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N2/O2/H2O/HCHO体系中通过解Boltzmann方程,得到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利用得到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计算电子。分子碰撞反应速率常数。然后把有关的反应速率常数带入速率方程,计算得到该体系在介质阻挡放电时,·OH、HO2·和电子的浓度随时间的演变以及·OH、HO2·浓度随H2O、O2摩尔分数的变化,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两者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2.
用热分析(TG—DTG—DTA)、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固态物质FePO4·4H2O在空气中脱水过程。热分析结果表明,FePO4·4H2O在空气中脱水的质量变化率与理论计算相吻合。XRD结果表明,FePO4·4H2O脱水产物为FePO4。由等转换率法得到脱水过程的活化能,依此为初始值,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得到了失水反应拟合的最可几模型为两步连串反应:D4→Fn,活化能分别为79.62和103.04kJ·mol^-1,lgA值分别为8.40和11.02。  相似文献   

3.
用苯甲酸中和叔丁醇钾中的微量杂质氢氧化钾,使二者反应生成水,再利用卡尔·费休库仑滴定法测定其水的含量,从而计算出叔丁醇钾中游离碱的含量。研究了样品处理方法、测定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测定条件。测定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该类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精密绝热量热计测定了稀土氨基酸配合物[Sm(Val)C13·6H2O]在80-376K温区的热容,从实验热容值计算出了热力学函数(HT-H298.15和ST-S298.15)。在308K附近,配合物的热容出现一个大的跳跃,可能是其玻璃化转变所致。对该配合物进行热重测试,得到了其可能的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铜高能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确定其组成为CuATZ·2H2O(ATZ^2-=5,5′-偶氮四唑离子)。测定了配合物的溶解性,研究了配合物的生成反应过程。在实验和计算基础上,得到了298.15 K下液相生成反应的焓变ΔrHm^θ(l)为(-39.182±0.097)kJ/mol。改变液相反应的温度,研究了液相生成反应的热动力学。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值(24.8805 kJ/mol)比较低,说明该高能配合物具有普通条件下合成的可能性及可行性,但室温下配合物毫克级用量对研磨非常敏感,热至60℃左右对摩擦、静电非常敏感,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很大。归因于其对热、摩擦等的敏感性,不满足固体推进剂燃烧催化剂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配合物[Cu(phen)2Cl]·ClO4·H2O(phen=o—phenanthroline),并用IR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解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α=1.18086(8)nm,b=1.52855(10)nm,c=1.29572(9)nm,α=90°,β=93.1770(10)°,γ=90.000°,V=2.3352(3)nm^3,Z=4,Dc=1.641Mg/m^3,Mr=576.86,μ=1.210mm^-1,F(000)=1172,偏差因子R1=0.0481,ωR2=0.1424.在配合物[Cu(phen)2Cl]·ClO4·H2O中,Cu(Ⅱ)离子处于四个N原子和一个Cl^-离子构成的三角双锥几何构型中.分子间利用氢键作用,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间通过弱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由清华大学丁廷桢教授主编的《大学化学教程———原理·应用·前沿》( 2 0 0 3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是工科高等学校普通化学课程的一本新教材。该书是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研究项目“网络普通化学课程”(化学远程教育系统 )的配套教材。普通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基础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不但要关注学科的最新进展 ,还要关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应将化学前沿知识和公众关心的化学问题以及与化学密切相关的相邻学科的热点问题融合进去…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新型碱土金属硼酸盐SrB4O7·3.5H2O,并对它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热分析(TC—DTA)等一系列物相鉴定与表征。通过设计热力学循环,利用微热量计测定了SrB4O7·3.5H2O溶解于约1mol·L^-1 HCl水溶液中的摩尔溶解焓,再结合H3BO,在HCl(aq)的摩尔溶解焓,Sr(OH)2·8H2O(s)溶解于[HCl(aq)+H3BO3(aq)]的摩尔溶解焓,以及H2O(1)、Sr(OH)2·8H2O(s)与H3BO3(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得到了SrB4O7·3.5H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4435.15±3.30)kJ·mol^-1。  相似文献   

9.
在近室温条件和超声波作用下,通过固相化学反应一步合成了La(Oxin)3·3H2O(8-羟基喹啉镧)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及电子衍射法分析了固相产物的物相,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粒子的大小、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产物为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约为40nm的纳米晶,产率为95.9%。改变反应物、反应物配比、掺人惰性物质、加入微量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研磨不同时间等固相反应条件对合成纳米晶的晶粒形貌、粒度和粒径分布有一定影响。合成的纳米晶材料具有操作方便、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选择性好、粒径均匀、且粒度可控、污染少,同时又可以避免或减少液相中易出现的硬团聚现象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NH4Bi(edta)·2H2O和硝酸镨为原料,二者按摩尔比为1:1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含铋(Ⅲ)和镨(Ⅲ)的双金属配合物PrBi(edta)(NO3)2·6.5H2O,产率为45%,该配合物在空气中稳定,不吸湿。用元:素分析、FT-IR、XRD和TG—DSC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相应晶胞参数为α=0.9885nm,b=2.3472nm,c=1.3756nm,β=93.375°。通过红外光谱和热分析共同研究了热分解过程,配合物在热分解时,经过脱水、配体热分解、金属盐分解,最后在600℃失重恒定,残余物为BiPrO3。  相似文献   

11.
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W000)c(2×2)再构表面的表面弛豫以及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图像和衬底偏压的关系.计算所得到的表面原子沿[110]方向的畸变位移δ为0.027nm,畸变能△E为80.6meV·atom^-1,表面原子的弛豫分别为-7.6%(△d12/d0)和+0.8%(△d23/d0),功函数西为4.55eV.STM图像模拟表明,由于表面原子沿[110]方向的位移,会导致出现平行于[110]方向的亮暗带状条纹.STM图像中突起所对应的并不是表面或次表面的钨原子,而是zig-zag型W原子链中线位置;而STM暗区对应于原子位置畸变形成的相邻zig-zag型W原子链中间区域.当衬底负偏压时,STM针尖典型起伏高度大约在0.008-0.013nm之间;而当衬底正偏压时,针尖起伏高度在0.019—0.024nm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用最大泡压法考察Gemini表面活性剂C12-2-C12·2Br在气-液界面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扩散速率加快,其扩散系数D随之增大。与对应的单体表面活性剂DTAB比较,由于2种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差别引起C12-2-C12·2Br的疏水性比DTAB的强,导致前者的吸附扩散系数D比后者的大将近100倍。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吸附后期,属于扩散-动力学控制模型,有吸附能垒Ea存在,C12-2-C12·2Br与DTAB的吸附能垒分别为17.29和9、13kJ/mol。由于C12-2-C12·2Br在气液界面上的表面压和表面覆盖率以及分子的头基面积都大于DTAB,引起了前者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能垒增大。  相似文献   

13.
用壳寡糖分别与硝酸铕和硝酸铽反应,制备了壳寡糖-铕、壳寡糖-铽两种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以吩嗪硫酸甲酯(PMS)-还原型辅酶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硝基四氮唑蓝(NBT)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来研究壳寡糖和壳寡糖稀土金属配合物对·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壳寡糖与Eu^3+或Tb^3+形成了配合物,壳寡糖-铕、壳寡糖-铽配合物中不仅壳寡糖氨基上的N原子参与了配位,同时仲羟基的O原子也参与了配位。壳寡糖和壳寡糖稀土金属配合物对·O2^-均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配合物与壳寡糖相比对·O2^-具有更高的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对M6^0,±(M=Os,Ir,Pt)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得出各团簇的最稳定构型,并对其能量、振动频率、热力学性质、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和极化率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M6^0,±(M=Os,Ir)团簇的基态都是三棱柱结构,%团簇的基态是平面三角形结构;M6^0,±(M=Os,Ir,Pt)团簇生成焓都为负值,热力学上是稳定的;NICS值都为负值,表明M6^0,±(M=Os,Ir,Pt)团簇都具有芳香性,其中Os6^-团簇的芳香性最强;从光谱分析来看,Os6的IR和Raman谱的较强吸收峰的个数最多,Ir6的IR和Raman谱的最强吸收峰都只有一个,IR最强吸收峰在137.0和143.5cm^-1之间,Raman谱最强的吸收峰位于169.5cm^-1处;Pt6的IR和Raman谱的最强吸收峰分别位于50.2和194.7cm^-1处.  相似文献   

15.
濮江  张玲 《化学教育》2010,31(3):98-100
因物理贡献突出而被载入史册的法拉第,在他44年科学研究活动所产生的一百多项发明中,虽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并不广泛,但所获得的成果却是极其重要的。他开创性地研究了钝化现象,第一个发现了苯,并研究了苯的性质,第一个得到了液态氯,并发现了为电化学奠定理论基础的电解定律。在迈克尔·法拉第离开143年后的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法拉第常数”“法拉第定律”却依然被世人铭记。  相似文献   

16.
由9-咔唑乙酸和二丁基氧化锡反应制得了新配合物{[(n-C4H9)2Sn(0.5·O2CCH2C12H8N)(0.5·C2H5O)]2O}2·(C12H8NH)。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7975(13)nm,b=2.1534(10)nm,c=1.5154(7)nm,β=118.759(6)°,V=8.003(7)nm^3,Z=4,μ=1.285mm^-1,Dc=1.386g/cm^3,F(000)=3408,R=0.0571,wR=0.1362,GOF=1.005。结构测定表明,它具有以Sn2O2四元环为中心,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结构。内、外环Sn原子均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结肠癌细胞株WiDr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编者 《大学化学》1986,1(1):23-23
H. Bent (C & EN, March 11, 1985, p.83)提出普通化学课程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称做ababy-p-chem”,以大量记忆化学事实为主,另一种是以分子结构与反应机理为基础的描述性无机化学。美国Ohio州Capital大学化学系主任S. K. Porter (C & EN, Apr. 8, 1985, p.5)在批评上述两种模式的同时提出,普通化学的任务是向  相似文献   

18.
Kinetics of chloride/sulfate,chloride/nitrate and nitrate/sulfate forward exchanges and reverse exchanges at solution concentrations of 1N,0.2N and 0.02 N on 201×7 strong base anion exchange resin,respectively,have been examined at 25℃.It is found that the forward and the reverse exchange rates of the two given ions at low solution concentration,respectively,under identical conditions can be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mechanisms,while those at high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re all controlled by particle diffusion.The ternary exchange rates of sulfate/(chloride+nitrate) and nitrate/(chloride+sulfate)have also been examined.  相似文献   

19.
开发了反胶束模板-原位聚合纳米复合法制备聚苯胺(PANI)/Ce(OH)3-Pr2O3·3H2O/石墨纳米薄片(NanoG)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膨胀石墨在乙醇水溶液中经超声处理制得石墨纳米薄片,以苯胺的氯仿溶液为油相,稀土金属离子Pr^3+、Ce^3+水溶液为水相,依靠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自组装形成的反胶束为模板。制备PANI/Ce(OH)3-Pr2O3·3H2O/NanoG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其导电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PANI/Ce(OH)3-Pr2O3·3H2O/NanoG复合材料各相分散均匀,稀土纳米粒子在体系中以棒状的形态分布。热重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导电性研究说明,石墨纳米薄片的特殊的结构(较大的径厚比)对其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具有重要作用:PANI/Pr2O3-Ce(OH)3/NanoG纳米复合材料的渗滤阀值低于1.0wt%。  相似文献   

20.
Gas phase reduction of carbon monoxide to formaldehyde and ethylene was found in electrochemical cell with an inorganic ion exchanger α-Zr(HPO4)2·H2O used as solid proton-conducting electrolyte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The type and amount of the electroreduction of CO depend on the different metal electrodes and current densities,which gives a lank betwee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nd electrochemi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