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4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不少无排卵不孕者在肾虚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痰湿表现,2004年2月~2009年1月,笔者运用祛痰补肾法治疗肾虚痰湿型无排卵型不孕症1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动脉收缩期峰速度对促排卵治疗的影响。方法经阴道彩色B超测量卵巢动脉收缩期峰速度并以均数分组,各组患者用克罗米芬100mg进行促排卵,通过卵巢对克罗米芬的敏感性来反映卵巢动脉收缩期峰速度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结果卵巢动脉收缩期峰速度血流越大,对克罗米芬反应性越好,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色B超检测卵巢动脉收缩期峰速度可以反映卵巢的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6.
克罗米芬刺激试验预测卵巢储备功能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坤英  张富青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529-2530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刺激试验(CCT)预测不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方法:对65例不孕妇女促排卵治疗前月经第3天测血FSH,月经第5~9天内口服克罗米芬100mg/d,月经第10天再测血FSH,分为CCT正常组和CCT异常组,给予促排卵治疗后观察卵巢反应不良发生率及周期妊娠率。结果:CCT异常组卵巢反应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CCT正常组(P<0.01),周期妊娠率明显低于CCT正常组(P<0.01)。结论:CCT能有效地预测不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指导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7.
克罗米芬(CC)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促排卵药,但多数学者认为其排卵率约55%~95%,妊娠率仅为29%~45%。我科不孕门诊在使用CC的周期中根据卵泡的不同发育情况,灵活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提高妊娠率,取得一定效果。现将1996年6月~1997年6月30例不孕患者78个周期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输卵管通道改善的基础上,应用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女性不孕症27例,结果受孕成功22例。认为该疗法简单,经济,安全有效,且不孕症妇女易于接受,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 995年 4月~ 2 0 0 2年 8月 ,笔者以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为主 ,加用克罗米芬 ,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3 2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78例 ,均为门诊病人。患者均为结婚2年以上 ,同居但未避孕 ;或曾经妊娠 ,后夫妇同居 2年未避孕而未孕者。均排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应用克罗米芬等促排卵治疗,排卵后6~7 d子宫内膜取材观察病理形态的改变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应用克罗米芬等促排卵治疗后,LPD(黄体期缺陷)发生率50%,对照组LPD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克罗米芬诱导排卵后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影响胚胎的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