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工业技术   8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30 m望远镜宽视场光谱承载能力与轻量化程度低的问题,对于已有的桁架支撑结构方案,提出了宽视场光谱仪板壳支撑结构方案。建立了两者的有限元模型,分别从质量、变形、应力与基频等方面对铟钢桁架和铟钢板壳结构性能进行了评价,利用等刚度理论确定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构件厚度,并与铟钢板壳结构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壳支撑主结构质量为1.93 t,最大相对位移为0.286 mm,最大应力为30.94 MPa,基频为7.98 Hz,均满足设计要求,是宽视场光谱仪支撑结构的理想形式,对大口径望远镜光学仪器支撑结构选型与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1 概述 对于宽波段红外探测,高性能的光子探测器因受到波段的限制而较少被应用;一般都采用热探测器。常规的热探测器主要有热敏电阻探测器和热电堆探测器等。本文介绍一种新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大视场仪调试方法的特点,探讨了大视场仪快速、方便、高精度的调试方法。按给出的设计方案、精度可提高6倍。  相似文献   
4.
5.
大气光通信PAT子系统指标初步设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跟踪角速度,功率,跟踪精度等因素对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瞄准,捕获和跟踪子系统参数选择的影响,给出了波束发散角,扫描角范围,接收视场等主要参数的选择原则,对地面终端光通信系统设计背景提出了瞄准,捕获和跟踪了系统的相应指标。  相似文献   
6.
光学系统结构型式为复杂化双高斯型,采用准远心光路,全视场角和相对孔径分别达到60°和F/2,光学系统达到MTF=0.45的成像质量对应的空间频率为55 lp/mm.对该系统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给出各种像差曲线和传递函数曲线,并对系统进行误差分析和公差预算.  相似文献   
7.
8.
《传感器世界》2012,(11):59-59
康耐视视觉检测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康耐视宣布为其DataMan 300系列基于图像的条形码读码器摊出一种创新的视场扩展技术——XpandTM。Xpan技术使零售配送、包裹和邮政应用能够采用更少的读码器解决,从而减少了安装时间、设置时间和总体成本。  相似文献   
9.
为了定量、客观、全面地评价光学镜头的像质,介绍了光学镜头调制传递函数的测试。先简要叙述了测试的原理,并给出计算公式;然后介绍了测试步骤,其中包括固定、穿轴、测试中心视场和测试轴外视场;最后介绍了测试时的注意事项,包括对测试工装的要求、对测试平面的要求和正、负轴外视场测试值相差较大时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视场摄像机的标定,提出一种基于双一维靶标的摄像机标定方法。两个一维靶标任意放置在摄像机视场内,摄像机从多角度拍摄靶标图像;利用一维靶标特征点共线的特性进行图像畸变校正;计算两个一维靶标所在空间直线在图像中的消影点,得到在空间中的夹角关于摄像机内参数矩阵的表达式,利用其所成角度恒定这一约束求解摄像机内部参数;采用非线性优化方法,求解摄像机内、外参数在最大似然准则下的最优解。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噪声水平小于0.5 pixel时,摄像机内部参数的相对误差均小于0.3%。实物试验结果表明,视场范围为1 200 mm×800 mm时,该方法的标定精度优于0.1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