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小肠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其诊断比较困难。近年来 ,作者对 7例经内科积极治疗无效而转外科剖腹探查的小肠出血病人 ,在术中探查不能及时发现病灶的情况下 ,术中利用内镜协助探查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小肠出血病人 7例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32~ 6 9岁 ,平均 44 .6岁。均因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或出血猛烈转外科剖腹探查 ,且在探查中未能及时发现病灶。7例中以呕血为主要表现 1例 ,呕血伴黑便 2例 ,黑便或暗红色便 4例。中度贫血 4例 ,重度 3例 ,出现休克症状 3例。方法 内镜经常规浸泡消毒 ,插入部用消毒巾包裹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肠疾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止血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小肠出血患者行外科剖腹探查术,并在术中进行内镜检查,寻找出血原因和部位.结果 19例均成功查出小肠出血部位和原因.结论 剖腹探查结合术中内镜检查是诊断术前不能确诊的小肠出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术中内镜诊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术中内镜对于剖腹探查术诊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对2003~2009年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因小肠出血不能确诊需剖腹探查的26例患者进行了术中内镜检查,并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疗效。结果本组26例患者通过术中内镜检查全部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术后26例未见再出血。结论在诊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而行剖腹探查术时应配合术中内镜,可提高病变检出率,定位、定性准确,安全快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空回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的选择。方法 :33例空回肠出血患者分别行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核素扫描、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等单项或多项检查 ,手术及病检证实。结果 :33例患者中 ,小肠肿瘤占 13例 (39 39% ) ,以平滑肌瘤多见 ,小肠感染性疾病 8例 (2 4 2 4% ) ,Meckel’s憩室 7例 (2 1 2 1% ) ,血管病变(包括血管瘤 ) 3例 (9 1% ) ,其它 2例 (6 0 6 % )。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 ,黑便多见 (4 2 42 % ) ,约 1/ 3的患者伴有腹痛 ,以中度贫血为多见 (4 8 48% )。核素扫描检查 7例 ,5例均发现小肠出血部位 ,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均为Meckel’s憩室 ;胃镜和 /或结肠镜检查 2 0例 ,5例提示小肠病变 ;剖腹探查 6例 ,其中 1例蓝色橡皮疱痣血管瘤、1例血管畸形、1例坏死性小肠炎 ,3例经术中肠镜发现 1例副伤寒、1例空肠平滑肌瘤、1例肠道钩虫病。结论 :空回肠出血以肿瘤为最常见病因 ,对不明原因的中度贫血伴黑便者应高度怀疑小肠病变 ,核素检查对诊断Meckel’s憩室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5.
198 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9月 ,我院胃镜室配合普外科在剖腹手术中紧急内镜检查 5例原因不明的便血病人 ,全部诊断明确 ,并抢救成功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16~ 6 7岁 ,均因大量便血治疗无效紧急外科剖腹探查 ,配合内镜明确了出血部位 ,4例在小肠 ,1例在升结肠。病理结果 :3例小肠海绵状血管瘤 ,1例小肠静脉曲张和 1例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 5例中有 4例因便血曾作过胃镜和结肠镜检查 ,均未发现出血部位和病因 ,剖腹探查术时紧急内镜检查 :经肛门入路检查 3例 ,经空肠切口入路检查 2例。1 2 检查方…  相似文献   

6.
我院内镜室从 1987~ 1998年共检查消化道出血患者12 47例 ,其中有 13例患者经各种方法检查诊断不明 ,且患者反复出现消化道出血 ,最后剖腹探查 术中内镜检查法 ,才明确了诊断。现将术中内镜检查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3例中 ,男 5例 ,女 8例。发病年龄 2 1~ 70岁。发病距就诊时间 6 h~ 16年。临床症状均以黑便为首发症状 ,且反复发作 ,有 3例伴有腹痛 ;主要体征包括慢性贫血 ,腹部压痛。无 1例患者有腹部包块 ,所有患者均经纤维电子胃镜以及结肠镜或上消化道钡透、钡灌肠检查 ,除外十二指肠壶腹部、上消化道及结肠病变。有 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出血病因以小肠肿瘤和憩室为主,炎性息肉及血管病变少见。7例和6例患者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B超与CT检查确诊,17例剖腹探查确诊。均采用手术治疗,30例随访1a以上均无复发。结论剖腹探查和术中内镜检查是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病因的重要手段,对短期内出血大、有休克表现及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行诊断性剖腹探查,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8.
内镜是消化系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剖腹术中紧急内镜检查已成熟地应用于临床[1]。我院1993年以来对术前及术中未能确诊的下消化道出血18例,均采用经回肠末端入路紧急内镜检查,效果良好。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7~68岁,平均43岁。全组患者术前均经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病变;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除1例发现回肠末端多发性息肉外,余均未发现结肠病变。1.2 方法 常规剖腹,因肠腔积血等原因术中探查未能找到出血原因,即从回肠末端作一小切口,采用OlympusCF-30I纤维结肠镜(配合电视显像系统)…  相似文献   

9.
空回肠出血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空回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的选择。方法:33例空回肠出血患者分别行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核素扫描、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等单项或多项检查。手术及病检证实。结果:33例患者中,小肠肿瘤占13例(39.39%),以平滑肌瘤多见,小肠感染性疾病8例(24.24%),Meckel‘s憩室7例(21.21%),血管病变(包括血管瘤)3例(9.1%),其它2例(6.06%),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黑便多见(42.42%),约1/3的患者伴有腹痛,以中度贫血为多见(48.48%).核素扫描检查7例,5例均发现小肠出血部位.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均为Meckel‘s憩室;胃镜和/或结肠镜检查20例,5例提示小肠病变;剖腹探查6例,其中1例蓝色橡皮疱痣血管瘤、1例血管畸形、1例坏死性小肠炎,3例经术中肠镜发现1例副伤寒、1例空肠平滑肌瘤、1例肠道钩虫病。结论:空回肠出血以肿瘤为最常见病因,对不明原因的中度贫血伴黑便者应高度怀疑小肠病变,核素检查对诊断Meckel‘s憩室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0.
唐兴俊  李虹  陈大勇 《西部医学》2012,24(10):1901-1902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镜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止血,需急诊剖腹探查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25例患者,在术中进行结肠镜检查,寻找出血原因和部位。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地检出了出血部位和原因,其中小肠恶性肿瘤出血7例,小肠良性肿瘤出血5例,小肠溃疡、憩室等其他良性疾病10例,升结肠血管畸形1例,肝曲带蒂巨大息肉1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结论对不明原因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病人需急诊剖腹探查时,术中结肠镜的应用是一种操作简便,定性准确,病变检出率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化道的分段。方法:对34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核素扫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小肠镜、剖腹探查及术中内镜检查。结果:诊断阳性率为: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62.5%(10/16),核素扫描50.0%(4/8),小肠气钡双重造影42.9%(6/14),小肠镜0.0%(0/4),剖腹探查100.0%(10/10)。结论:小肠出血的诊断首选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再行核素扫描,尤其是少量小肠出血对核素扫描较敏感;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微小的隆起和凹陷性病变诊断价值较高;小肠镜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剖腹探查用于上述辅助检查均未能明确,且排除了上消化道和大肠病变而又有大量出血和反复出血者。应将小肠认为是中消化道而大肠是下消化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343例消化道出血病例的原因以及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 对于343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诊断根据实验室检查、纤维内镜、胶囊内镜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核素扫描、增强螺旋CT扫描或剖腹探查术结果.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以溃疡性病变最为多见,下消化道出血以肠癌最为多见,65岁以上患者肿瘤发病率高于65岁以下患者.误诊以主要表现为黑便的右半结肠癌误认为上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直肠炎及直肠癌误诊为痔疮或痢疾出血多见.结论 消化道出血病因以溃疡性病变和肿瘤最为常见,老年患者应警惕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中肠镜在小肠出血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技巧。方法对于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止血,而常规检查短期内不能明确病因的急性小肠大出血患者,在术中进行内镜检查,寻找出血原因和部位,并进行合理的手术治疗。结果
  经肠镜在剖腹探查时准确地找到出血的原因,其中有4例为血管畸形,1例是小肠憩室,1例是海绵状血管瘤,确诊后合理手术出血均得到救治。结论对不明原因的急性小肠大出血患者需急诊剖腹探查时,术中肠镜的应用是一种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病变检出率高,在基层医院也可以顺利开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期间就诊的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4 6例,年龄在1 9~78岁之间,所有患者均进行电子胃镜、纤维结肠镜和小肠系造影检查,均未发现明确的出血灶.结果 46例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共发现小肠异常38例,未见异常8例,总阳性检出率为82.6%.其中,小肠血管畸形9例.小肠粘膜弥漫性炎症9例(其中Crohn病3例),小肠占位7例,回肠末端糜烂、出血伴溃疡4例,小肠活动性出血3例,小肠憩室2例,小肠息肉2例,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2例.结论 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安全、无创伤,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是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小肠出血性疾病临床诊断问题的探讨——附9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性疾病的病因及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93例小肠出血的病人,进行了内镜或钡餐透视检查后,选择性地进行^99mTc核素显像(ECT)、小肠钡灌肠、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DSA),所有检查阴性又出血不止者或病情严重则行剖腹探查或术中内镜检查。结果:在93例患者中,非肿瘤性病变54例,小肠肿瘤性病变15例,全身性疾病24例,其中以炎性肠病及感染性疾病为多。术前明确出血病因的有50例,术前诊断率为53.76%。43例患者行剖腹探查,有27例了术中内镜检查才明确诊断。结论:小肠出血性疾病在临床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需综合应用各种检查。术中内镜检查对明确诊断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小肠血管瘤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本院1981年~2001年收治的6例小肠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47岁.其中5例有慢性消化道出血,及反复黑便史,2例伴突发大出血,慢性出血5例均有贫血、乏力、头晕之症状,其中2例大出血急诊手术病人术前边抢救边行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术,找到出血部位急诊手术,1例大出血因病情危急,未经检查,剖腹探查,术中找到病灶并切除,术后病理证实诊断.另4例慢性出血病人2例经锝99mTC体外标记红细胞后注入静脉内找到腹腔出血位置,另2例行血管造影确诊.  相似文献   

17.
唐钟灵  刘国先 《辽宁医学杂志》2009,23(4):F0004-F0004
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16例术前未能确诊的小肠出血患者,行剖腹探查,术中内镜检查,成功地检查出出血部位和病因。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中男7例,女9例。年龄27~73岁,平均51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个月。全部患者均以鲜血便、暗红色血便或黑便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刘涛  林凤琼  冯凯祥  邓莉 《西部医学》2008,20(5):980-981
目的评价剖腹探查术未发现小肠出血原因的患者术中行内窥镜检查的床诊断价值。方法18例多项常规检查阴性,但ECT(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提示小肠出血患者,行剖腹探查未发现病灶,于术中行内窥镜检查。结果18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患者均检出阳性病灶,病因确诊率为100.0%。结论术中内窥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的隐蔽性小肠出血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管丽红 《当代医学》2013,(35):41-41
目的探讨小肠克罗恩病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方式、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5例小肠克罗恩病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手术治疗前均未能查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出血部位,接受急诊剖腹探查、肠镜术中检查,可见典型铺路石病变,均通过肠管切除肠吻合术治疗及规范护理止血。结论当克罗恩病的病变部位在小肠时,就可能出现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现象,高度重视病情,通过剖腹探查和肠镜的运用可及时、准确地了解病情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熊炬  陈雄  戈小虎 《新疆医学》2009,39(5):68-69
在消化道出血中,小肠出血约占9%,诊断较为困难。当常规检查包括胃镜、肠镜、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小肠X线钡餐不能诊断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时我们称之为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近年来,有报道术中肠镜检查是诊断小肠出血较为有效的方法,2007年~2008年我科对10例经内科综合治疗后反复出血,经胃肠镜等相关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转我科行剖腹探查,术中结合内镜找出出血部位和病因,同时行相应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