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急性脑损伤局部脑皮层血流速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引用本文:穆士卿,李拴德,王晓峰,杨喜民,姜克明.急性脑损伤局部脑皮层血流速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9):557-558.
作者姓名:穆士卿  李拴德  王晓峰  杨喜民  姜克明
作者单位:721004,宝鸡,解放军第三医院外三科
摘    要:局部脑皮层血流速度 (rCBFV)的改变是急性脑创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 ,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笔者采用大鼠脑创伤模型 ,探讨脑创伤后局部脑皮层血流速度的变化规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分组 :健康雄性SD大鼠 4 0只 ,体重 (2 30± 30 )g ,随机分为伤前及伤后 30min、1,3,6 ,8,12 ,2 4h 8个时相点 ,每个时相点 5只大鼠。2 .动物模型制作 :脑创伤模型采用改进的Feeney方法1 ] :大鼠进行腹腔麻醉后 ,暴露顶骨 ,在人字缝前 2mm、中线左侧 2mm处钻孔。将直径为 3.5mm的撞杆置于硬膜外 ,撞杆突…

关 键 词:急性脑损伤  局部脑皮层血流速度  超微结构  病理机制  动物实验
修稿时间:2001年5月2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