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三数学复习存在一个重要而又关键的过程——回归课本.但复习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尽快走近高考,直接进入教辅资料便利化,题海战役正常化的阶段,课本的作用未能得到体现,其重要性远远未能得到重视,殊不知课本是高考试题的"发源地",课本习题是高考试题的重要依据;课本是高考试题作答的"示范地",课本例题为高考试题的作答提供了标准化的模板;课本是学生数学能力的"生长地",课本的例、习题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及数学思想,为进一步的深入探究提供了方法及方向.1课本是高考数学复习的最有效资源课本是众多教材编写者智慧的结晶,是每年高  相似文献   

2.
高考数学试题的题源很广,而其中有一定量的试题“来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这些试题体现高考“贴近考生、背景公开、控制难度”的原则和“以课本为本”的原则.研究这些以课本为题源的高考试题,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提升考生考试成绩.本文试对高考中以课本为题源的试题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3.
数学研究性学习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编者按 近年来,高考试题突出了能力立意,以研究性学习为背景的问题也逐步引入高考试题.这不但为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考复习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通过对一些高考试题剖析,为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些例析.为大家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些线索和资料.本期先从理论上探究数学研究性学习及其特点,作为开篇.  相似文献   

4.
回归课本是高考复习中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很多高考试题的产生离不开课本,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引申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王广余 《中学数学》2007,(10):14-16
高考数学复习是全面总结基础知识、巩固强化方法技能、锤炼提高数学能力的较高层次的系统教学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单纯地对数学概念、性质、公式等知识的简单重述或新课教学的“回放”式再现,而是对数学的知识网络及思想方法的系统梳理、有机整合和拓展创新.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考命题在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的有序推进的指导思想统领下,始终坚持“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以现行教材为依据求变、求新、求活.每年的高考试题虽然避免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都有以课本上的典型例题、…  相似文献   

6.
权宽一 《中学数学》2005,(11):35-37
高三数学复习课是按照课本"重复昨天的故事",还是扎进各种资料堆"苦做舟"?我认为都不是,而应该既要忠实于课本又要"拔高"课本,既必须做一定数量的题目又一定要回头找"岸".高三数学复习为什么要既忠实于课本又要"拔高"课本?教师应该怎样带领学生在忠实于课本的基础上来"拔高"课本?"拔高"课本与做一定数量的题目之间有何关系?此文就此问题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突出了能力立意,一些以研究性学习为背景的问题逐步引入了高考试题之中,这不但为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考复习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探析高考中的研究性试题背景.本文试想通过对  相似文献   

8.
走进高中新课程,面对教材的变化,由于受到已有教学经验的影响,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走回到大纲教材中,而且经常以"高考怎么考"为借口来佐证这种教学行为是正确的.高考怎么考,教学该怎么教? 本文欲通过剖析课改区高考概率试题,窥探新课程概率部分的复习方向.  相似文献   

9.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根据地.开展课本典型问题的研究性学习,不但有利于引导学生在高考复习中重视课本的再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看到课本题与高考题之间内在的联系,让学生消除对高考试题的神秘感,帮助学生学会思考,看清问题的本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研究课本中的一个例题,解决两道高考试题,以期对如何高效组织高考复习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展开,"图形数列"问题已经深入高考试题、高考模拟试题以及课本之中,此类问题集趣味性、创新性、探究性于一体.现就近几年高考试题、高考模拟试题以及课本中出现的部分"图形数列"问题简议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考复习的基本原则是注重基础,回归教材.要使人们理解并实施,还需要高考命题的合理引导.众所周知,许多高考试题就源于课本,它们是由课本的例题、习题进行变式、迁移、整合、扩展而成.这样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教材,在教学中切实把握"三基",既能提升数学素质,又能获得考试高分.2010年安徽省的数学高考第9题体现了这一理念,是这份试卷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2.
在高考复习时 ,我们经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 ,试题在何处创新 ?这是一个很难简单回答的问题 ,而且有很多看似矛盾的地方 .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课本的态度 .关于课本与高考命题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 :一个主体 ,两个方向 .一个主体 ,就是课本是主体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 ,在课本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 .所谓组合 ,就是根据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从数学整体的高度设计题目 .比如函数与不等式 ,研究函数时以不等式为工具 ,研究不等式要用到函数的性质 ;又比如函数思想与解析方法 ,就函数而言 ,式是对象 ,图象是工具 ,就曲线来说 ,曲…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了,认真研读试题,明晰命题意图,洞悉考查内涵,能对后续的新课程高考复习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本文以09年高考试题为例,浅析新课程数学高考复习教学应注重的"六性",希望能对新课程高考复习起到借鉴作用,不当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源于课本,高于教材,是高考试题的真实写照,高考万变不离其宗,依纲扣本,其中的“宗”和“本”指的都是课本.每年高考结束,教师都会发现“题在书外,根在书内”,即很多高考题都源自课本中的定义、定理或定理中的思想方法,或是例题、习题的重新组合等.课本题大都蕴含着丰富、深刻的背景.事实证明,以课本为素材组织高考复习不仅不会影响高考成绩,而且是提高成绩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笔者在复习<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专题中,通过回归新旧教材,发现新教材的课本习题中,存在大量的同本质不同形式的数学问题在不同模块中出现.由此可以推测编辑的意图就是想通过不同的情境,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加深对同一本质的数学结论的理解.而这既是高考冲刺阶段师生的关注重点之一,又恰好与<考试说明>的"试题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原则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石深敏 《中学数学》2012,(13):48-49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改革也在向前推进,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这使得近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试题层出不穷.集合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概念,是高考创新试题的试验田,是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纽带.现通过近年高考试题中集合创新试题的评析,探寻创新的方式及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方法,探讨复习备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三数学教学中如何善用课本例习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建新 《数学通报》2002,(3):27-29,10
课本是数学知识的系统载体 ,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 ,《考试说明》中规定测试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考查的各种数学能力 ,都是通过课本体现的 ,而课本中的例习题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究性 ,是课本的精髓 ,而近几年 ,高考数学试卷中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源于课本 ,高于课本 .因此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 ,用好课本 ,尤其是用好课本的例习题 ,显得更为重要 ,根据复习的需要对课本的例习题进行适当的变化、归类、串联 ,深入的剖析、改造与深化 ,探究并揭示一些有价值的新结论 ,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 ,使学生在复习时既有熟悉…  相似文献   

18.
回归课本,是高三数学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课本是高考试题的“发源地”,大多数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题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课本也是学生数学能力的“生长地”,而能力的培养需要对课本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再回顾、再提炼、再感悟.那么,如何在高考复习中立足于课本,回归课本呢?  相似文献   

19.
深入研究课本搞好高三复习─—从高考试题与课本例、习题的关系谈起浙江省仙居中学洪秀满,孔玉珍恢复高考制度已有十六年了,十六年来,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逐渐明朗.从1984年以来的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和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两个有利)...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的江苏高考模式中,数学学科分值在总分中所占比重较大,因而数学学科的高考复习工作一直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笔者从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实现高考数学高效复习的研究工作,在本文中以高考数学复习为探究载体,采取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侧重于阐述高中数学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合理进行"选、编"高考复习试题,以期快速提升高考数学复习的质量与效率,以飨读者.一、对于高考数学复习题要做到"选得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