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医药卫生   19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丙戊酸负荷量对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丙戊酸负荷量进行分组,了解各组患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控制情况。结果(1)66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包括癫痫36例(54.5%),颅内感染16例(24.2%),缺氧窒息3例(4.5%),颅内肿瘤2例(3.0%),脑发育异常2例(3.0%),颅内出血2例(3.0%),病因不明确5例(7.6%)。(2)所有癫痫持续状态患儿根据不同的丙戊酸负荷量(0 mg/kg,10~15 mg/kg,16~39 mg/kg,40 mg/kg)分为4组,各组间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癫痫持续状态控制时间和癫痫控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0.340)。(3)所有患儿予丙戊酸钠应用后都有监测肝功能,无一例患儿出现肝功能损害的表现。结论不同丙戊酸负荷量对于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并且接受负荷量为40 mg/kg治疗的癫痫持续状态患儿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46-48
目的探索分析安定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予以安定治疗,研究组联合使用苯巴比妥进行治疗。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惊厥症状控制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苯巴比妥与安定联合使用药物方式治疗惊厥患儿,可以产生明显效果,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惊厥1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可以是艮性的,也可以是病情凶险的一种表现。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惊厥对新生儿期后脑的发育有影响,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明确病因诊断,有效控制惊厥发作,对减少后遗症的产生甚为重要。现将我院新生儿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98例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先证者 男,4岁,因反复惊厥发作4个月于2000年7月11日入院。患儿3岁9个月时出现两次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无发热,就诊于外院,给予苯巴比妥治疗无效,脑电图显示全面性阵发性尖波,改用丙戊酸后发作频率增加,并出现3~9次/d的失神发作和失张力性发作,再改用苯妥英加氯硝西泮,发作无减少,每次发作持续约1~2min,转至本院。患儿2岁10个月时曾出现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1次,伴高热,未予处理。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临床分析132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金庆  付希久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5):3471-3471
对132例脑卒中致癫痫患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及脑电图资料和治疗方法。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为8.5%,早期发作为68.5%,部分性发作为63.6%,脑叶病变为77.3%,常规抗癫痫治疗有效。脑卒中致癫痫发病率较高,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早期发作多见,常规抗癫痫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我们收治1例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三重感染致重度黄疸的患者,在护肝治疗的同时,应用氟美松、牛磺酸和苯巴比妥治疗,取得较好的退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和心房扑动 (房扑 )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主张尽早、尽可能复律 ,但何种方法较为理想目前仍不清楚 ,大多数非紧急情况下 ,药物复律仍为首选。我们观察普罗帕酮负荷量口服对房颤、房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经心电图检查证实的房颤、房扑 ,症状发作在 72小时内 ,2周内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 ,共 6 0例。快慢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预激综合征、心室率<6 0次 /min等患者不入选。随机分为 :治疗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5 2~ 6 1岁 ,平…  相似文献   
8.
对2000年1月~2002年1月收住我院的36例母乳性黄疸患儿,从其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42例癫痫患者多种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用非那西汀为内标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酰胺咪嗪、苯妥英和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并对42例癫痫患者作了临床疗效观察及药物血浓度监测。结果表明,单用药组(酰胺咪噻或苯妥英)疗效优于两药合用组(P<0.01),疗程中药物自身诱导作用及两药合用引起复杂的物相互作用与代谢影响,致使疗效变化不定。通过血药浓度监中为及时调整剂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柴胡及甘草酸对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东鸿  贺平 《医学争鸣》1998,19(3):279-280
目的:研究柴胡(RB)及甘草酸(GL)对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肝/体重比,肝组织DNA含量,组织学改变及原位凋亡细胞TUNEL反应为指标,观察RB(12.0g/kg)及GL(50mg/kg)ip,1次/8h,对撇除苯巴比胺钠(PB)后引起的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C相比,RB组小鼠肝/体重比及肝DNA含量无明显回落,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凋亡改变,TUNEL反应阴性,GL组小鼠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