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2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详细论述了我公司自主开发的自润滑料垫的结构设计和技术特点,分析了这种料垫的优缺点,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银基氟化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差热分析仪等对其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其硬度、电导率、密度和摩擦系数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形成的合金相对密度达98%以上,银与氟化镁能达到原子级别的结合:在银中添加氟化镁,样品的电导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并且晶粒显著细化,但材料的硬度提高不大,对银和铜的摩擦系数没有明显的降低。因此,氟化镁不能作固体自润滑材料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CNPF100-400型屏蔽泵在特殊工况下正常使用,通过对泵的结构及输送物料特性的分析以及泵润滑液要求的分析,提出了泵由自润滑改成外润滑和外润滑改进的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连续运行近30个月,大幅降低检修费用,减轻了环保压力.  相似文献   
4.
新型Ni3Al/石墨高温固体自润滑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采用熔炼法, 制备出新型Ni3Al/石墨抗高温、耐腐蚀固体自润滑材料.结果表明: Al不仅是强化合金基体的元素, 而且是一种使片状石墨转变为球状石墨的球化剂; 铝与氧结合成渣降低了氧在石墨表面的吸附.建立了界面能和过冷度对石墨生长形态影响的动力学模型; 分析表明, 石墨在洁净的液态金属中结晶, 由于(1010)棱面与(0001)基面的温度回升速率的差异, 促使石墨球状生长.石墨经球化处理后, 材料的冲击韧性得到提高; 将该材料与GCr15轴承钢及45﹟退火钢进行干摩擦磨损时, 摩擦因数分别为0.36和0.40.  相似文献   
5.
采用模压/烧结工艺制备了PTFE/7075铝合金镶嵌型自润滑复合材料,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磨损后的表面形貌,并探究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稳态后摩擦温度为51℃,摩擦因数为0.087,磨损率为0.38×10-3mm3/(Nm),和非镶嵌型PTFE基复合材料相比,导热性和耐磨性大大提高,而摩擦因数无明显增加;稳定磨损阶段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同时伴有轻微磨粒磨损,磨损后期局部呈现疲劳特征。  相似文献   
6.
几种人字门底枢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和摆动试验对比考察了几种人字门底枢材料在水润滑和脂润滑条件下摩擦磨损性能,并进行摩擦磨损机制分析,选出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一些机械性能的测试,为下一步台架模拟试验作准备。研究表明:一种新材料FZ5(3)在摩擦磨损试验和摆动试验中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通过硬度测量、拉伸性能等试验表明其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7.
王枫  孙小波  时连卫 《轴承》2012,(2):59-62
介绍了所研制的改性聚四氟乙烯基自润滑轴承保持架材料的性能,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实例,并展望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比了Cr12、YG6硬质合金和自润滑硬质合金生产的拉深模具在拉深304不锈钢件过程中的效果,并对Cr12和YG6模具的失效形式、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r12和YG6合金中的Co相和304不锈钢是金属配对副,因此导致了上述两种模具的提前报废。而自润滑硬质合金中的WC硬质相具有很强的耐磨抗咬合能力,加之自润滑合金内含有的固体润滑剂六方BN可以极大地改善加工产品与模具间的润滑情况,因此使用该材质拉深304不锈钢薄板,可以大幅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采用真空热压制备了三维连续网络Ti2AlC/TiAl复合材料,在明晰其高温氧化行为的基础上,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磨损行为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氧化条件下,复合材料表面在600℃以下生成Al2O3藓状氧化物,在800℃时生成TiO2聚集团以及TiO2和Al2O3的氧化物混合层;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膜的润滑作用使得摩擦系数降至0.3237,基材的软化与TiO2聚集团的突出生长使得磨损速率逐渐升至4.5×10-4mm3/(N.m),磨损机理由磨粒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与氧化磨损的混合磨损。  相似文献   
10.
马文林  未亮亮 《表面技术》2023,52(1):93-102
目的 针对活塞环在高温高压、循环往复的惯性力等工况下与气缸极易磨损的问题,以栓盘模型为试验对象,研究圆形微织构对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以期提高两者的耐磨损性能。明确微织构在不同工况下与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行为之间的联系,建立表面微织构设计准则。方法 采用CT-MF20型光纤雕刻激光打标机在45#钢表面加工制备出直径为0.2 mm的圆形微织构,并通过栓-盘形式在HT-1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圆形织构化45#钢进行摩擦性能试验,考察圆形微织构在不同载荷(2、10、20 N)及不同滑动距离(1.88 m和18.84 m)下的摩擦磨损情况,而且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摩擦表面的显微结构和形貌,通过能谱仪(EDS)结果分析摩擦表面元素积累情况。此外,为了与之形成对比每组均设有无织构的45#钢试验。结果 在摩擦试验中,载荷为20 N、滑动距离为18.84 m时圆形织构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优,平均摩擦因数降幅随着滑动距离的增加从11%增加到23.5%,同时栓和盘表面形貌磨损也明显比其他条件的试件要小。在EDS结果中发现圆形织构表面的氧元素更多,集中分布在织构里。结论 当载荷为20 N、滑动距离为18.84 m时,圆形织构的减摩效果最好,摩擦因数稳定,栓盘磨损表面变得光滑,这归因于圆形织构盘表面棘轮效应明显,并形成连续稳定的转移润滑膜,从而减小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