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社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1年后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探寻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有效控制的医护模式.方法 选取我社区管辖内的146例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自身意愿将其分为干预组(病患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进行家庭医生高血压管理)与对照组(没有意愿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进行传统社区高血压管理)各7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年后的高血压理论知识、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控制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结果数据.结果 干预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控制良好.干预组患者对于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危害和高血压治疗与预防等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心理调整、合理运动、饮食调整、规律用药、监测血压和定期复查等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数据对比差异有较强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家庭医生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医护模式能够提高病患理论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签约组,另选取同期该社区医院收治的150例未签约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签约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服药依从性以及自护能力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评分均存在不同程度增长,但签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均存在不同程度上升,但签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下降,但签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过程中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改善其服药依从性和自护能力,进一步稳定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签约组,另选取同期该社区医院收治的150例未签约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签约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服药依从性以及自护能力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评分均存在不同程度增长,但签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均存在不同程度上升,但签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下降,但签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过程中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改善其服药依从性和自护能力,进一步稳定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采取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管理社区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采取常规管理的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采取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管理的391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期间,观察组患者规律用药、合理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和定期测量血压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管理社区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用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干预效果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辖区内未签约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签约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前血压水平无统计差异(P 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 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社区常规健康管理,实验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进行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G、LDL等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G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了HDL以外,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G、LDL等指标均比干预前降低,而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实验组各指标值下降比对照组更为显著,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采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进行管理,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各种影响血压值的因素出现,进而有效控制了病情,帮助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社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评价该服务模式对高血压疾病进行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临床实验研究方法,抽取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2个居委会的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家庭医生制卫生服务,对照组给予一般传统的高血压管理服务.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血压的控制、高血压知识掌握知晓率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家庭医生制服务干预后,干预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132.4±9.7) mmHg、舒张压(82.3 ±72) mmHg均分别低于干预前的收缩压(153.7± 11.9)mmHg和舒张压(100.1 ±9.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研究对象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并高于干预前自身情况(P<0.05);干预组62例患者接受家庭医生制服务管理后,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和高盐饮食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及合理运动的行为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防治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生活习惯,增强他们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赤岗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空巢老人高血压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社区内居住并患有高血压的空巢老人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高血压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记录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管理的总满意度为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管理后的服药依从性为9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管理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空巢老人高血压管理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用药指导对第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根据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同意应用随机数字法,把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取药方式,观察组应用用药指导,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安全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习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通过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生活习惯改善情况、用药依从性等对比,得出观察组患者用药安全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干预,能明显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改善生活习惯,提高用药依从性,以此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家庭医生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有效模式.方法 选择我院管辖下的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社区高血压管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均与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提供家庭医生专业服务,包括进行健康评估、制定健康计划、健康教育、行为干预、阶段评估等.两组患者干预1年后高血压知识、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血压控制水平.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1.3±9.5)、(80.5±6.3)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6.7±12.6)、(90.3±8.6)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3.442、3.895,P<0.01),干预组患者1年后随访,血压控制良好,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危害、高危因素、治疗方法、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较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前发生明显变化,但对照组变化不明显,干预组的高血压知晓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后,患者合理运动、控制食盐摄入、心理调整、监测血压、规律用药、定期复查所占比例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的各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医生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稳定血压,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良好效果原因与高血压认识加强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关,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佛山市南海区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通过南海区健康信息平台系统的健康档案资料,选取与社区服务中心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门诊治疗;干预组在普通门诊治疗的基础上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其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为患者提供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并追踪健康管理项目,为期12个月,研究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后,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有显著的效果,可继续增加样本数量、观察时间及观察项目进行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6,(8):1241-1243
目的分析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社区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被确诊为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并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干预组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常规管理。观察两组在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管理1年后,干预组在起居方式、饮食方式、体育运动、服药依从性、压力管理等的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晕厥和摔倒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有效促进了社区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的签约式干预模式应用于社区2型糖尿病中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在某社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一共120例,患者皆在2017年8月-2018年6月入我院治疗,患者被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管理以及社区干预,观察组则采取家庭医生的签约式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与用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值、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极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适度运动、合理饮食、遵医嘱按种类服药与遵医嘱按频次服药对比差异极为明显,P0.05。结论:家庭医生的签约式干预模式应用于社区2型糖尿病中能够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可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微信平台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情况,高血压控制率、自我管理效果和月平均上门随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得分、高血压控制率和自我管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所需月平均上门随访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信平台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情,增加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医护人员随访时间,是一种值得深入探索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家庭医生通过签约方式对居民健康进行全方位维护,为慢性病防治提供专业化综合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下社区护士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2017-01德州市6个社区188例签署《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血压控制及电话随访,干预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下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和自我管理水平。结果干预后6和12个月,干预组收缩压分别为(132.18±4.42)mm Hg和(120.31±2.62)mm Hg,低于对照组的(138.75±6.83)mm Hg和(130.25±4.5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28,P0.001;干预组舒张压分别为(100.33±7.24)mm Hg和(84.32±2.68)mm Hg,低于对照组的(105.36±7.89)mm Hg和(90.21±4.5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30,P=0.001;干预组自我管理水平分别为(14.029±2.244)分和(23.463±1.383)分,高于对照组的(8.623±2.210)分和(18.115±1.2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5.212,P0.001。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下社区护士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其血压及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社区药师参与家庭医生药疗工作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研究社区药师参与家庭医生药疗工作的服务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异。结果经过12个月研究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用药依从性更好,完全依从由46.96%提高到9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药师参与家庭医生药疗工作模式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持续干预对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更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责任制(RSDF)社区管理模式在高血压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马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17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和观察组(85例,应用RSDF社区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相关指标的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RSDF社区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RSDF社区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血压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探索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模式。方法在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正在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管理和随访;研究组采用家庭医生干预模式,干预措施包括健康知识干预、用药干预、限盐干预以及饮食干预。干预一年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水平、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9.7±4.5)mm Hg和(75.4±3.8)mm Hg,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57.5±9.2)mm Hg和(105.3±5.1)mm Hg,并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128.4±5.3)mm Hg和(84.6±3.2)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进行有效控制,并稳定在安全水平,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为临床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选取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31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采取"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试验组和采取常规高血压健康管理干预的对照组,每组各105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郁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睡眠质量和护理服务过程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等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各项目的检测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抑郁情况、活动能力以及睡眠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服务过程中,试验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管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大大提升了高血压患者的满意度,更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提高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对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度参与慢性病管理的老年患者3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0例。对照组实施慢性病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两组的慢性病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发病原因、影响因素等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遵医行为等自我管理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病管理患者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使患者获得更加系统、完整的个性化健康指导,可明显改善患者获得健康知识和自我管理意识的技能,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提高了患者对医生的满意率和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