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23篇
  免费   1741篇
  国内免费   1035篇
工业技术   47899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795篇
  2022年   837篇
  2021年   849篇
  2020年   817篇
  2019年   962篇
  2018年   486篇
  2017年   769篇
  2016年   961篇
  2015年   1155篇
  2014年   2348篇
  2013年   1816篇
  2012年   2060篇
  2011年   2146篇
  2010年   1847篇
  2009年   2034篇
  2008年   2399篇
  2007年   2208篇
  2006年   2058篇
  2005年   2157篇
  2004年   2465篇
  2003年   2014篇
  2002年   1815篇
  2001年   1682篇
  2000年   1396篇
  1999年   1211篇
  1998年   1150篇
  1997年   1022篇
  1996年   1022篇
  1995年   1010篇
  1994年   857篇
  1993年   669篇
  1992年   648篇
  1991年   622篇
  1990年   539篇
  1989年   593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膨胀剂、减缩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存在的收缩开裂风险高等问题,研究膨胀剂、减缩剂对UHPC自收缩性能的影响,开展单掺膨胀剂或减缩剂UHPC的扩展度、基本力学性能及自收缩规律的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膨胀剂与减缩剂双掺后的减缩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剂或减缩剂单掺均提高UHPC扩展度;膨胀剂或减缩剂单掺均降低28 d抗压强度;掺膨胀剂、减缩剂UHPC的28 d自收缩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快速发展期、缓慢发展期、平稳期;单掺膨胀剂或减缩剂均有效抑制UHPC各阶段的自收缩,其中,膨胀剂HP-CSA质量分数为6.0%时减缩效果最佳,28 d减缩率达93.6%,减缩剂SBT?-SRA(I)质量分数为1.5%时减缩效果最佳,28 d减缩率为43.0%;膨胀剂与减缩剂双掺时未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全膜电容器边缘处的电场畸变是影响电容器元件击穿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浸渍情况和压紧系数对全膜电容器电场分布的影响,对电容器端部进行建模,通过改变浸渍情况和压紧系数,计算不同参数下电容器端部的电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未浸渍情况下电场最大值集中在折边处两侧,浸渍情况下场强在折边圆弧处分布较为均匀.同时发现,在浸渍情况下增大压紧系数K可以明显改善全膜电容器端部电场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PET材料不具备抗菌、不耐洗等问题,以煎煮法为基础,以草珊瑚、艾叶和薄荷为原料,制备含植物活性成分的溶液,其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以溶胶-凝胶法为多孔材料制备方法,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有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乙醇和乙醚为助溶剂,在水-乙醇-乙醚体系中合成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然后,多孔二氧化硅微球与提取液混合制备含植物活性成分的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最后以制备的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与普通的聚酯切片用熔融纺丝工艺进行造粒、纺丝,得到具有抗菌、杀菌和耐洗的多功能涤纶纤维.通过SEM微观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抗菌试验、耐洗性测试,对上述制备的多功能涤纶纤维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模板剂总浓度为0.029 mol·L-1、V醇:V醚=20:20、两种表面活性剂比为4:1时,得到的多孔SiO2微球排列规整;当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质量分数)在0.5%~1%时,通过熔融共混纺丝得到的新型多功能涤纶纤维力学性能表现最优;当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质量分数)在1%时,得到的新型多功能涤纶纤维的抗菌性能达到87.9%.而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越高,纤维材料越耐洗.以上结果说明本试验制备涤纶纤维的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陶瓷泥浆解胶的作用、陶瓷泥浆的解胶机理、解胶剂的制造工艺,常见的品类,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水性涂料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用混凝剂或漆雾凝聚剂难以适用于含水性涂料的废水处理,存在泡沫大,破乳不完全,浊度高,漆渣分散、含水率高等弊病。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钠化改性天然膨润土制成粘土基脱黏剂,并配合上浮剂处理水性涂料废水。凝聚分离实验表明:该粘土基脱黏剂与市售产品处理效果相当,且与传统聚合氯化铝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相比,无需调节 pH,处理速度更快,水质更好。此外,该粘土基脱黏剂用于实际涂装车间废水处理时,在最佳运行参数下,有效实现了漆渣的团聚上浮及水质的净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方舱夹芯板用室温固化高强度环氧结构胶黏剂,验证了其物化特性、相关力学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此胶黏剂具有优良性能,可以满足方舱用大板胶黏剂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钾(PAAK),并作为新型消焰剂加入单基发射药中。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了PAAK中钾的含量;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特性黏度;采用DSC法研究不同pH值的PAAK与硝化棉(NC)的相容性;利用充氮氧弹法对添加PAAK、硝酸钾KNO3、硫酸钾K2SO4的单基发射药的燃烧残渣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PAAK中,钾的质量分数为15.21%,相对分子量在3 000左右,有利于和NC均匀混合,且在中性或微碱性(pH=7.0~7.5)的情况与NC相容性良好。与传统的KNO3、K2SO4消焰剂相比,PAAK能够和NC均匀混合,制备均质透明的单基发射药;PAAK发射药的燃烧残渣最少,占发射药质量的0.18%。  相似文献   
9.
10.
在薄层复合膜(thin-film composite membrane, TFC膜)中引入无机纳米颗粒,形成薄层纳米复合膜(thin-film nanocomposite membrane, TFN膜),近几年作为反渗透膜开始应用于水处理研究。但是无机纳米颗粒在TFC膜中的性能的不稳定性和膜的机械强度等变成了突出问题。合成制备了粒径约为110 nm修饰羧基的介孔氧化硅球状纳米颗粒(MSN—COOH),并将其成功地化学键合在TFC膜的表面功能层交联网络中。与TFC膜相比,键合有MSN—COOH的TFN膜,水通量提高了56.2%,保持高脱盐率;由于单分散介孔纳米颗粒表面亲水官能团的引入,使膜表面的亲水性有很大程度提高,单分散介孔纳米颗粒在基体中的有序排列,使膜表面粗糙度降低,提高了膜的抗污染能力。与普通TFN膜相比较,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柔韧性,可以在长时间高压过滤操作下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