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硫氰酸合希土酸四丁基季铵盐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远红外光谱及部分配合物的中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NCS-是以氮原子与Ln3+配位。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n-C4H9)4N]3Nd(NCS)6晶体的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5.188(8)Å,b=13.320(6)Å,c=25.322(8)Å,β=121.30(2)°,晶胞体积V=7258.9Å3,每一晶胞中有四个配合物分子,中心离子Nd3+与六个来自NCS-的氮原子配位,这六个氮位于配位正八面体的六个顶角上,构成配阴离子Nd(NCS)63-,它与三个[(n-C4H9)4N]+以静电引力结合成中心分子,所以晶体为离子型晶体。  相似文献   

2.
混合金属配合物MoS4Cu2(NC5H5)4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成键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金属配合物MoS4Cu2(NC5H5)4(NC5H5=吡啶)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9.465(50),b=9.463(4),c=14.053(3)Å,α=95.16(3),β=84.89(3),γ=95.91(4)°,Z=2,V=1243(2)Å3;Mr=667.7,Dc=1.784g·cm-3.R因子为0.039,加权Rw因子为0.045.该配合物簇骼具有D2d对称性,Mo-Cu间距分别为2.638Å,2.663Å.端配体吡啶与金属原子Cu间的d*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Mo—Cu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含氮宾的两个三核羰基铁簇合物是由[Et3NH][HFe3(CO)11]与C6H5NCO在苯中反应获得.应用四园衍射仪测定了H2Fe3(N-C6H5)(CO)9(Ⅰ)和Fe3(N-C6H5)(μ3-CO)(CO)9(Ⅱ)的晶体结构.晶体数据为:C15H7NO9Fe3(Ⅰ),空间群P21/a,a=18.343(2),b=9.072(1),c=11.451(1)Å,β=102.03(1)°,V=1863.7Å3,Z=4,Dc=2.143g/cm3;C16H5NO10Fe3(Ⅱ),空间群P21/c,a=8.634(1),b=13.026(1),c=17.642(2)Å,β=97.68(1)°,V=1966.3Å3,Z=4,Dc=1.820g/cm结构系用直接法解出,最后R因子为0.033,R因子为0.027.测定结果表明,(Ⅰ)和(Ⅱ)分子均具有Cs对称性,且三个Fe原子共面,呈近似等边三角形结构.(Ⅰ)中面桥N原子以不对称方式与三个Fe原子成键;(Ⅱ)中面桥羰基以不对称方式与三个Fe原子键连.Fe-N和Fe-C键长分别在1.896-1.938Å和2.006-2.110Å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单羟基桥连的双铜(Ⅱ)大环穴醚配合物[Cu2(OH)(ClO4)(C16H38N6)](ClO4)2·CHCl3,并测定与讨论了它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D24-P212121,晶胞参数:a=12.749(4)Å,b=14.361(3)Å,c=18.064(3)Å,V=3307.3(13)Å3,Z=4.分子结构中单羟基桥连两个二价铜离子,Cu-O平均键长为1.935(6)Å,Cu-OH-Cu键角为135.2(2)°;铜原子的几何构型为畸变四方锥,配体的底面为穴醚的二乙三胺亚基的三个氮原子和一个羟基桥氧原子;顶点位置为高氯酸根的氧原子,因为该原子同时配位于另一个铜原子,所以分子的双铜中心存在第二个氧桥,即较弱的高氯酸根桥;Cu-O(ClO3)距离分别为3.005(9)Å和2.806(8)Å.  相似文献   

5.
经过铝粉加热活化的AlCl3与SmCl3在苯中反应,得到了Sm(η6—C6H6)(AlCl4)3·C6H6单晶.其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9.456(2)Å,b=9.765(3)Å,c=16.776(4)Å,α=96.00(2)°,β=93.76(2)°,γ=111.66(2)°,V=1422.55Å3,Z=2.晶体结构是采用Patterson和Fourier合成法解出的,所有非氢原子的坐标及各向异性热振动参数经块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偏离因子R=0.031,Rω=0.035.分子结构中,中心离子Sm(Ⅲ)与六个Cl原子及一个苯环上的六个C原子成键.Sm-C键平均距离2.92Å,Sm-Cl平均距离2.83Å.与希土相连的六个Cl原子,其中之五构成平面五边形,整个分子呈大致的五角双锥形.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在乙醇—氯仿混合溶剂中首次获得组份为(NaInBr4)2(C14H20O5)3·2H2O的晶体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组份.通过红外光谱的研究证实配合物晶体中的阳离子与醚氧原子及水分子发生了配合作用。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M=1755.3,a=14.393(8)Å,b=28.494(9)Å,c=15.191(8)Å,β=96.63(5)°,V=6189Å3,Dc=1.88g·cm-3,Z=4,空间群为C2h5——P21/n。晶体结构研究表明不对称单位中包含两个配阳离子Na+(B15C5)(B15C5)代表C14H20O5分子)。两个配阴离子InBr4-、两个H2O分子和一个未被金属离子配合的B15C5分子。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结果对于阐明与该晶体相对应的萃取体系In(Ⅲ)/NaBr/B15C5—1,2C2H4Cl2的萃取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标题配合物由Cr(CO)6和PPh3在50ml乙二醇二甲醚中回流5小时后过滤,在滤液中加S2Cl2,静置后得配合物单晶。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单胞参数a=9.062(3)Å,b=11.088(3)Å,c=12.153(3)Å,β=97.93(1)°,V=1209.4(1.8)Å3,Z=2。 晶体结构是采用Patterson法和差Fourier合成解出。经全矩阵最小2乘法修正,最后偏离因子R=0.046,Rω=0.054,结构中Cr各与三个氧和三个氯原子键联,Cr-O(CH3OCH2CH2OCH3)平均距离为2.091Å,Cr-O(OPPh3)距离为2.000Å,Cr-Cl(平均)距离为2.274Å。它们形成了八面体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8.
[Tb(CH3COO)3(H2O)2]2的合成及其结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羟基吡啶、希土高氯酸盐和乙酸钴在乙腈中反应,制备了九配位化合物[Tb(CH3COO)3·2H2O]2该晶体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8.870(4)Å,b=9.247(1)Å,c=10.586(1)Å,α=65.13(1)°,β=64.43(2)°,γ=62.16(4)°,V=665.97Å3,Z=1,F(000)=394。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讨论了它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Cu(PMBP)2和HPMBP的单晶体结构,晶体学参数为:(1)HPMBP,C17H1402N2,M=278.31,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11.406(5),b=9.087(1),c=13.467(3)Å,β=90.76(3)°,V=1395.7Å3,Z=4,Dc=1.324g cm-3,μ=0.95cm-1.(2)Cu(PMBP)2,C34H26O4N4Cu,M=618.16,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6.809(3),b=23.722(8),c=9.102(3)Å,β=108.94(4)°,V=1390.7Å3,Z=2,Dc=1.476g cm-3μ=8.67cm-1.结果表明,HPMBP具有烯醇式结构,其中两个给体氧原子处于有利于形成六元螯合环的几何位置;在配合物Cu(PMBP)2中,Cu原子为对称中心,两个配体中的四个氧原子形成以Cu为中心的近似平面正方形的配位结构,Cu-O距离分别为1.906和1.896Å.  相似文献   

10.
制得含硫脲配体的铂氢化物单晶trans-[PtH(tu)(PPh3)2]Cl(tu)(THF)2,其结构测定结果为:C46H55N4O2P2S2ClPt M=1052.6,单斜晶系,空间群为 P21/c,a=12.103(1),b=21.619(3),c=20.189(4)Å,β=103.31(0)°,V=5140(2)Å3,Z=4,Dc=1.360g·cm-3,F(000)=2128,R=0.050,Rw=0.063.Pt(Ⅱ)与两个磷、一个硫脲分子的硫和一个氢相配合,形成四边形配位。  相似文献   

11.
用两种方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a=12.043(1),b=11.521(1),c=14.137(2)Å,V=1961.6Å3,Z=4,Dc=3.35g·cm-3,M=989.47,F(000)=1776,μ=194.06cm-1。最终的R因子为0.064。簇阴离子的簇骼为W3OCl3,这是一个缺顶点的类立方烷构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系列配合物Ln(n-C5H11COO)3·2H2O(Ln=Y,Sm,Eu,Gd,Tb,Er和Yb),并对[Y(n-C5H11COO)3·2H2O]2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α空间群。晶胞参数如下:a=8.925(6),b=14.033(5),c=19.988(6)Å;β=95.90(3)°;V=2490.3Å3,Z=2.2978个独立可观察点(Ⅰ>3σ(Ⅰ))参加了结构修正,最终R因子为0.085。分子中1两个Y原子通过两个μ2-C5H11COO桥基连结成双核配合物;每个Y还与两个双齿螯合的羧基和两个水分子成键。因此Y原子的配位数为9。对系列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Yb(PMBP)3(H2O)2,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和分子的结构.配合物的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24.498(3)Å,b=14.735(3)Å,c=14.888(5)Å,β=101.14(2)Å,V=5285.1Å3;Z=4.三个PMBP及两个水分子提供八个氧与镱配位形成四方反棱柱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14.
双核Mo-Fe-S原子簇配合物[Fe(2,2′-bpy)3][S2MoS2FeCl2],是(Et4N)2MoS4、FeCl2和2,2′-联吡啶在乙腈中反应得到的结晶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9.328(3),b=26.788(2),c=13.764(3)Å;β=95.38(3)°;V=3424.2(11)Å3;Z=4;Dc=1.698g/cm3;F(000)=1752.晶体结构用直按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R=0.068,Rω=0.071(3933个I>3(σ)(I)的独立衍射).在晶体结构中配位阴离子[S2MoS2FeCl2]2-是排布在阳离子[Fe(2,2′-bpy)3]2+所形成的空腔中.它是以非统计分布的形式存在,从而较准确地测定了各项键参数.Mo…Fe距离为2.773(2)Å,Mo-Sb和Fe-Sb有大致相等的键长.  相似文献   

15.
在有机溶剂中合成了反式-[Pb(DEOTA)2Cl2],C28H58N2O2Cl2S2Pd,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分析、摩尔电导、差热-热重、紫外、红外等测试,并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32.513(9)Å,b=12.174(3)Å,c=9.798(4)Å,β=106.27(3)°,V=3722(1)Å3,Z=4,Dc=1.24g·cm-3.  相似文献   

16.
标题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8.182(2)Å,b=10.389(2)Å,c=16.261(5)Å,α=99.38(2)°,β=89.97(2)°,γ=113.18(2)°;Z=2,两个phen上的四个N原子和一个配位水中的O原子围绕中心体Cu原子形成一个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配位水与阴离子ClO4-中的O原子形成氢键。  相似文献   

17.
标题化合物(Ⅰ)经由Mo4S4(μ-dtp)4(Ⅱ)[dtp=S2P(OEt)2]和Ni(OAc)2反应而得。(Ⅰ)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c,a=13.176(4),b=11.699(3),c=18.526(4)Å,β=116.11(3)°,V=2564(3)Å3,Z  相似文献   

18.
以Sm2O3, HClO4, NaOH和α-K8SiW11O39·nH2O等为原料合成了组成为K3{[Sm(H2O)7]2Na[α-SiW11O39Sm(H2O)4]2}·14H2O的三维无限伸展结构稀土配合物, 并经IR, UV光谱, ICP原子发射光谱, TG-DTA, 循环伏安, 变温磁化率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 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表明, 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 Pī空间群, 晶胞参数: a = 1.2462(3), b = 1.2652(3), c = 1.8420(4) nm, α = 87.45(3), β = 79.91(3), γ = 82.57(3)°, Z = 1, R1 = 0.0778, wR2 = 0.1610. 结构分析结果显示, Sm3+(1)配离子镶嵌在[α-SiW11O39]8−的空缺位置形成[α-SiW11O39Sm(H2O)4]5−亚单元, 两个[α-SiW11O39Sm(H2O)4]5−亚单元通过两个Sm(1)-O-W桥互相连接形成标题化合物的二聚体结构单元[α-SiW11O39Sm(H2O)4]210−, 相邻的二聚体结构单元又通过两个Sm3+(2)配离子和一个Na+(1)离子桥连成一维链状结构, 链与链之间通过K+(1)离子连接成二维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又通过K+(2)离子构筑成新奇的三维无限伸展结构. TG-DTA结果表明, 标题化合物阴离子骨架分解温度为554℃. 循环伏安行为测试表明, 标题化合物阴离子在pH = 3.1的水溶液中存在两步氧化还原过程. 变温磁化率结果表明, 在较高温度(110 ~300 K)时, 标题化合物磁性遵循居里-外斯定律, 在较低温度(2~ 110 K)时, 存在较强的反铁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9.
3-(2′-噻吩甲酰)-1,1,1-三氟丙酮(HTTA)与铈(Ⅳ)形成Ce(TTA)4配合物.本文报道其实验及测定结果.晶格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c21b,晶体学常数a=10.699(2),b=17.436(5),c=20.680(2)Å.V=3847.1Å3,Z=4,F(000)=1736,Dc=1.77g·cm-3,.Mr=1028.82,μ=15.20cm-1.CAD4衍射仪,Mo-Kα射线收集数据.结构由重原子法解出,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各向同性热参数.偏离因子R=0.148.晶体中每个铈原子与四个TTA中的八个氧原子配位,其配位多面体为扭曲的四方反棱柱,铈(Ⅳ)处于四方反棱柱体的中心,Ce-O平均键长2.333Å,O-Ce-O平均键角70.5°,晶体中部分噻吩环与三氟甲基处于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铜(Ⅱ)与2-[(邻羟苄叉)胺基]酚和吡啶混配型配合物。通过四园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1。晶胞参数:α=9.808(1)Å,b=11.430(3)Å,c=13.436(2)Å,V=1506.2Å3,Z=4,Dc=1.56/cm3,用DTA和TG技术对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