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离散条件下应用差值定理进行微分求导过程中受测量误差影响,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或某些测量数据无法解算的问题,在等间隔采样条件下对差值定理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推导,得出了判断差值曲线近似拐点的充要条件;分析得出了数据含有测量误差的情况下差值定理的适用条件,采用测试函数进行了验证,并与中心平滑算法和三阶样条算法以及不同的拟合模型的解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实测数据解算,分析并验证了影响差值定理使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应用差值定理及其推论解算二阶导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开荣  蓝春梅 《应用数学》2008,21(1):167-173
文章对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强有效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利用有效值和负有效值来构造复合输入和输出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有效决策单元的完全排序.文章还给出了新方法中模型的一些性质.最后,用两个例子来检验此方法并和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雷达测量误差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将其和雷达测量数据一起建立了变系数拟自回归的统计模型以实现对雷达测量值的纠偏,利用剖面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模型的大样本性质,并结合残差的峰度和偏度构建了区间估计。实际数据的拟合和预测结果显示,我们提出的纠偏方法可将误差减少90%。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市场需求,基于Best-Worst Method (BWM),分别刻画了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不确定因素下各属性权重.在考虑主、客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BWM对区间二元语义VIKOR (ITL-VIKOR)方法进行改进,针对性地设计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选址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BWM-ITL-VIKOR方法得到方案的最终排序.最后,通过该选址决策模型对西安市某工业园区公共充电桩选址案例进行分析,并对多个公共充电桩预选街区进行评价排序,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选址决策过程的有效性,并为决策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选址决策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对于含测量误差的重复测量数据,协变量与响应变量真值之间可能不存在完全匹配关系,即存在方程误差.且变量真值的测量误差方差可能与样本的某种特征有关,即存在异方差性.以此类数据为驱动,讨论了含方程误差的异方差重复测量误差模型的建模和估计问题,基于EM算法给出了模型参数的显式极大似然迭代估计.最后通过模拟计算和实例分析,讨论了模型和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现有对回归模型的研究大多仅限于直接观测的解释变量,忽略数据的测量误差将增加模型参数的估计偏差.目前关于测量误差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回归误差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这种假设不适用于研究非对称的数据.对于偏斜数据,众数的代表性优于均值和中位数.本文基于测量误差数据介绍了偏正态众数回归模型,并通过EM算法估计了模型的参数.模拟研究的结果表明,协变量带测量误差下的众数回归比均值回归有更好的表现.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表明了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对船载特种设备基准点的空间位置进行测量,得到该基准点的运动轨迹并进行测量误差分析,是某项工程数据处理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利用三台船载GPS接收机测量船载特种设备基准点的原理和误差分析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误差源构成,依据测量原理模型,推导出定位精度的估算公式,并叙述了仿真计算与测量实施.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电池片是构成卫星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本元件,太阳能电池板的可靠性及寿命是影响整个卫星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因素.太阳能电池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光电转换效率随时间发生退化.在本文中,我们基于太阳电池片的加速退化试验测试数据,对太阳能电池片的退化规律进行统计建模,并进一步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可靠性分析与评估.针对太阳能电池片退化率与累计辐照剂量的试验数据,我们用线性异方差模型来进行建模,最后利用Fiducial推断的方法得到太阳能电池板的寿命分布,本文将利用一个实例来说明分析和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基于无线通信基站的室内三维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测量误差模型和终端定位模型.建立了TOA测量误差模型和基于测量误差估计的终端定位模型,提出了基于空间几何约束和测量噪声抑制的定位算法;分别在相对时间误差、最大时延、最小时延和随机法四种基站筛选方案下,分析了不同基站数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利用轨迹上相近点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相关性,采用Kalman滤波算法计算了终端运动轨迹;基于假设性检验,通过递减迭代搜索算法,得到了可定位终端数;建立了基站不同覆盖范围下,终端连接度数与定位精度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0.
充电桩运行是否稳定关系到电动车充电网络整体运行效率。对充电桩运行的异常率进行预测,可以为运营部门提前做好运营决策。本文使用冀北地区电动车充电网络运行数据,针对充电桩异常记录的特征,将广义AR(q)模型和回归模型进行组合,对冀北地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异常率进行了预测,预测绝对误差平均在0.0044,得到了可以接受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半变系数模型的变窗宽一步局部M-估计.用一步局部M-估计给出了未知函数的估计,用平均法给出了未知参数的估计,并在其中嵌入一个变窗宽加以提高,得到了未知函数和未知参数的渐近正态性.  相似文献   

12.
变窗宽局部多项式模型是探索被估计曲线复杂变化结构的有力工具,其关键思想在于针对不同变化模式的数据区间选择不同窗宽参数进行拟合.基于回归树模型提出一种变窗宽多项式拟合方法,利用回归树的分类功能识别具有不同变化结构的数据区间,在每个子区间上独立选取最优窗宽,通过局部多项式回归实现复杂结构曲线的变窗宽拟合.随机模拟的结果表明,回归树能够有效识别具有不同变化模式的数据区间,变窗宽局部多项式拟合均方误差小,具有计算高效、结果易解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平衡数据集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欠采样方法.分别取不同的聚类个数,对训练集中的多数类样本进行若干次聚类,然后用聚类中心作为多数类样本,与少数类样本构成若干个新的训练集,之后用这些训练集训练分类器,剔除具有错误分类倾向的分类器,最后对分类结果进行投票.仿真实验对几种欠采样方法进行比较.实验采用16个平衡率不一的数据集进行测试.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聚类的欠采样方法能有效地改善不平衡数据集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测速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发射接收装置,通过发射接收时间来计算来流速度的一种仪器装置.目前国内许多研究都关注在如何消除测速仪的测量误差上,对于模型结构对测量风场的影响研究较少.为了考察测速仪的测量精度,本研究以模型结构对测量区域风速的影响作为关注的重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了从低速到高速的不同来流风速下的绕流流场,计算出位于测速仪中心区域的速度分布和不同截面上的平均速度,以判断测速仪模型结构对中心测量区域风速的影响程度.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测速探头平面内测量到的速度值,无论在低速和高速时均最为准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可为今后的测速仪模型设计和改造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非线性测量误差模型给出了统一的诊断方法,并证明了数据删除模型与均值漂移模型的等价性,由此出发得到了Cook距离、残差、杠杆值等诊断统计量.本文还讨论了非线性测量误差模型的局部影响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具体应用实例.推广了Zhao & Lee(1995)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重复数据的情况下,我们给出了非齐次点过程强度函数的核估计.并研究了该估计的均方差与积分均方差的渐进性质.对于核估计的窗宽选择,我们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并用模拟的方法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的收集和存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海量表现形式复杂的数据涌现。针对同一对象从不同途径或不同层面获得的特征数据被称为多视角数据。多视角学习是利用事物的多种视角表征进行建模求解的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它一般需遵循两个原则:1)一致性原则;2)互补性原则。近年来,多视角学习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对多视角学习算法的研究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多视角学习面临的挑战及下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频率模型平均估计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但目前文献对有测量误差数据的模型平均估计方法研究较少.文章考虑异方差线性测量误差模型平均估计方法,基于Mallows权重选择准则提出了新的模型平均估计,并在理论上证明了其渐近最优性.模拟结果表明,新方法相较于一些常用的模型平均(如SAIC,SBIC)与模型选择方法(如AIC,BIC)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的决策越来越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挖掘及其分析,高质量的数据挖掘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在大型仪器利用情况调查中,由于主客观因素,总是致使有些数据出现异常,影响数据的质量.这就需要通过适用的方法对异常数据进行检测处理.不同类型数据往往需要不同的异常值检测方法.分析了大型仪器利用情况调查数据的总体特点、一般方法,并以国家科技部平台中心主持的"我国大型仪器资源现状调查"(2009)中大型仪器使用机时和共享机时数据为主线,比较研究了回归方法、基于深度的方法和箱线图方法等对不同类型数据异常值检测的适用性.选取不同角度,检验并采用不同的适用方法,找出相关的可疑异常值,有助于下一步有效开展大型仪器利用情况异常数据的分析处理,提高数据质量,为大型仪器利用情况综合评价奠定基础,也为科技资源调查数据预处理中异常值检测方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一种多传感器数据的统计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个传感器对某一特性指标进行测量实验的数据融合问题,提出了统计距离意义上的不同传感器之间的融合度定义,并给出了一种可以较好地避免主观因素的关系矩阵的方法,从而得到了一种新的多传感器数据的融合算法.该算法简洁稳定,可用于提高智能仪表的测量准确度和改善智能仪表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