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9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工业技术   17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辽中凹陷中深层储层主控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中凹陷沙河街组及部分东营组储层埋藏深度大及储层物性变化大的特点制约了中深层油气的勘探;通过分析沉积相、储层组成特点、成岩作用、异常高压、油气充注等对储层物性的控制.提出了中深层存在次生孔隙发育带,其形成主要源于岩屑长石砂岩中长石、碳酸盐岩胶结物、岩屑的溶蚀以及超压和早期油气充注对储层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双城凹陷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城凹陷断裂极为发育,均为正断层,断裂以南北向和北北东向为主,在剖面上断裂的形成明显具有分期性。断裂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基底大断裂F1对压力起到了分割面的作用,控制了油气运移的方向,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作用,断裂的封闭性为油气的聚集成藏提供了遮挡条件。通过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分析表明,双西陡坡带为油气运移的指向区;结合对该区的沉积、构造等条件的分析认为双西斜坡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黄骅坳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骅坳陷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其新生代构造系统主要为伸展构造系统,以铲形正断层或坡坪式正断层为主干伸展断层,以不同尺度的北东一北东东向正断层和具调节性质的北西一北西西向断层为特征。经过对黄骅坳陷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分析,黄骅坳陷盖层中极难出现明确的走滑断裂,其雁列状排列的断层应为倾斜滑动断层;黄骅坳陷中不同凹陷或断块之间不同的伸展程度往往为横向地垒状凸起、鼻状凸起或鼻状背斜所调节,在横向凸起和凹陷之间伴生北西向正断层,它们与挤压变形体系中具有走滑性质的横向变换断层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类型、体系域类型等研究表明,冲积—河流相地层的体系域划分具有四分性特征。印主要发育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当基准面缓慢下降时,还可发育收缩体系域。冲积—河流环境下.准层序组边界主要依据较大规模河流底冲刷及厚层粗碎屑沉积、相对稳定的泥岩及古土壤、岩性组合及其测井响应等识别;有时,准层序组的边界与层序边界相一致,据此可将新近系分为10个准层序组。济阳坳陷新近系的沉积相类型及其演化研究表明,济阳坳陷新近纪由早至晚经历了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辫状河—低弯度曲流河过渡体系和高弯度曲流河—泛滥平原沉积体系3个阶段,主要相类型有冲积扇相、辫状河及曲流河。  相似文献   
5.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油气田花港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与录井资料,对平湖油气田花港组河流相地层进行了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2个中期旋回(MSC1与MSC2)与20个短期旋回,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短期旋回分4种类型并以非对称旋回为主。两个中期旋回为非对称旋回,但MSC2对称性更大,反映了可容纳空间的持续增加。在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下,沉积相呈现有规律的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曲流河交替演化,在每个中期旋回均以辫状河开端,以曲河流结束,由于中期旋回在长期旋回中的位置不同,曲流河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位于中期旋回上升半旋回中部的曲流河及底部的辫状河是研究区的有利砂体,尤其是前者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泌阳凹陷新庄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储集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对泌阳凹陷新庄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了沉积微相划分和微相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沉积模式和油气储集性能的研究。研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是该区最好的油气储集体,其它微相依次为辫状河道、浊积岩、前缘席状砂和决口扇。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滚动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渤中坳陷存在多套烃源岩,烃源岩与油气分布关系的研究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演化史分析、盆地模拟及地化分析技术对渤中坳陷活跃烃源岩的分布作了研究。渤中坳陷沙河街组活跃烃源岩主要分布于黄河口凹陷、庙西凹陷和渤东凹陷,而渤中凹陷主体区域沙河街组烃源岩已经达到了高过成熟阶段,仅在边缘分布少许活跃的烃源岩。东下段活跃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庙西凹陷的北段、渤东凹陷以及渤中凹陷的东部边缘。活跃烃源岩的分布控制了油气来源,PL19-3油源及油气成熟度研究表明其油气主要来源于周边活跃烃源岩,渤中坳陷周边沉降中心高成熟度地区对其贡献有限。  相似文献   
8.
库车坳陷北带断裂输导天然气效率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断裂输导天然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断裂输导天然气能力评价参数.利用此评价参数对中国24个以断裂为主要输导通道的大中型气田断裂输导天然气能力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其天然气聚集效率和断裂输导天然气能力评价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到:高效、中效和低效断裂输导天然气能力评价参数值应分别为大于250×10-4、250×10-4~25×10-4和小于25×10-4.根据库车坳陷北带断裂输导特征,对其下白垩统顶部断裂输导天然气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到库车坳陷北带下白垩统顶部高效断裂输导天然气区主要分布在大北1井周围、克拉1、2、3、4井周围和东秋5井-迪那2-依南2井周围3个地区,中、低效断裂输导天然气区围绕高效断裂输导天然气区分布.目前在该区发现的5个气田皆分布在高效断裂输导天然气分布区,表明高效断裂输导应是库车坳陷北带天然气成藏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济阳坳陷控制成藏体系资源丰度的主要地质参数,把成藏体系的资源丰度及其主控地质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建立了具有预测功能的神经网络结构.与多元线性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精度上要远高于2种回归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东濮凹陷马厂构造深层混源气藏气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东濮凹陷马厂深层气藏天然气常规组成、C1-C5单体气态烃碳同位素组成以及轻烃色谱指纹3方面微观信息的分析,并与文留气田文23井典型石炭系-二叠系煤成气以及白庙、刘庄、桥口煤成气-油型气混合天然气进行气/气对比,揭示了马厂深部气藏沙三段-沙四段天然气以煤成气为主,渗混入少量Es3-Es4油型气的混源特征,证实了东濮凹陷南部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具有一定煤成气供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