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紫外线辐照下BaFCl:Eu2+的光激励发光性质.通过改变激励方式及激励光的扫描方向,给出了BaFCl:Eu2+光激励发光过程中,两种F色心的浓度比值和光激励截面比值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经互射线辐照后BaFxCl2-x:EU2+的热释发光性质.给出了热释发光峰的温度与缺陷种类的关系,讨论了两种温度辐照下,BaFxCl2-x:Eu2+(X=0.90,…,1.15)热释发光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Eu(2+):BaFxCl2在紫外线辐照下的光激励发光。通过改变激励方式及激励光的扫描方向,给出了Eu(2+):BaFxCl2-x光激励发光过程中,两种F色心的浓度比值与光激励截面比值的测定方法。利用这种测定方法,进一步研究了两种F色心的浓度比值和光激励截面比值与F/CI比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F/Cl与Eu^2+:BaFcl中F色心的浓度和光激励截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生  熊光楠 《光学学报》1995,15(7):66-870
研究了Eu^2+:BaFxCl2-x在紫外线辐照下的光激励发光。通过改变激励方式激励光的扫描方向,给出了Eu^2+:BaFxCl2-x光激励发光过程中,两种F色心的浓度比值与光激励截面比值的测定方法。利用这种测定方法,进一步研究了两种F色心的浓度比值和光激励截面比值与F/Cl比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BaFCl∶EU(2+)在不同波长的紫外线辐照和不同的测定温度下的光激励发光性质.通过改变激励方式及激励光的扫描方向,给出了BaFCl∶Eu(2+)光激励发光过程中,两种F色心的浓度比值和光激励截面比值与紫外线辐照波长和测定温度的关系.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在激励读出过程中,对应两种F色心的光激励发光强度与激励温度的关系,并且给出了相应于F(Cl-)心的热激活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反应的方法;经二次灼烧合成了掺Ce(3+)、Tb(3+)的Ca3Y2(BO3)4和Sr3Y2(BO3)4磷光体;分析了合成过程中铈的还原情况.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均为正交晶系,空间群P21cn测定了Ce(3+)和Tb(3+)在两种基质中的光谱,得到Ce(3+)波长位移的某些规律,观察到Ce(3+)对Tb(3+)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束嵘  周映雪 《发光学报》1998,19(3):245-247
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时间分辨光谱站(U10B光束线)研究掺杂Eu2+的卤磷酸盐:(Ca,Sr,Ba)5(PO4)3ClEu2+样品和(Ca,Sr)5(PO4)3ClEu2+的真空紫外辐照特性、反射光谱.前者在185nm光的激发下,60分钟内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发光强度下降;而后者在185nm光的激发下,15分钟内就可以观察到其450nm发光的明显变化,从强到弱,直至完全消失.测量了两种样品的反射谱(100nm至400nm),并根据K-K关系计算得出的吸收谱,我们认为:由于Ba2+的加入,改变了晶格对称性,(O)-色心的能级发生变化,晶体对185nm附近紫外光的吸收明显降低,从而起到了耐185nm辐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MAl2O4:Eu^2+,RE^3+,长余辉发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张天之  苏锵 《发光学报》1999,20(2):170-175
研究鳞石英结构碱土铝酸盐MAl2O4:Eu^2+,RE^+(M=Mg,Ca,Sr,Ba:RE=Y,La,Ce,Pr,Nd,Sm,Gd,Tb,Dy,Ho,Er,Tb,Dy,Ho,Er,Tm,Ym,Yb,Lu)的荧光及长余辉发光性质。其发光由Eu^2+的4f-5d跃迁产生。RE^3+作为辅助激离子,提供合适的陷阱能级。即使用RE^3+的特性波长激发,在MAl2O4:Eu^3+的发光中也观察不到RE^3  相似文献   

9.
陈伟  宋家庆 《光学学报》1994,14(2):59-163
本文报道了Eu^2+:Sr9Ca(PO4)6Cl2的新型色心。它的吸收带主峰分别位于708,785,845及990nm。用对应于F心吸收带和这些吸收带波长的光束分别激励样品时得到相同的光激励发光。通过对比研究表明,这些吸收带是由F心的缔合中心,即由FA心产生的。由于这些色心的吸收带偏离Eu^2+的发射波长(450nm)更远,故更适应于Eu^2+:Sr9Ca(PO4)6Cl2光波励发光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
Eu^2+:BaFCl光激励发光过程中紫外线的激发与漂白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生  熊光楠 《光学学报》1995,15(8):123-1126
通过改变紫外线的辐射照能量范围,研究了Eu^2+:BaFCl的光激励发光性质。发现紫外线能量大于Eu^2+的最低激发态能量及紫外线的能量小于Eu^2+最低激发态的能量两种情况下,光激励发光具有明显的差异,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给出了紫外线的辐照能量发生转时所对应的能级位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加入敏化离子Cr3+和Er3+的Tm:YAG晶体的吸收谱和荧光谱,计算了Cr3+、Er3+、Tm3+离子的2E、4I13/2、3F4能态的平均寿命及能量;转移效率、转移速率.得出Cr3+→Tm3+转移效率为80%,转移速率为2.1×103s-1.由(Er,Tm):YAG的荧光谱可见存在Er3+→Tm3+的有效的能量转移.讨论了Cr3+→Tm3+和Er3+→Tm3+能量转移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王永生  赵辉 《光学学报》1998,18(2):08-211
制备了系列材料Eu^2+:BaFCl,测量了其光激励发光的衰减曲线,基于隧穿模型,建立了描述隧穿过程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光激励发光衰减规律,并将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BaFClxBr-1-x:Sm2+D2→7F0的跃迁几率随x变化为中心对BaFClxBr-1-x:Sm2+体系4f5d带的激发光谱、5D2→7F0跃迁的荧光衰减随温度的变化特性、5D2→7F0的跃迁几率等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在BaFClxBr1-x:Sm2+中,随Br含量的增大,4f5d带与5D2能级更加接近,使7F0→D2的吸收截面增大,从而可能提高在5D2:能级烧孔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和超导电性测量等手段对YBa2Cu3O7-x(Y-123)和YbBa2Cu3O7-x(Yb-123)相的形成,单相Yb-123超导体的制备,单相Y-123超导体的最低形成温度及R-123相的熔点与R离子半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123和Yb-123相形成过程显著不同,Y-123主要通过下一化学反应生成:Y2O3+4BaCO3+6CuO+1-2  相似文献   

15.
周哲 《发光快报》1995,(2):29-38
研究了杂质对Ce0.1gD0.6tB0.2mGb5o10发光量子效率的影响。低浓度的Pr^3+、Nd^3+、DF^3+、Ho^3+和Er^3+不能有效地与Gd^3+和Tb^3+竞争Ce^3+离子的激发能。此外,因电子传递过程,Sm^3+和Eu3+使Ce^3+的发光效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6.
在HgBa2Ca2Cu3O8+δ(Hg-1223相)超导体中,我们以Pb部分代替Hg,成功地合成了(Hg,Pb)-1223相超导体,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XRD、TEM、SEM和EDX等分析。本文着重报导EMPA分析的结果:在我们最佳合成的(Hg,Pb)-1223超导样品中,正离子比为Hg:Pb:Ba:Ca:Cu=0.66:0.344:2:1.98:2.97,氧含量为8.41;以及样品的主相为(Hg,  相似文献   

17.
Sr_3Ga_2Ge_4O_(14)晶体中Cr~(3+)和Cr~(4+)吸收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军  张强  邓佩珍  干福熹 《光学学报》1995,15(7):871-873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掺Cr的Sr3Ga2Ge4O14低温石榴石结构型单晶,测量了它的吸收光谱及其偏振特性,系统描述了该晶体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各吸收带的特征,指出Cr在此晶体晶格中主要存在两种价态Cr3+和Cr4+,Cr4+在近红外的吸收将影响到Cr3+的发光。  相似文献   

18.
Ca8Mg(SiO4)4Cl2中Ce3+和Eu2+的光谱性质和能量传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合成了Ce^3+和Eu^2+共激活氯硅酸镁钙Ca8Mg(SiO4)4Cl2:Ce^3+,Eu^2+高效绿色荧光粉,报道了它们的漫反射光谱、激发和发射光,观察到氯硅酸镁钙中Ce^3+ Eu^2+  相似文献   

19.
采用Sol-Gel方法首次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制备了具有氧磷灰石结构的发光体Mg2Y8-x-y(SiO4)6O2:Eu,Bi(x,y≥0),利用XRD、IR、TG-DTA三种手段研究了发光体的形成过程。室温(293K)和液氮温度(77K)的荧光光谱表明Eu3+和Bi3+在这种基质中分别发射红光和蓝光,每mol基质中其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0.14mol和0.03mol,并且其发光都存在温度猝灭。Eu3+的激光感生荧光光谱中存在两条5D0-7F0跃迁线,表明Eu3+同时进入4f格位和6h格位。在Eu3+、Bi3+共掺杂的发光体中,观察到了Bi3+→E3+的部分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20.
电阻和交流磁化率测量表明,NbSr2La1.35Ce0.65Cu2O10-δ在28K时具有超导电性,起始转变温度为28K.X射线衍射表明它属于四方晶系,晶胞参数a=3.896A,C=28.319A.该化合物结构与Ta-1222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