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40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万里茶道"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媲美新世纪油气管道的近代中俄"世纪动脉"。梳理万里茶道从供给侧原产地驱动的传统晋商万里茶道,转向供给侧产业生产驱动的近代万里茶道。本文针对万里茶道近代化的历程,梳理这一转向蕴含着自然经济升级至商品经济、经济作物优先于粮食作物被纳入世界市场、盎格、鲁撒克逊治下"和平"殖民主义的经济影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新思想政治话语再诠释"武夷"到"武汉"间的万里茶道近代化转向历程,解读在国际大生产和世界市场结构性变革视域下的贸易变迁与经济依附。  相似文献   
2.
武夷岩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SRAP-PCR反应体系,从8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43对引物组合,对武夷岩茶主要的30份种质资源进行SRAP分析,共扩增出385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有236条带,占总数的61.30%,表明30份武夷岩茶种质呈现一定的遗传多样性。武夷岩茶种质资源间遗传距离变幅在0.31~0.98之间,平均为0.63,基于SRAP标记利用系统聚类法把武夷岩茶分为三大类,为武夷岩茶遗传研究、品种选育与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巩志 《福建茶叶》2005,(1):48-48
武夷茶享盛名于汉朝秦统一中国,在福建置闽中郡,福建之茶已有“闽中茶品天下高”之誉。因福建交通闭塞,名茶不显。武夷茶自闽濮族向周武王献茶问世之后,由于福建“山川尚闭(闭塞),灵芽未露”。长期隐于草野。武夷先民用以为祭品,为药用,为羹饮。(赵孟瞓《茶场记》)。迄至汉高祖六年(前202)“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令其治闽。”(《史记·东越列传》)标志着福建先民的经济活动,从此和中原有了较多的联系,茶叶随着中原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向外传播。闽越王无诸原是少数民族的部落酋长,茶生长于少数民族地区,为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无诸爱茶而…  相似文献   
4.
采用凹陷载玻片法测定了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离体番茄叶片上测定了被武夷菌素处理后的番茄灰霉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病性的变化以及武夷菌素对番茄幼苗体内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的分生孢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为14.1μg/mL。浓度为100μg/mL的武夷菌素可完全抑制孢子的萌发。武夷菌素能使灰霉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病性明显下降,同时还能诱导番茄体内抗病性相关酶(SOD、POD、PPO、PAL)活性的增强,提高番茄幼苗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5.
武夷岩茶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分析大红袍、水仙、肉桂、雀舌、金毛猴和矮脚乌龙等6个品种武夷岩茶的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6个品种武夷岩茶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武夷岩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为75.82~107.12 mg/g;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武夷岩茶的氨基酸中含有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比例均衡;必需氨基酸总量占30.47%~40.46%,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61.29%~63.90%;呈鲜味的氨基酸含量也占氨基酸总量的23.80%~28.63%,因此,武夷岩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宜兴紫砂壶外销欧洲,并成为荷兰、德国、英国制瓷技术史上的范本。本文主要从中国的功夫茶中的宜兴紫砂壶、武夷岩茶及功夫茶具的使用方式,论证了其向欧洲的传播路径,同时揭示了英式下午茶产生的渊源。从而显示中国功夫茶对英式下午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2020,(1):67-67
2019年12月3—6日,由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福建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武夷山市茶业局联合举办的“2019年福建乌龙茶(武夷岩茶)加工技术与设备现场观摩培训会”在福建武夷山市召开。此次培训会由培训讲座与现场观摩两部分组成。专题培训会由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云主持,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金心怡就“茶叶加工设备研究进展”、中南大学教授汤哲就“茶叶产业智能制造的实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张方舟就“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分别作了专题培训讲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形象营销的角度出发,试图先从武夷岩茶产品本身特性,调查不同消费者对武夷岩茶形象的满意程度,分析调查结果并找出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武夷岩茶形象行销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武夷岩茶的审评技术性强,人们通过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对武夷岩茶的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和叶底等进行评鉴。就武夷岩茶的审评技术及要点进行阐述,旨在为武夷岩茶的专业审评和武夷岩茶爱好者的业余品鉴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岩茶手艺,即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