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总结卜献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卜教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乃糖尿病发展至后期,由气血阴阳亏虚、痰浊瘀血阻络所致。根据其病情轻重,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但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浊瘀血阻络为标,虚实夹杂,互为因果。根据患者早、中、晚三期临床表现,卜教授分别提出以益气养阴,行血通络、养血活血,化痰通络、温阳散寒,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同时配合独创的豨莶通络液外洗治疗,并将化瘀通络法贯穿于三期治疗之中,标本兼治,内治外治并施,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韩旭教授认为老年冠心病发病机制以气阴两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治当益气养阴、活血化痰,兼顾养心安神。临床上应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方加减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糖肾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早期糖尿病肾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机特点是脾肾两虚为本,痰浊瘀血内阻为标。治疗本病应以健脾补肾治其本,化痰活血、通腑泄浊治其标,以此组成糖肾宁方。经临床研究证实,健脾补肾、化痰活血、通腑泄浊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基本病机,其中气阴两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因此,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是治疗DPN的根本法则,临证宜辨证用药、中西医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黄祥武主任医师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虚标实的特点,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的原则,临床中主要分为四型论治:气阴两虚型、阳虚寒凝型、脾虚络阻型、痰瘀阻络型.治疗时强调应注重预防,防治结合,内外合治;重视健运脾胃、顾护肾阳、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养阴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在糖尿病基本病机的基础上出现的气阴亏虚、痰瘀互结之证,病性为本虚标实。本病的病因以痰浊为主,故治疗以养阴化痰为主。结论:养阴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于素体阴虚,复因病久失治,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所致,其病机主要为阴虚血瘀,病理可概括为虚和瘀,虚为气阴亏虚,瘀为瘀血阻络,因虚致瘀,虚瘀错杂,以虚为本,以瘀为标,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始终。滋阴润燥、活血通络为其治疗大法,活血通络是治疗的基本法则,临床多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阻络证及肝肾亏虚证等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从三个方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论述:气阴两虚为本.痰瘀交阻为标;辨明五脏病机,分期辨证论治;把握标本虚实,中西内外结合。指出益气养阴、温经通络、扶助正气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题思路。祛痰化痰在治疗中也不容忽视.应正确处理好标本虚实的关系。中西医结合、内外法并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特点是气阴两虚为本,痰瘀互结、热毒阻络为标。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为大法。临床研究证实,本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机是以气阴两虚为本,痰湿瘀血为标,主要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痰。基于本病本虚标实,多病理因素致病的发病特点,中医脾胃学说、宗气学说对本病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谌洁  苏经格 《中医杂志》2006,47(11):841-84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益气养阴活血方药治疗DN30例,并设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50%)。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药治疗DN具有调整脂代谢、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主要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减退进程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具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中药汤剂,治疗时间60天。[结果]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素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汤剂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可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总结卢尚岭教授对髙血压病机的理论认识及临证经验。髙血压发病之本在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先责肝脾二脏。由此引起诸多病机变化,如,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诸郁遂生;饮食失节,损伤脾胃,导致中焦壅滞,气机不利,日久必然损伤血脉,危害脏腑。据此,卢老强调肝脾气机失调、升降之机失常、脏腑功能紊乱存在于髙血压全过程,进而提出调治髙血压以斡旋气机,调整脏腑功能,藉以恢复阴平阳秘之常态为主导。认为临证应首辨气机失调及病变脏腑,治以调气为先,兼顾化痰、活血、疏肝清火、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滋阴和阳、扶阳镇水等,同时强调外治,善用足浴。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临床资料,从病名、诊断依据、病因病机、治疗入手,总结出耳眩晕发作期以实证多见,如外邪引犯、痰浊中阻、气血瘀滞、肝阳上亢,亦可见于虚中挟实,如寒水上泛;缓解期以虚证多见,如气血不足、髓海亏虚。相应治法为疏风散邪、清利头目;燥湿健脾、涤痰止眩;活血祛瘀、通窍除眩;平肝息风、滋阴潜阳;温壮肾阳、散寒利水;补益气血、健脾止眩;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67-969
总结导师崔云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经验。从其本虚标实的病机出发,本病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是在消渴病气阴两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瘀血、痰浊,并阻于络脉,气血不能畅通,筋脉肌肤失养所致。将本病分期论治,早期以气阴两虚为主,中期以肝肾阴虚、痰瘀阻络为主,晚期以脾肾两虚、寒凝血瘀为主;治疗大法早期补气养阴,中期补益肝肾、活血化痰通络,晚期健脾补肾、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治法,应贯穿病变始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心肌穿孔素(perforin,PF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Bacb/c小鼠多次腹腔注射柯萨奇B3m病毒的方式,复制重复感染的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观测心肌病理变化并以RT-PCR法检测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穿孔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可明显降低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穿孔素mRNA的表达,并能减轻其心肌病理形态学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能减轻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的病理损伤,抑制心肌细胞肥大,下调心肌穿孔素mRNA表达,从而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桂  苗桂珍  朱学敏 《河北中医》2009,31(8):1133-113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2组疗程均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2组治疗后FPG、HbA1c、CRP、UAE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UAE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UAER,降低CRP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雷诺病中医辨证论治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雷诺病的辨证论治体会,认为可采用益气温经,散寒通脉;温补脾肾,散寒通脉;养心疏肝,理气活血;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方法论治雷诺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对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在原磺脲类降糖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中药组予益气益阴活血通腑方药的水煎剂治疗,西药组服二甲双胍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作标准镘头餐试验,并计算外周胰岛素敏感度(SI)、胰岛素释放率(IRG)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①中药组改善外周胰素抵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5.6%(其中逆转率为24.4%),降糖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3.2%,均与二甲双胍组的疗效相仿(P>0.05);但中药组证侯的改善较为明显。②中药组的SI与IAI显著改善(P<0.05),而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但IRG无明显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可减轻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