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中国非刑罚化的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非刑罚化的困境在于观念和实践中各种理念的相互冲击。重刑思想与轻刑思想的平衡,法治国理念对现实的要求,立法、司法和行刑环节中对法律品性的追求;而对其不断的反思也是实现中国刑法文明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非刑罚化的涵义探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雪晶 《河北法学》2007,25(4):93-96
作为中国刑法的发展趋向,非刑罚化是针对中国刑法的现实为化解刑罚趋重的状况应运而生的轻刑化趋势,因此,非刑罚化问题逐渐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通过对中国非刑罚化的语义分析和内涵解读全面审视非刑罚化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守芬  韩永初 《现代法学》2004,26(3):98-105
非犯罪化、非刑罚化是现代刑法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但是,关于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合理性问题仍需进一步加以研究。过去,学者们往往从某些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角度,来论证使这些行为非犯罪化的合理性问题。本文认为,使一些行为非犯罪化的主要不是因为这些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而是因为刑法能否对这些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另外,有些学者认为报应刑理念是与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相冲突的,要实现犯罪化、非刑罚化必须放弃报应性理念。本文认为,非犯罪化、非刑罚化与报应刑理念并不冲突,用报应刑理念完全可以解释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养制度与刑事案件分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刑事案件的分流是劳动教养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它的完善对劳动教养制度有重要作用 ;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刑事案件分流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以监禁刑为主的近代各国刑罚体系,在矫正罪犯和恢复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以监禁刑为主的刑罚运行成本在不断增加,其改造效能也有待加强。非刑罚化是对犯罪行为处罚,在不适用刑罚而采其他处罚手段能达目的时,可排除刑罚适用的责任承担方式,其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且符合刑罚发展趋势和保障人权之需要。研究我国非刑罚化的价值取向及其理论与实践基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刑罚的流弊引发了西方国家的非刑罚化运动。对于西方国家的非刑罚化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国内学者认识不一。目前在我国,非犯罪化是广义的"非刑罚化"的内容之一,狭义的"非刑罚化"应当包括免予刑事处罚单纯宣告有罪、免予刑事处罚予以非刑罚处罚、对犯罪独立适用的保安处分等内容,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