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工业技术   59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胜利油田东营深层盐膏地层发育,盐膏段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地层岩性十分复杂,钻井中经常发生喷、漏、塌、卡,遇阻、划眼、电测遇阻等井下复杂事故。郝科1井是在该区设计的一口重点深探井,宅钻井深5807.81m,井底最高温度230℃。介绍了深层盐膏层钻井液体系的转化工艺、性能控制、维护处理、防漏、堵漏、固相控制、抗污染和钻具缓蚀等技术,以及MMH聚合物饱和盐水钻井液在郝科1井的成功应用。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在高密度下对盐膏层具有较强的抑制性、悬浮携砂性和抗污染性,抗温220—230℃。MMH聚合物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及其配套技术满足了深层盐膏层钻井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2.
华南理工大学的孔祥建等人将有机硅阻燃剂(org—Si)与金属氢氧化物(MAH)用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阻燃。研究表明,在org—Si与MAH用量相同时,LLDPE/org-Si预处理MAH(MMAH)共混物比LLDPE/MAH/org—Si共混物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当阻燃剂总的质量分数为50%时,org—Si质量分数为0.5%的LLDPE/MMAH共混物的极限氧指数为30.2%,  相似文献   
3.
润滑油金属清净剂合成机理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润滑油清净剂合成机理以及微反应器理论的研究成果,认为清净剂合成中的过碱化反应机理与微反应器理论中渗透反应模型所描述的反应机理相一致。过碱化过程是利用有机酸生成的有机盐将水、促进剂、金属氢氧化物包裹起来形成反相胶束微粒(微反应器),二氧化碳通过渗透进入反相胶束微粒与金属氢氧化物反应得到纳米金属碳酸盐粒子的过程。利用微反应器理论对过碱化反应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清净剂过碱化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可通过微反应器理论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垃圾焚烧飞灰中的氯含量影响其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料中的占比,因此需要对飞灰做脱氯处理。利用XRD对飞灰氯元素的存在形态研究表明:氯元素以水溶性氯和非水溶性氯2种形态存在于飞灰中,炉排炉飞灰的水溶性氯化物为CaCl2·Ca(OH)2·H2O、CaClOH、CaCl2·2H2O、KCl和NaCl,非水溶性氯化物为AlOCl和Ca10(Si2O72(SiO4)Cl2(OH)2等;流化床飞灰的水溶性氯以CaCl2·2H2O和KCl形式存在,非水溶性氯以AlOCl、Ca10(Si2O72(SiO4)Cl2(OH)2和Ca4OCl6等形式存在。对水洗脱除水溶性氯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炉排炉飞灰,控制液固比(mL/g,下同)为10+4+2、3次常温水洗,水溶性氯脱除率达97.01%;对于流化床飞灰,控制液固比组合6+6+4、3次常温水洗,水溶性氯脱除率达99.17%;酸、碱洗及高温煅烧均能降低飞灰非水溶性氯含量,其中煅烧处理后的炉排炉飞灰残氯质量分数为0.36%、流化床飞灰为0.45%。  相似文献   
5.
采用恒定pH 12±0.2,按n(Mg2+)∶n(Al3+)∶n(OH-)∶n(CO2-3)=6∶2∶16∶1配制溶液,采用一步反应液相法,制备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粉体.为了获得无团聚、分散均匀的纳米粉体,探讨了溶剂置换干燥、真空干燥、常压干燥对纳米LDH粉体形成团聚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对样品的物相、形貌、粒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剂置换干燥能够有效防止纳米粉体形成硬团聚,样品分散性好,呈针状形态,长50 nm,宽5 nm.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测定条件对R=0.051的Fe-Al-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简称MMH)/钠质蒙脱土(简称MT)复合触变性悬浮体性质的影响.主要考察了高速剪切分散后,测定粘度(η)随时间(t)变化时采用的剪切速率(DL)和测定η前的静置时间(ts)的影响发现DL和ts的影响很复杂,ts=0,低DL时(10和170s-1)呈现复合触变性的体系,在高DL时(340、511和1022s-1)可呈现正触变性;DL增加,体系η逐渐降低.在所研究的ts范围内(0~2h),随ts的增加,体系分别由低DL时(10和170s-1)的复合触变性和高DL时(340、511和1022s-1)的正触变性皆转变为负触变性.低DL时(10和170s-1),η随ts逐渐降低;高DL时(340、511和1022s-1),η随t逐渐增高.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γ-Al2O3(勃姆石在700℃保温4 h热处理后的产物)、α-Al2O3(Al(OH)3在1 400℃保温4 h热处理后的产物)、勃姆石、Al(OH)3为原料,与轻烧MgO按n(Al2O3):n(MgO)=1的组成配料并制备试样,研究了在800~1 600 ℃下不同氧化铝及其对应的氢氧化物对合成尖晶石的影响.结果表明:γ-Al2O3和α-Al2O3分别同与其对应的氢氧化物为原料的试样具有相似的烧结性能;且以氢氧化物为原料比以氢氧化物煅烧后所得的氧化物为原料更有利于尖晶石的生成,但不利于尖晶石的致密化.  相似文献   
8.
9.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热系统水、蒸汽研究和技术委员会出版了现代高压工业锅炉,特别是矿物燃料锅炉的主要化学参数控制指南。本报告是关于该指南新增补内容的概括介绍,包括主要化学参数分析的取样、分析和监测,以便更有效、更可靠地控制各参数,其中包括氧、铁、铜、硬度、pH、TOC、油性物、二氧化硅、总碱度、氢氧化物碱度、电导率和TDS等。  相似文献   
10.
氢氧化物阻燃剂在聚乙烯中的应用技术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氢氧化物阻燃聚乙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技术进展,简要评价了阻燃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