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6篇
医药卫生   9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三列凹顶藻Laurenciatristicha中寻找具有多样性结构的倍半萜化学成分,供药理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借助包括一维和二维NMR等波谱方法和X-单晶衍射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分离得到5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海兔阿普里素(aplysin,)、海兔阿普里醇(aplysinol,)、去溴海兔阿普里醇(debro-moaplysinol,)、凹顶藻联苯(laurebiphenyl,)、约翰斯顿醇(johnstonol,);在人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BGc-823、A549和HeLa模型上,化合物对所有细胞株均显示毒性,化合物对HeLa细胞显示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其他化合物对所有细胞株均无明显毒性,IC50均大于10.0μg/mL。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列凹顶藻中得到,化合物对HeLa细胞具有中等强度的选择性细胞毒活性,化合物对所有细胞株均显示毒性。  相似文献   
2.
有害亚历山大藻对蒙古裸腹溞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口腔印模的制作是口腔修复中的重要工序,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修复的最终结果.临床操作中往往忽视了一些因素而影响了印模精度,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减少藻酸盐取模缺陷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福建水华微囊藻的急性毒性及肝、肾脏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鉴定我省某水库中水华微囊藻的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骨粉复合构建的可塑形组织工程骨修补兔颅骨缺损后的形态学变化和成骨效果.方法2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n=20)、B(n=8)两组,手术在兔颅顶骨矢状缝两侧分别各建立一个直径1cm的圆形全层缺损,用两种方法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骨粉和藻酸钙凝胶、骨粉分别构建组成可塑形的组织工程骨复合材料,分别填补修复A组兔颅骨左右两侧的缺损,B组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大体、组织学、X线观察材料的形态变化、成骨情况,并对X线片和组织学切片进行评分.结果材料植入后,局部未见红肿、积液、渗出等异常反应.①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骨粉组修补后12周颅骨缺损基本被硬性组织所修复,镜下见修复材料大多被骨组织替代,骨粉基本被吸收,有块状凝胶残留其中,组织学评分为(5.50±1.00).X线片见兔颅骨缺损处有高密度骨痂影存在,布满整个缺损区,X线片评分为(3.25±0.95).②藻酸钙凝胶-骨粉组修补后12周部分颅骨缺损被硬性组织所修复,镜下见修复材料部分转变成骨组织,骨粉基本被吸收,有凝胶残留其中,组织学评分为(3.25±1.50).X线片见兔颅骨缺损处有高密度骨痂影存在,主要分布在缺损区的边缘部位,X线片评分(2.25±0.25).③空白对照组骨缺损主要被膜样纤维组织修复,在紧邻骨缺损边缘处有硬性组织形成,镜下见修复组织边缘有骨组织存在,中央大部为膜状致密纤维组织,组织学评分为(1.50±0.50),X线片仅见靠近骨缺损边缘的部位存在致密骨痂影,X线片评分为(1.00±0.57).结论藻酸钙凝胶、成骨细胞、骨粉构建的可塑形组织工程骨可根据颅骨缺损的形态进行塑形填补,在体内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可达到对兔颅骨缺损的骨性修复,但部分藻酸盐凝胶吸收缓慢,手术后12周仍不能满意吸收.  相似文献   
6.
用β-胡萝卜素和盐藻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剂量为10mg/kg/d,10天后断颈处死小鼠观察其睥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实验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和盐藻提取物组的脾细胞增殖活性和巨噬细胞膜表面 C3b 受体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结果提示,β-胡萝卜素和盐藻提取物经腹腔途径可刺激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虾青素是一种从虾蟹外壳、牡蛎、鲑鱼及藻类、真菌中发现的红色类胡萝卜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它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和活性氧,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虾青素在光保护、抑制肿瘤、抗炎、缓解疲劳、增强免疫、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及其使用安全性方面进行了概述,并简单介绍了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含编码嵌合体SBR-CTΔA1基因的转基因盐藻防龋疫苗.方法:观察野生型盐藻对除草剂草丁膦的敏感性,确定合适的筛选浓度;采用超声法将含编码嵌合体SBR-CTΔA1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pROSB转化盐藻细胞,PCR法和Southern杂交技术筛选转基因盐藻,RT-PCR检测外源基因转录情况.结果:①野生型盐藻对草丁膦具有敏感性,固体培养基中浓度为8 mg/L的草丁膦和液体培养基中浓度为6 mg/L的草丁膦可以抑制盐藻的生长,是合适的筛选浓度;②获得转基因藻株,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分析,得到1.9 kb片段;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获得阳性信号条带;提取总RNA进行RT-PCR分析,部分藻株获得1.9 kb条带.结论:获得整合有目的基因且可以正常转录的转基因盐藻藻株,为研制安全、经济、高效的防龋疫苗提供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菊藻丸与针灸合用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情况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接诊的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选取60例,通过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试验组予以菊藻丸联合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倦怠、食欲减退、腹胀、发热、疼痛、烦恼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上述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QOL评分显著较高,同时KPS及ZPS评分增高的患者占比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菊藻丸与针灸合用能更好地缓解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不适症状,有效提高生存质量,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研究藻酸钙(CaAG)/BMP-2复合材料的成骨性能,并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加入对成骨性能的影响。采用藻酸钠、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氯化钙(CaCl2)混合制备藻酸钙/BMP复合材料,以加有骨髓基质细胞的该材料为对照,进行体外观察和肌袋试验,通过用X射线、ALP染色、Von Kossa染色、HE染色、新生骨计量等方法,研究其诱导成骨活性。CaAG-BMP组和CaAG-BMP—BMSC组均在4~6周形成新生骨组织,两组标本均为编织骨形态.X线检查、AKP染色、Von Kossa染色、HE染色提示成骨过程相似。两组在新生骨计量上无显著性差异。藻酸钙/BMP复合材料可在肌肉环境下有效形成一定体积的新生骨组织;应用骨骼肌异位诱导成骨原理,该复合材料在成骨过程中无需加入外源性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