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20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94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我华夏大地,尤其在长江以南各省的湿地、沟边,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药草。它闻之有一股如鱼虾海鲜般的浓烈腥气,但经加水煎煮后饮之却没有了腥昧,这就是享有“天然抗菌素”盛誉,古往今来人们常用的良药鱼腥草。鱼腥草古代称蕺菜,今人又称狗贴耳、肺形草,它属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现代科学研究揭开鱼腥草带有奇异的生鱼腥气之谜,原来是药草中含有腥气浓烈的挥发性物质甲基正壬酮、月桂醛。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苏秀琼作者单位:安徽省霍山县第二人民医院237281为了增强疗效,减少个别抗菌药物的剂量,降低毒性,延缓或减少耐药性产生,使感染更进一步有效地控制,临床上往往采用抗菌素联合应用。一般只限于2种或3种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结合临床经验和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56例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护理。方法对收治56例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抢救与护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8例新生儿肺出血抢救成功。结论抢救新生儿肺出血成功的关键是有效保暖、有效的输氧、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11):1581-1582
  相似文献   
5.
柴丽 《泰山卫生》2005,29(4):19-19
抗生素是基层医院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应用是否合理与临床疗效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不断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水平,我院每季度开展一次病历分析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并反馈给临床,以修正治疗方案。本文结合我院抽查120份病历应用抗菌素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氟喹诺酮抗菌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从唆诺酮类抗菌药问世以来,以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组织分布广、细胞内渗透性强、不良叵应相对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类之一。由于目前临床常用的氟唆诺酮药物如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需氧菌l,J及脆弱类杆菌等氏氧菌的抗菌活性相对较低,同时临床上已出现耐唆诺酮菌株,限制了这类药物的发展。近年来,一系列氟唆诺酮药物的新品种相继问世,它们包括:司帕沙星(sparfloxaci)、  相似文献   
7.
8.
85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洪翠枝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231500我院1994年12月~1995年12月85例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4年12月~1995年12月共收治孕产妇315...  相似文献   
9.
潘启超 《新医学》1995,26(10):550-552
临床新药概况(下)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潘启超β-内酰胺类抗生素新青霉素类1.氨基青霉素类:可透过内脂层,对一般革兰阴性细菌有效。氨苄西林(ampicillin,氨苄青霉素)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2~6g/d,分4~6小时1次。口服每6小时250-500...  相似文献   
10.
β—内酰胺族抗生素的化学合成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它在临床上展现出的卓越疗效以及它的奇特化学结构,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浓厚的兴趣,促使人们对青霉素化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尽管β-内酰胺族抗生素因其结构的立体专一性和化学不稳定性给化学合成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但随着有机合成化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边缘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渗透,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使这族抗生素的各个重要分支都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在临床上所应用的β-内酰胺族抗生素除了少数几个是直接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如青霉素G、V等外,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对分离得到的天然先导产物的结构进行其化学修饰、化学转化而得,或者通过全合成的途径制取.本文仅就这些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