健康教育方式能较好的提高其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达到降低蚊媒密度,预防和控制登革热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冠心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法选择2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促进模式。随访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冠心病的病因(78.5%),主要临床症状(84.6%),主要危险因素(71.5%),日常预防知识(80.8%),合理用药知识(87.7%),治疗方法 (73.1%),自我救护方法 (90.8%)以及定期复检的重要性(86.2%)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P〈0.01)。干预组患者戒烟戒酒(63.1%),合理饮食(73.8%),合理用药(85.4%),保持良好的心态(75.4%),加强锻炼与运动(79.2%),规律作息(81.5%),定期复检(84.6%)等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P〈0.01)。干预组患者生理功能(64.2±16.2)等生活质量评均高于自身干预前评分及对照组评分(P〈0.01)。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可以提高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门诊确诊的3~6岁的IDA患儿160例,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加营养干预,干预10个月后评价营养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儿家属IDA病因(73.8%)、临床表现(66.3%)等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轻度贫血(77.5%)、中度贫血(2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常吃铁强化制品(63.8%)、经常吃肉蛋鱼类等动物制品(76.3%)等饮食行为应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IDA病因(96.3%)、临床表现(97.5%)、危害(96.3%)、治疗(97.5%)、预防(93.8%)、定期复查的重要性(97.5%)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轻度贫血(7.5%)、中度贫血(1.3%)的患病率均低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经常吃铁强化制品(91.3%)、经常吃肉蛋鱼类等动物制品(93.8%)、经常吃新鲜蔬菜(92.5%)、经常吃新鲜水果(96.3%)、经常吃豆类及豆制品(91.3%)和经常吃奶类及奶制品(97.5%)饮食行为应答率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营养干预能改善儿童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云南省边境疟区项目干预地区农村居民掌握疟疾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后续项目的疟疾健康教育干预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疟区32个县,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自制调查问卷,比较项目干预区目标人群和对照区人群中疟疾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情况。结果项目干预组受访者中知道疟疾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比例为72.58%、30.45%和24.00%,均大于对照组的54.02%、13.30%和10.17%(P均〈0.01)。项目干预组受访者知道杀虫剂浸泡蚊帐、知道使用杀虫剂浸泡蚊帐目的、知道两次浸泡蚊帐间隔时间和知道杀虫剂浸泡蚊帐不会影响健康的知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1)。项目干预组受访者愿意使用杀虫剂浸泡蚊帐、拥有杀虫剂浸泡蚊帐和调查前夜使用蚊帐的比例为60.48%、15.66%和43.38%,均大于对照组的55.76%、0.45%、39.60%(P均〈0.01),项目干预组受访者家庭调查前两周内的发热病人及时就诊的比例(38.87%)小于对照组(55.06%,P〈0.01)。结论开展项目干预措施后,项目地区目标人群的疟疾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有明显的改善,但是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善程度并不一致,对重点干预措施如杀虫剂浸泡蚊帐和发热病人及时就诊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还有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农村居民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射阳县5个不同方位镇的18岁以上常住居民,于2005年采取规范的健康教育措施,如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等。在实施干预前和3年后,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别获取被干预对象对于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资料。结果高血压影响器官功能、多吃动物内脏有害及新鲜蔬菜营养等9个方面的知识知晓率,干预后(89.6%)明显高于干预前(12.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血压行为、喝牛奶豆浆和常吃五谷杂粮等7个方面行为形成率,干预后(85.8%)明显高于干预前(18.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中卫生书报刊拥有和阅读、希望提供上门测血压和宣传慢性病知识等6个方面的健康需求率,干预后(80.3%)明显高于干预前(31.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活动在提高射阳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降低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水平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卡子湾街道办事处育林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教育,对其中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共9次的随访干预,对其中100名愿意进行血生化检测的患者进行了干预前后的血糖和血脂检测。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高血压相关知识得分由3.89±2.40分提高到8.40±1.03分(P〈0.01)。干预后,调查对象测过血压的比例由89.0%提高到95.7%,运动参与率由44.2%提高到74.6%,膳食清淡率由28.6%提高到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由70.3%提高到90.3%(P〈0.01),控制率由32.9%提高到62.6%(P〈0.01)。进行了血生化检测的高血压患者,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成效明显,应研究有效提高良好行为形成率的措施,进一步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索农村责任医生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方法选择丽水市莲都区L镇普通成年人群作为健康教育干预组,T乡普通成年人群为平行对照组,通过责任医生定期入村入户或以集中形式随访干预农村健康教育学校形式进行干预,并以问卷形式分别了解干预组自身纵向对照、干预与对照两组各知晓率、行为改变的效果。结果通过3年责任医生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健康知晓率从32.67%上升到69.06%,特别是在禽流感、高血压及其他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更为显著,3年来分别提升了54.14%、27.31%、53.38%,健康知识知晓率也比T乡高了2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60岁以上年龄组知晓率从30.91%上升到50.33%,文盲及半文盲组知晓率从27.37%提升到48.41%,20岁以上青年组艾滋病知晓率最高达88.89%;口味偏淡行为从21.08%提高到31.44%,与T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行为也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责任医生入村入户或田间地头面对面等多种随访方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农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并进一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