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5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板状刚玉、尖晶石细粉和活性α-Al2O3微粉为主要原料,使用HiPerCem水泥作为结合剂制备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对比研究了HiPerCem水泥与Secar71及CMA72水泥在浇注料中的凝结行为及其对浇注料常温物理性能、抗渣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保持引入浇注料中一铝酸钙含量为1.8%,尖晶石含量为10%的情况下,HiPerCem水泥结合浇注料的凝结速度居中,脱模及烘干强度较另外2种水泥结合浇注料的低.抗渣侵蚀实验表明,以HiPerCem水泥为结合剂的浇注料因引入的CaO含量较CMA72和Secar71水泥结合浇注料低,大尺寸气孔少,具有较好的抗渣性;而CMA72水泥结合浇注料因试样中大尺寸气孔比例较高,熔渣渗透严重,未能发挥出其水泥中微晶尖晶石相改善抗渣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崔振武 《轻金属》2004,(5):10-12
本文介绍了白泥洗液化制石灰乳配制添加剂进行深度脱硅的优越性,并对三种不同添加剂深度脱硅工业运行效果进行了比较。生产实践证明:用白泥洗液化制石灰乳配制添加剂进行深度脱硅优于水或种分母液化灰,并有效地解决了烧结法白泥洗液平衡问题,优化了指标和流程。  相似文献   
3.
钙处理对连铸钢浇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建军 《连铸》2004,(6):5-7
分析钙处理对连铸钢浇铸性能的影响,为了改善浇铸性能,应向钢中加入适量的钙,形成液态的铝酸钙。钙处理不当时不仅影响钢水的浇铸性能,而且还会影响钢水在结晶器内的凝固行为。  相似文献   
4.
六铝酸钙材料的合成及其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别采用轻质碳酸钙和活性氧化铝 ,或纯铝酸钙水泥和活性氧化铝为初始原料 ,反应烧结合成了六铝酸钙 (CA6)材料 ,研究了原料和成型压力对合成材料的烧结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同时借助于XRD、TG -DSC、SEM和EDAX等测试手段对其反应过程、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1) 130 0℃时 ,合成材料的主晶相为刚玉相和CA2 ,并开始有CA6形成 ;温度升至14 0 0℃ ,CA6大量生成 ;15 0 0℃时反应完成 ,产物全部为CA6相。 130 0~ 15 0 0℃时 ,上述反应表现为体积膨胀过程 ,试样的体积密度和径向线收缩率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而高于 15 0 0℃时 ,试样明显趋向烧结 ,体积密度升高 ,线收缩率加大。采用纯铝酸钙水泥和活性氧化铝合成的试样的体积密度均高于采用轻质CaCO3 和活性氧化铝的 ,尤其在烧成温度高于 15 0 0℃时。坯体的成型压力对这两种合成试样的烧结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 (2 )合成六铝酸钙材料的晶粒形貌与合成工艺有关 ,制备片状晶粒的六铝酸钙材料需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晶核有足够的发育空间 ,二是从晶核生长形成片状结构需足够的物质扩散。采用纯铝酸钙水泥和活性氧化铝为原料的试样 ,其CA6晶核很容易发育成片状晶形 ,且随着坯体成型压力的增加 ,片状CA6有向等轴状发展的趋势 ;采用  相似文献   
5.
氧化锌对高胶凝性水泥熟料矿物形成及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工业原料配料,对以硅酸三钙(C3S,C=CaO,S=SiO2)、硫铝酸钙(C4A3 S^-,C=CaO,A=Al2O3,S^-=SO4^2-)为主导矿物的含C4A3 S^-矿物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形成及其强度进行了研究。借助X射线衍射和热重一差热分析研究了矿物形成过程;探讨了微量元素ZnO对熟料性能的影响及在熟料体系中的固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生料中掺入ZnO可使C4A3 S^-和CaS等矿物通过低温反应形成,共存于同一熟料体系中,并可提高熟料的强度;过高的ZnO含量亦会降低C4A3 S^-矿物的分解温度。  相似文献   
6.
借助化学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测试手段研究了Fe2O3对无水硫铝酸钙矿物(C4A3S)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掺杂Fe2O3可促进熟料中游离氧化钙(f-CaO)的吸收,增加液相量,改善C4A3-S矿物生料的易烧性;不掺杂Fe2O3的矿物生料,C4A3-S单矿物在850℃以下几乎不生成,在1 000℃开始大量生成,在1 300℃达到最高值;掺杂1?2O3的试样中C4A3S含量与不掺杂试样在同温度下达到最大值,但绝对含量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掺杂3%及5?2O3的试样中C4A3S含量在1 350℃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比原来延迟0.5h,并且绝对含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掺杂Fe2O3的试样在1 200℃至1400℃时,Fe3 和C4A3-S中的Al3 发生置换,使Fe3 固熔到C4A3-S中形成固熔体C4(A0.95F0.05)6O12(SO4).  相似文献   
7.
借助XRD测试手段研究了Al2O3、SiO2、Fe2O3以及MgO几种生料中常见氧化物对高温固硫物相3CaO·3Al2O3·CaSO4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Al2O3的含量,不会对3CaO·3Al2O3·CaSO4的形成产生明显影响;Fe2O3及MgO的存在能降低3CaO·3Al2O3·CaSO4的形成温度,但也使其分解温度提前;SiO2的大量存在则会抑制3CaO·3Al2O3·CaSO4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借助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化学分析等,研究了ZrO对含硫铝酸钙的硅酸盐水泥熟料中阿利特和硫铝酸钙矿物形成及共存温度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料中掺入1%(质量分数)ZnO,可降低阿利特的形成温度,并促进低温下硫铝酸钙矿物的形成;1 300℃时阿利特生成的质量分数达59.23%,较未掺ZnO样品提高14.76%;掺入ZnO后,扩大了硫铝酸钙与阿利特矿物的共存温度范围,达50℃.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测水泥或浇注料的凝结性和强度发展趋势,取1500g按一定程序搅拌好的水泥胶砂或浇注料,迅速倒入模具中,振动10s后置入j-型热电偶,由计算机绘制出其水化放热曲线。浇注料的水化放热曲线形貌不仅能反映水泥的矿物组成和反应活性,而且能反映浇注料中其他原材料(如骨料、氧化铝或二氧化硅微粉和外加剂等)和作业环境对水泥及浇注料的影响,为此可用于水泥与浇注料流变特性的研究和控制,同时也为浇注料用原材料的甄选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Si3N4-Al2O3-CaO系材料烧结性能及反应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耐火材料》2003,37(3):128-132
以氮化硅、活性氧化铝微粉和纯铝酸钙水泥为原料,研究了在焦炭保护情况下,Si3N4-Al2O3-CaO系材料经1500℃、1600℃和1650℃烧成时的烧结性能和物相变化,同时借助SEM、EDX和XRD等手段对其显微结构和反应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材料的烧结性能与试样的组成和烧成温度有关温度由1500℃升至1600℃,试样体积密度增加,显气孔率降低,但升至1650℃时,试样的体积密度反而下降,显气孔率增加;在同一温度下,试样中Si3N4含量增加,体积密度下降.同时,试样在烧成过程中存在质量变化现象1500℃烧成试样均表现为质量增加,当温度升至1600℃和1650℃时,试样质量又由增加变为减小.根据热力学分析推测,试样烧成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化学反应,低于1500℃时,反应Si3N4(s)+3/2CO(g)=3/2Si2N2O(s)+1/2N2(g)+3/2C(s)是试样质量增加的主要机理;高于1500℃时,反应Si3N4(s)+3/2CO(g)=3/2SiC(s)+3/2SiO(g)+2N2(g)是引起质量损失的主要机理.XRD分析显示,烧后试样中除存在刚玉和Si3N4相外,在烧成过程中还发生了物相变化1500℃时出现了钙黄长石相,1600℃时钙黄长石又消失,出现了Ca-α-Sia-lon和β-Sialon,温度升至1650℃时,Ca-α-Sialon又消失,β-Sialon却大量出现于部分试样中.因此可以认为,钙黄长石是铝酸钙水泥中CaO与Si3N4表面的SiO2和Al2O3反应形成的,温度升高时,其与Si3N4进一步反应形成Ca-α-Sialon,1650℃时Ca-α-Sialon消失,可能是在该温度下,试样内部的化学反应导致试样组成偏离Ca-α-Sialon相区;而β-Sialon是Si3N4固溶Al2O3反应形成的,其含量取决于试样中Al2O3、Si3N4的含量及烧成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