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转录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
引用本文:谢铱子,纪树亮,庄轰发,吴鹏,詹少锋,黄佳佳,黄慧婷,杨柳柳,刘小虹.基于转录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2):182-190.
作者姓名:谢铱子  纪树亮  庄轰发  吴鹏  詹少锋  黄佳佳  黄慧婷  杨柳柳  刘小虹
作者单位:(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04132);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面上项目(20201092);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7KQNCX042);刘小虹 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粤中医办函[2018]5 号);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2014B090902002);B3-9 国家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呼吸科)(2110200309);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科提升计划:中医内科学肺病方向。
摘    要:目的探索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分子机制。方法在TCMSP中获取补中益气丸活性成分及靶点;以GEO数据库为主,OMIM数据库为辅获取疾病靶点,使用R软件映射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成分-共同靶点-疾病网络图,以及基于共同靶点的PPI网络拓扑分析图。使用R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构建通路-靶点网络图。最后对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163个补中益气丸活性成分及225个可用于后续分析的靶点,1313个COPD靶点,映射得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20个。分析得出补中益气丸治疗COPD主要有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活性成分;涉及δ-阿片受体1(OPRD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窖蛋白1(CAV1)、热休克蛋白B1(HSPB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8)等作用靶点。GO分析提示主要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KEGG分析提示主要与肿瘤坏死因子、Toll样受体、低氧诱导因子-1、叉头盒O、Janus激酶-转录激活因子等信号通路有关。最后,分子对接结果证实了活性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补中益气丸治疗COPD的分子机制可能是以抗炎与抗氧化应激为核心,兼顾调节免疫、低氧耐受、气道黏液高分泌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多方面。

关 键 词:补中益气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网络药理学  转录组学  分子对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