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铁篱巴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于磊  张东明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4):2049-2052
目的:对铁篱巴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1),蒿属香豆素(scoparone,2),葡萄内酯(aurapten,3),佛手内酯(bergapten,4),异虎耳草素(isopimpinellin,5),比克白芷素(byakangelicin,6),花椒毒酚(xanthotoxol,7),异樱花苷(isosakuranin,8),枸桔苷(poncirin,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马甲子叶提取物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萃取马甲子叶醇提物,采用MTT法分别检测马甲子叶水提物、醇提物、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人肝癌HepG-2、人胃癌MGC-803、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考察马甲子叶乙酸乙酯部位对S180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 马甲子乙酸乙酯部位对3种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呈一定量效关系,IC50分别为23.68、24.91、75.32 μg·mL-;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部位对3种肿瘤细胞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正丁醇部位和水提物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乙酸乙酯部位对S180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明显,中剂量的抑瘤效果与环磷酰胺的相当,抑瘤率达49.38%.结论 马甲子叶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肿瘤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药用植物马甲子叶醇提物中分离筛选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组分。方法: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马甲子叶醇提物,并将这三个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实验,再把筛选得到的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部位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并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组分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比较。结果:通过体外抗Hep G-2细胞和He La细胞实验表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通过硅胶柱分离,获得5个组分,通过MTT实验发现这5个组分中,石油醚:乙酸乙酯为1∶1和1∶2洗脱所得到的两个组分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石油醚:乙酸乙酯为1∶2的洗脱具有更好的杀伤作用,对Hep G-2细胞和He La细胞的IC_(50)分别为45.79,13.16μg/m L。结论:从马甲子叶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2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组分,为进一步分离抗肿瘤活性成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Paliurusramosissimus(Lour.) Poir., the isolation of its ingredients was performed by repeated chromatography on silica gel, Sephadex LH-20, ODS and preparative HPLC.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combination of mass spectrometry and1D,2DNMRspectroscopy. A total of 8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3β-hydroxy-27-(3,4-dihydroxybenzoyl)oxylup-20(29)-en-28-oic acid(1),betulinic acid (2), lupeol(3), 27-O-trans-caffeoylcylicodiscic acid (4), ceanothic acid (5), 24-hydroxyceanothic acid (6), dihydrokaempferol (7), eriodictyol (8). Among them, compound 1 was a new compound. Compounds 3–4, 7–8 were isolated from Paliurus ramosissimus (Lour.) Poir.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5.
马甲子对氨引咳小白鼠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作用,R值为148%~179%。但其有效成分未明,经化学提取分离得到一种淡黄色颗粒样物质,化学定性检验为黄酮甙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马甲子总三萜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测定其中主要成分马甲子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Agilent PheHex,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0 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以马甲子素为参照,绘制10批马甲子总三萜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采用同一HPLC法测定马甲子素的含量。结果:10批马甲子总三萜共有6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0;指认马甲子素1个特征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批马甲子总三萜样品可聚为4类,其中S1为一类、S2为一类、S3~S6为一类、S7~S10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9.430%。综合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S1>S9>S8>S7>S10>S2>S3>S5>S6>S4。马甲子素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3.7~844.0μg/mL(r=0.9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1.13%,n=6);10批马甲子总三萜样品中马甲子素的平均含量为0.576%~0.712%。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马甲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于磊  杨敬芝  张东明 《药学学报》2009,44(6):625-627
为研究铁篱巴果的化学成分, 利用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得到3个三萜类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为: 22S, 23R-环氧-甘遂烷-7-烯-3α, 24, 25-三醇 (1), 21S, 23R-epoxy-21, 24S, 25-trihydroxy- apotirucalla-7-ene-3-one (2), 21R, 23R-epoxy-21-ethoxy-24S, 25-dihydroxy-apotirucalla-7-ene-3-one (3)。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