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笛卡尔的心物关系问题等同于身心关系问题,虽然笛卡尔在本体论上对精神性思维(心)和广延性物体(物)做了根本的区分,但是,笛卡尔也从一开始就一直都在坚持一种身心统一论的观点,甚至他还把身心的统一体置于一种本体论的高度,并且把它和思维、物体看成是同样不可怀疑的、最确定的原初概念。由此,笛卡尔的身心关系问题就远远不是简单的心物相加和弥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后期斯特劳森追随休谟和维特根斯坦的道路而转向了自然主义,他认为任何企图通过论证来支持或反驳怀疑主义挑战的做法都是无根据的,因为人类的某些基本概念如物质物体、他心等概念是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是人类思维不可逃避的认知模式的体现。不过,自然主义需要联合先验论证来阐明这些信念的基础地位,否则就会流于口号。总而言之,自然主义是一种探究真理的第三条路径,它试图约束人类理性的过分自负,从而展示真理的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3.
斯特劳森主要把康德的先验演绎当作是先验论证的典范,并且尝试运用日常语言分析学派的方法去改造先验演绎,摒弃康德的综合概念和先验心理学主体,转而从单纯的一般经验概念的分析出发证明"经验可能性的必要条件是特定的客观性和统一性"。先验论证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方法论工具,值得我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