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促宫颈成熟、引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随机将200例足月单胎、头位、有引产指征、血糖控制良好的GDM患者均分两组引产,研究组阴道后穹窿放地诺前列酮栓10mg,对照组放米索前列醇25ug,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效果及分娩结局.结果 用药6h、12h后,研究组宫颈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8.353,11.427,P=0.001<0.01);研究组临产时间、总产程明显缩短(t=-11.957,P=0.001<0.01),24h引产成功率及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χ2=23.157,P=0.001<0.01;χ2=36.451,P=0.001<0.01);临产高血糖、羊水污染率、子宫过度刺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56,P=0.001<0.01;χ2=4.340,P=0.037<0.05;χ2=5.107,P=0.024<0.05);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307,P=0.579>0.05;χ2=0.000,P=1.000>0.05;χ2=0.000,P=1.000>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引产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米索前列醇和球囊引产对足月妊娠高血压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8年5月—2020年5月淮安第一医院妇产科138例足月妊娠高血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引产方法不同将138例患者分为三组,其中A组48例,先经阴道给予米索前列醇干预,再放置球囊; B组54例,先放置球囊,再行米索前列醇干预; C组36例,单用米索前列醇。比较三组产妇分娩结局,记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三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 结果 A组自然分娩率和引产后Bishop评分显著高于B、C两组,A组第一和第二产程较C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引产后A组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及皮质醇(cortiso,CORT)水平显著低于B、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足月妊娠高血压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有助于缩短产程,减轻应激反应,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口服米索前列醇及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患者总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2组产妇在分娩后24 h内注射10 U缩宫素+10%葡萄糖液20 mL,1次;对照组以口服方式含服200 μg米索前列醇,12 h内可根据出血量控制效果重复使用;观察组24 h内将200 μg米索前列醇放置产妇直肠内,1次。观察2组临床疗效、产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略高于对照组(9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126.31±7.97)mL、产后24 h出血量(245.57±9.35)mL略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结论 口服米索前列醇及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治疗效果相当,均能减少产后出血量,但相较于口服给药,直肠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用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足月妊娠引产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安全性。方法 将有引产指征的 160例孕妇作为研究组 ,采用米索前列醇 2 5 μg阴道上药或口含 (胎膜早破者 ) ,每 4h重复用药一次 ,至有规则宫缩 ,宫口开大≥ 2cm ,停止用药。选择同期 16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两羊水胎粪污染程度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结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分娩结局观察组剖宫产率 ( 2 1例 )占 12 65 % ,对照组剖产率 ( 4 2例 )占 2 3 3 3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足月妊娠引产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梁英  杨承东  邓惠芳  杨军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20-3922
目的:评价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对胎膜早破足月孕妇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计划分娩的单胎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欣普贝生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缩宫素治疗组)100例.比较两组宫颈Bishop评分、用药效果、新生儿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差值分别为(6.59±1.68)分与(4.92±1.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3,P<0.001);实验组阴道分娩率(87.00%)高于对照组(71.00%)(x2=7.715,P=0.005);两组总产程、羊水浑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69).欣普贝生和缩宫素临床使用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是一种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药物,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用于胎膜早破足月引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发动的影响及引产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缩宫素静滴治疗,观察组单纯给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治疗,评定两组治疗后引产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Bishop评分情况,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前列腺素E(PGE)以及产程持续时间、母婴不良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两组Bishop评分及血清E_2、PGE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而血清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产时出血率、产褥感染及胎儿宫内窘迫率、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前给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分娩发动,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引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萍 《职业与健康》2006,22(24):2268-2269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在胎儿娩出后直肠内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对照组4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催产素20 U。结果治疗组的第3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t=6.18,P<0.01),产后2 h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0,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明显,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且具有引产指征的产妇,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n=60,产妇采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法引产)和对照组(n=60,产妇采用静滴缩宫素的方法进行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引产效果(包括引产有效率、临产和分娩时间、总产程及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为80.0%,两组产妇间引产总有效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8.086,P<0.01).观察组产妇临产时间、分娩时间、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间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产妇出现宫缩过强,将药物取出后有所好转,无须转行剖宫产;对照组用药期间未见明显副作用.两组产妇间因使用引产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5.0%vs.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77,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有效率较高,能显著缩短产程.用药后需严密监护,少数患者若出现宫缩过强、过频,应及时改为剖宫产.  相似文献   

9.
张晶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74-3175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5例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的孕妇,以25μg的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隆,分析用药前后12 h的宫颈Bishop评分、临产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对母婴的影响。结果: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率达79.0%,用药至临产时间平均为(527±392.1)min,引产成功率为75.2%,有2例发生产后出血,未对产妇和婴儿造成不良影响。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促宫颈成熟的引产药物,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与米索前列醇在减少足月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产妇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S、NO水平,记录产妇产后2h和24h阴道出血量、宫缩持续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75.9%)高于对照组(59.3%)(P0.05),总有效率(92.6%)与对照组(83.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NOS、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2h和24h的阴道出血量(321.2±24.3ml、102.9±11.2ml)均较对照组(373.6±26.8ml、124.2±13.9ml)减少(P0.05);宫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恶露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6%)与对照组(7.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米索前列醇预防足月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均有效,但卡前列甲酯栓可下调血清NOS、NO水平,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置阴道后穹窿的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后催产素引产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期间有引产指征的产妇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4)采用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后催产素引产,观察组(n=64)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置阴道后穹窿引产,对比两组患者的引产效果、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至临产的时间、用药至分娩的时间以及总产程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新生儿窒息率与新生儿体重与对照组新生儿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置阴道后穹窿用于引产的效果较好,引产的总有效率高,使分娩时的时间缩短,且发生的新生儿窒息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求安全、经济的死胎引产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死胎引产患者63例,其中依沙吖啶(利凡诺)引产21例(利凡诺组),缩宫索引产19例(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引产23例(米索前列醇组).观察三组患者从开始用药到引产成功所用时间、首次用药引产成功、产后出血量、软产道损伤、清宫及住院时间.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从开始用药到引产成功所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2.5±1.3)h和(1.5±1.0)d,缩宫素组分别为(31.0±1.6)h和(3.0±2.3)d,利凡诺组分别为(39.0±2.3)h和(4.0±1.6)d,米索前列醇组与缩宫素组、利凡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组较利凡诺组清官率明显降低,与缩宫素组相当.米索前列醇组较缩宫素组首次用药引产成功率高,与利凡诺组相当.三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软产道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安全、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8月在本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气管插管后开始输注右美托咪定,直至手术结束前胸腔冲洗为止。对照组在此时间段持续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出室时间、拔管后24 h 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期呛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T1-T3三个时间点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为(108.08±11.57)mmHg、(106.07±8.69)mmHg、(105.21±8.19)mmHg、(86.14±14.62)次/min、(90.05±9.18)次/min、(89.21±10.56)次/min、(103.21±3.14)%、(102.96±2.97)%、(101.96±2.24)%,明显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0,4.354,3.980,5.972,11.140,9.548,10.614,10.538,10.173,P<0.001);研究组T1-T3三个时间点有创MAP、HR、SpO2分别为(97.32±13.57)mmHg、(98.10±12.57)mmHg、(97.21±11.96)mmHg、(75.62±13.67)次/min、(73.21±6.98)次/min、(72.56±8.21)次/min、(97.04±2.08)%、(97.72±3.21)%、(97.03±2.67)%,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2,0.425,0.028,1.580,0.802,0.284,0.784,1.735,0.683,P>0.05);研究组T1-T3三个时间点有创MAP、HR、Sp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8,3.499,3.702,3.526,9.796,8.350,10.989,8.038,9.489,P<0.001);研究组拔管时间、出室时间、拔管后24 h 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11.73±2.48)min、(20.32±3.28)min、(2.09±0.57)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9,0.853,1.768,P>0.05);研究组呼之睁眼时间为(10.10±2.26)min,短于对照组(t=4.262,P<0.001);呛咳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01);两组苏醒期均无喉痉挛、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 胸腔镜手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维持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呼之睁眼时间,减低呛咳发生风险,利于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38例宫颈条件不成熟的足月孕妇,随机双盲分为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每组各69例。米索前列醇组孕妇给予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孕妇给予催产素,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用药前后的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引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1 h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普伽(Apgar)评分。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孕妇用药后的Bishop评分明显优于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孕妇引产时间与总产程时间相比催产素组明显缩短;米索前列醇组孕妇产后1 h出血量低于催产素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孕妇,可有效促宫颈成熟,缩短引产时间与总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的给药方法.方法:134例符合试验条件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米索口服组46例,50 ug/1次,每3 h1次,直至有效宫缩.米索直肠给药组50例,50 ug直肠用药,每3 h1次,直至有效宫缩.两组1日最大剂量均为200 ug.催产素引产组38例,按常规行催产素引产作为对照.结果:①引产结果:引产成功率、引产成功者阴道分娩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3组间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阴道分娩者,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宫缩不满意,需加用催产素静点促进宫缩的比率,米索口服组明显高于米索直肠给药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②阴道分娩情况:两米索引产组用药至有效宫缩时间相近,均短于催产素引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产程、引产时间比较,米索直肠给药组明显短于米索口服用药组(P《0.01,P《0.05)及催产素引产组(P《0.05,P《0.01),而米索口服组与催产素引产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副作用:米索口服组产程中宫缩不协调的发生率较高,因为个别病例未进行统计,该组羊水粪染率较高,而3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采用50 ug口服或直肠给药,均安全有效,但以直肠给药引产时间短、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常见产后并发症,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均能促进子宫收缩。本研究探究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与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水平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选择2016-12-20—2018-10-20原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组间年龄、孕周和剖宫产等因素均衡可比的原则,选择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治疗前后Hb和HCT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面部潮红、胸闷与血压升高)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4,P=0.014。观察组产后<24h与2~24h出血量分别为(618.84±14.38)和(80.43±10.66)mL,少于对照组的(790.80±19.12)和(160.44±20.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331和24.606,均P<0.001。治疗后两组Hb和HCT水平均比治疗前低;观察组Hb和HCT水平分别为(132.80±5.94)g/L和(39.14±1.74)%,均高于对照组的(126.16±5.81)g/L和(36.65±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707和7.083,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3,P=0.007。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出血量,恢复患者Hb和HCT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中期死胎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断为孕中期死胎的110例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56例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54例用利凡诺引产,比较两组从用药到死胎排出的时间、分娩出血量、引产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引产前孕周、孕次、凝血功能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从用药到死胎排出的时间,分娩出血量,引产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中期死胎引产,自然排出率高,分娩出血量少,扩宫及清宫均较易,清宫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患者痛苦轻,不良反应少,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是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孕中期死胎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瘢痕子宫妊娠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比较两组孕妇的出血量、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用药至胎盘娩出时间、引产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用药至胎盘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7.03%(P <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成功率较高,可有效减少孕妇出血量,缩短产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高霞 《医疗装备》2021,(4):88-89
目的比较地诺前列酮栓与米索前列醇促进足月妊娠产妇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天津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60名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和试验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各80名,比较两组药物使用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效果和引产结果(24 h内引产率、引产成功率)。结果用药24 h后,试验组宫颈Bishop评分为(8.47±2.04)分,高于对照组的(6.39±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4 h内引产率为71.25%,高于对照组的5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引产成功率为91.25%,高于对照组的88.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优于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及24 h内引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与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对促宫颈成熟、分娩结局和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76例足月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使用药物不同分为两组,每组88例。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观察组采用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引产。对比两组给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宫缩过强过频率、中断药物使用率、临产发动时间、分娩结局和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给药4 h、6 h、12 h后宫颈Bishop评分[(6.45±1.23)、(8.21±1.78)、(10.33±1.41)]高于对照组[(5.04±1.48)、(5.98±1.45)、(7.08±2.03)];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98.86%)高于对照组(86.36%);观察组宫缩过强过频及中断药物使用率(1.14%、0)低于对照组(10.23%、6.82%);观察组临产发动时间[(6.82±2.05)h]短于对照组[(10.68±3.52)h];观察组引产失败率(0)低于对照组(5.68%);观察组总产程时间[(8.36±2.78)h]、产后出血量[(195.27±55.62)m L]少于对照组[(13.96±3.56)h、(225.17±65.44)m L];观察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27%、1.14%)低于对照组(11.36%、10.23%),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效果优于米索前列醇,可有效促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