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8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医药卫生   707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双侧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疗效及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57例,其中A组32例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B组25例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子宫双侧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降至正常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前(T0)、术后第1d(T1)、第3d(T2)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 ①B组患者出血量低于A组,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出血量=31.85,k院时间=9.36,t月经复t潮时间=16.37,均P<0.05);②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A组的15.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5,P<0.05);③B组T1、T2血清COR、β-EP、GLU水平低于A组(CORF交互=17.67,β-EPF交互=132.36,6LUF交互=155.38,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双侧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微创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对内分泌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应用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80例子宫肌瘤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将上述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宫瘤消胶囊口服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及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变化。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患者的P、E2、LH及FS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研究组患者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片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现代临床子宫内膜的病理演变过程结合中医“异病同治”理念,提出“子宫内膜功能亢进性疾病”概念,涵盖5种常见的子宫内膜疾病: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基于文献的汇总,分析得到此类疾病的子宫内膜病理演变与中医病因病机的关联性,为寻找关键通路、创新性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对深化中医妇科学常见疾病的共性病因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4.
5.
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临床特征。方法 本组回顾分析了1993年1月~2001年2月间住院手术治疗40例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发生率为2.3%。生育年龄多见,绝经后也可发生。有典型表现者2例,占5%,非典型下腹隐痛而无发热者7例,占17.5%,肌瘤结节局部压痛者12例,占30%,无任何症状者30例,占75%,白细胞升高占10例,25%。90%的红色变性肌瘤直径在5cm以上,77.5%为壁间肌瘤。68.6%有典型牛肉样改变,54.8%旋涡状结构存在。65%为单纯红色变性,余35%可合并其他类型变性。结论 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临床过程缓和,症状不典型,易漏诊,不作为手术指征,但因子宫肌瘤往往较大,多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HPLC analysis of the embryo-toxic fraction of human uterinefluid, collected between the 22nd and 25th days of the menstrualcycle,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cholic acid at high concentrations.It is suggested that cholic acid c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embryo-toxicity of the uterine environment, which follows thereceptive period for implantation.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萎缩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血(DUB)的止血效果。方法:将36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采用炔诺酮、戊酸雌二醇联合疗法止血)和对照组(单用炔诺酮子宫内膜萎缩疗法止血),两组各181例,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6.13%(174/181)和92.27%(167/1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踟105);观察组和对照组控制出血时间分别为(28.69±14.87)h和(29.72±15.34)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踟.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完全止血时间分别为(32.80±19.10)h和(47.30±18.6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天数平均为(6.10±2.80)d和(6.9±2.60)d,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炔诺酮止血疗法和炔诺酮、戊酸雌二醇联合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均较好,但炔诺酮、戊酸雌二醇联合疗法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第2代(温控)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第2代(温度控制)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4年9月-2006年2月由上海市4家医院联合开展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完成功能性子宫出血温控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81例。在超声监护下,射频治疗以温度控制模式输出功率50 W、温度设定85℃,按照两侧宫角、宫底、宫体、下段部位顺序射频消融子宫内膜。每个治疗点治疗时间为4 min。结果81例术后随访4-17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70例,其中闭经48.6%(34/70),点滴状月经41.4%(29/70),少量月经10%(7/70),总有效率为100%(70/70)。术后12个月随访67例,其中闭经56.7%(38/67),点滴状月经29.9%(20/67例),少量月经9.0%(6/67),正常月经量3.0%(2/67),月经量过多1.5%(1/67),总有效率98.5%(66/67)。结论温控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不仅使患者的异常子宫出血在保留子宫的情况下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具有操作方便、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 (U 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 (SUF)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 SUF患者行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 ,栓塞剂为聚乙烯醇微球颗粒 (PVA)。结果:栓塞成功率 10 0 %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3~ 2 4个月 ,B超示术后 6个月肌瘤平均缩小 4 5 % ,1例肌瘤消失 ,均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 结论 :U AE是治疗 SU F的安全方法 ,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患者及接受UAE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性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正常对照61例(对照组)、子宫肌瘤患6l例(患组)以及44例子宫肌瘤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UAE)后的患,血清促卯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激素(E2)、垂体泌乳素(PRL)、睾酮(T)水平。结果:子宫肌瘤患组的血清FSH、LH、PRL、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E2水平与对照组无显差异。其中44例接受UAE治疗的子宫肌瘤患术后血清LH、E2、PRL、T水平均比术前明显降低,FSH与术前无显差异;术后血清FSH、PRL、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H、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PRL、T是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