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2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风骨康片是中药新药六类现代复方制剂,由中药制草乌、乳香、没药等及西药酮洛芬组成.具有散寒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寒湿阻络所致的类风湿、骨性关节炎等病证.为了验证其药效及作用,并对处方中的中药及西药进行比较评价,围绕该制剂的功能主治,进行了镇痛方面的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风骨康中组成成分之一的镇痛作用不及西药酮洛芬,但是风骨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说明西药酮洛芬可弥补中药镇痛作用不强的缺点.目的: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观察评价风骨康散寒祛湿、活血止痛,治疗寒湿阻络所致风湿病的类风湿性和骨性关节炎等病证的药理学基础,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同时对风骨康的中西药进行平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3.
聚乳酸酮洛芬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生物可降解的材料聚乳酸,用粘度法测定其分子量,并选用A、B、C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乳酸为药物的载体,制备了酮洛芬微球(AS,BS,CS),测定其粒径和体外溶出速率。结果表明催化剂四苯基锡用量增加,所得的聚乳酸分子量增加,而制备酮洛芬微球的聚乳酸分子量越大,其微球粒径越大,溶出速率越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右酮洛芬氨丁三醇 (D KPT)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胃肠道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观察D KPT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和继发性症状的作用以及对前列腺素E2 和胃、十二指肠的影响。结果 D KPT(2 5、5、10mg·kg-1)不仅能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原发性炎症 ,而且对继发性炎症和多发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D KPT(10 -8、10 -7、10 -6 、10 -5、10 -4 mol·L-1)体外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过高的PGE2 有抑制作用。D KPT(10mg·kg-1)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伤作用 ,但损伤程度小于酮洛芬 (KP) (10mg·kg-1)。结论 D KPT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有治疗作用 ,同时对胃、十二指肠损伤小于KP。  相似文献   
5.
右旋酮洛芬的解热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右旋酮洛芬(Dexketoprofen, D-KP)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和热辐射甩尾法两种镇痛实验模型;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和伤寒疫苗诱导的兔体温升高两种实验模型.结果 D-KP(5、10、20 mg.kg-1)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和热辐射甩尾的痛阈时间;D-KP(2.5、5、10 mg.kg-1)对角叉菜胶诱发大鼠的体温升高、D-KP(1.25、2.5、5 mg.kg-1)对伤寒疫苗诱发兔的体温升高均有明显的降温作用.结论 D-KP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2-(3-苄基苯基)丙醛和高锰酸钾在相转移催化剂度米芬作用下,以苯为有机相、氢氧化钠水溶液为水相氧化制得酮洛芬,收率69%,纯度99.5%.  相似文献   
7.
皮肤羧酸酯酶代谢的立体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人皮肤羧酸酯酶代谢的立体选择性,为利用前体药物方法促进透皮吸收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以酮洛芬乙酯为模型药物,利用皮肤匀浆代谢方法考察皮肤羧酸酯酶代谢的立体选择性。以人肝脏L02细胞株中羧酸酯酶的表达为对照,采用RT-PCR方法从mRNA水平研究皮肤组织及其细胞中羧酸酯酶的表达。结果 酮洛芬乙酯在人皮肤匀浆中的代谢产物以R-酮洛芬为主。人羧酸酯酶-2(hCE-2)在皮肤组织及其细胞中都有很强的表达,而人羧酸酯酶-1(hCE-1)在皮肤组织及其细胞中的表达量很小或不表达。结论皮肤表达的hCE-2是透皮吸收常用酯类前体药物的主要水解酶,其对手性酯类前体药物的水解具有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对硝基苯乙酮经缩酮保护、缩合、脱保护、还原、重氮脱氨制得3-乙酰基二苯甲酮,再经Darzens反应制得酮洛芬,总收率44.6%.  相似文献   
9.
RP-HPLC法测定酮洛芬凝胶中药物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酮洛芬凝胶中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并明确光照对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Diamonsil ODS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3.0)-乙腈(50∶5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5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酮洛芬凝胶中与辅料及有关物质分离度均符合要求,酮洛芬进样量在0.5251.57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41%,RSD为1.35%(n=3)。经光照,酮洛芬含量明显降低,杂质A明显增加,杂质A为酮洛芬的光照降解产物。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可用于酮洛芬凝胶中药物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促进剂对酮洛芬巴布剂体外透皮性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几种常用促进剂对酮洛芬巴布剂体外促渗作用研究,筛选出适合用于酮洛芬巴布剂的透皮促进剂。方法:分别制备单独含2%或4%的桉叶油、油酸、薄荷脑、聚乙二醇400、月桂氮芯卓酮、聚山梨醇酯-80的酮洛芬巴布剂贴片,以及4%的桉叶油分别与2%的油酸、薄荷脑、聚乙二醇400合用的酮洛芬巴布剂贴片,采用改良Franz透皮扩散池,以离体小鼠背部皮肤为透皮屏障,贴敷12h,以渗透速率及12h累积渗透量为指标,探讨促进剂对酮洛芬体外透皮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对照,2%聚山梨醇酯-80、2%月桂氮卓芯酮单独使用不能明显提高酮洛芬的渗透速率(P>0.05),4%聚山梨醇酯-80、4%月桂氮卓芯酮和其他的促进剂都能明显的提高酮洛芬的经皮渗透(P<0.01),对酮洛芬透皮速率提高大小顺序为油酸≥桉叶油>薄荷脑>聚乙二醇400>月桂氮卓芯酮>聚山梨醇酯-80。结论:油酸、桉叶油、薄荷脑、聚乙二醇400均可作为酮洛芬巴布剂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