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7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65篇
工业技术   299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黄嘉炜  卢曦 《机械强度》2021,43(3):686-692
为了对八沟道等速万向节内套进行结构和静强度设计,从钢球选型出发,对八沟道等速万向节内套进行了结构参数正向设计.对内套危险截面进行了全场静强度设计,以理想静强度场为目标,定量匹配了危险截面静强度的材料、热处理,并对全场静强度设计进行了定量评价.使用MTS静扭转试验机对等速万向节总成进行了静强度扭转试验,并用显微硬度计对内套进行了显微硬度试验以验证理论,结果表明按照基于强度场的机械结构和零部件的静强度设计与匹配方法设计的八沟道等速万向节星形套能够满足强度和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3.
新场气田致密低渗透气藏重复压裂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由于储层致密、渗流条件差,单井自然产能低,所以多数气井必须进行压裂改造才能投产,但由于受储层致密和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压裂增产有效期较短,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气井重复压裂工艺技术的理论计算和现场应用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包括储层评估、重复压裂潜力井优选、重复压裂造缝机理研究、优化重复压裂施工及配套工艺和压后评估的气井重复压裂技术。现场试验表明,对具有潜力的压裂失效气井采取重复压裂措施,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气井重复压裂技术的形成和推广,将有效提高川西地区各气藏的开发水平,同时也为类似致密碎屑岩气藏的开发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壳应力场和密度场资料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卫星轨道摄动测量结果反演的地壳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密度场资料,可圈定油气区域构造圈闭和储集油气的低密度层。计算绘制了闽江口扇形洲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密度卫星遥感图,图上显示出东海近海闽浙中拗陷含油气带与温东丽水油气构造带相接,敖江口官岭与闽江口川石储岛沥青苗等迹象都在此范围内,在闽江口扇形洲东部沿海沙泥沉积区,邻区东海宽长带深厚海沙软泥沉积区及本区北部罗源湾,用大地电磁CSAMT检测到1000-3000m深度范围内的低阻率地层,与本区卫星遥感图图低密度场相符。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油泉子油田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泉子油田油藏类型属构造裂缝型,储层的分布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因此,储层构造裂缝的预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包括裂缝形成时期的确定,古差应力值大小估算,最大主应力方向的确定,地质模型,力学模型,计算模型的建立以及裂缝的模拟计算,最终绘制出裂缝破裂率及裂缝方位分布图,通过分析,预测结果;裂缝方位为NNE,NW向,与测井识别和岩心剩磁定向基本吻合,裂缝预测方位平面和纵向上变化较小;沿构造转折部(背斜轴部)裂缝较发育,在构造的两翼裂缝发育较差,与岩心,井史资料描述裂缝分布一致;各层裂缝发育在纵向上交错分布并相互重叠,但总体上发育区相似,只是发育区大小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东濮凹陷马寨滑脱断层的形成机制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脱断层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质现象,在国内外含油气盆地中都有发现,本文运用钻井,区域地质等资料,对东濮凹陷马寨滑脱断层的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形成滑脱断层需具备斜坡,塑性岩体和区域构造应力场3个基本条件,滑脱断层面之下油气富集程度较高,之上较差,马寨滑脱断层的发现,。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地质构造理论,而且加深了对东濮凹陷石油地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岩体渗透率与应力关系是进行岩体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的基础。基于龙滩水电站边坡岩体渗流压水试验结果和边坡岩体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对岩体渗透系数和地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边坡岩体渗透率随应力变化的关系式,为进行边坡岩体渗流一应力耦合分析提供了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卫滩海区的浅层断裂十分发育。主要有NW-NWW、NEE和近EW向三组,它们一般切穿中更新统一上更新统,距离海底深度仅20-50m;有的切穿第四系,直达海底,具有明显的新生活活性,反映了区内剧烈的新构造运动。浅断层的形成,与来自海洋方向的热沉降效应有关,并统一调整于周缘构造应力场的变动。浅断层的活动以断块垂直差异升降为主,促使了大陆边缘的伸张沉降,并严重破坏浅层沉积或引起位移,造成不稳定的工程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9.
黄骅坳陷北塘凹陷新生代沉降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黄骅坳陷北塘凹陷区域构造特征的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盆地的沉降史.研究表明,北塘凹陷沉降曲线的基本型式为5段式;其中沙河街组三段(Es3)、沙河街组一段(Es2)、东营组(Ed)为曲线下降段,代表盆地的数次幅度不等的沉降,具有"幕武"渐进的沉降特点;沙河街组二段(Es2)为曲线上升段,反映该凹陷的抬升和遭受剥蚀.通过对各洼陷沉降史的对比分析表明,北塘凹陷地区新生代沉降作用具有明显的自西向东迁移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10.
大功率柴油机连杆三维精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连杆作为柴油机的关键零部件,其刚度和强度对于柴油机的性能和功率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MSC/MARC程序及三维多体接触的方法,对G32柴油机连杆的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进而为降低机械负荷、改善应力分布和进一步强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