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87篇
  免费   1392篇
  国内免费   944篇
医药卫生   37223篇
  2024年   216篇
  2023年   832篇
  2022年   766篇
  2021年   922篇
  2020年   929篇
  2019年   970篇
  2018年   463篇
  2017年   820篇
  2016年   933篇
  2015年   1063篇
  2014年   2039篇
  2013年   1939篇
  2012年   2396篇
  2011年   2472篇
  2010年   2324篇
  2009年   2030篇
  2008年   2272篇
  2007年   1893篇
  2006年   1719篇
  2005年   1705篇
  2004年   1460篇
  2003年   1243篇
  2002年   1029篇
  2001年   841篇
  2000年   692篇
  1999年   560篇
  1998年   520篇
  1997年   430篇
  1996年   379篇
  1995年   336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脐下营针刀解结术是名医王海东主任医师以解剖学为依据、中医理论为指导提出的针刀疗法。本文从《素问·骨空论》阐明脐下营解结术的理论来源,以奇经八脉、气街、经筋、解剖学作为定点依据,探析其定点及主治规律的理论实质,并列举验案为临床治疗疑难杂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腔镜经脐单一部位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脐单一部位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观察记录患儿的手术结果及随访结果,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手术过程顺利,100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儿术后6 h将胃管取下,少量喂入温水后逐渐过渡到喂糖水、喂奶;对照组患儿术后24 h开始逐渐进食。患儿术后进行6个月的延续性随访,观察组患儿切口恢复美观,已经无法观察到切口瘢痕,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均显示正常状态。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21.23±1.65)min及术后住院时间(5.58±1.98)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8.44±1.23)min、(9.67±1.2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采用腹腔镜经脐单一部位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两种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卵巢功能[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E_2水平均低于术前,LH、FSH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E_2、LH、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三孔腹腔镜,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苦荞麦总黄酮对软脂酸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将细胞培养液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苦荞麦总黄酮低浓度组、苦荞麦总黄酮中浓度组、苦荞麦总黄酮高浓度组和二甲双胍组。用软脂酸建立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的血管内皮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LDH试剂盒检测细胞LDH的漏出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1),LDH漏出量显著增高(P<0.01),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同模型组相比,苦荞麦总黄酮低、中、高浓度组,以及二甲双胍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增高(P<0.01),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且苦荞麦总黄酮各浓度组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苦荞麦中、高浓度组,以及二甲双胍组LDH漏出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苦荞麦总黄酮对软脂酸损伤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96例A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急诊PCI术治疗。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复流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术中发生复流者为A组(n=72),术中无复流者为B组(n=24)。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压、心率、吸烟史、空腹血糖等和PCI相关情况,包括支架数量、发病至再灌注时间、血栓抽吸例数、支架长度等,并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B组患者发病至再灌注时间[(7. 19±1. 32) h]较A组[(5. 65±1. 71) h]明显延长,且血清Lp-PLA2含量[(309. 24±76. 34) mg/L]较A组[(197. 07±55. 35) mg/L]显著升高(P 0. 05);而其它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Lp-PLA2含量是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的影响因素(OR=3. 84,95%CI:1. 64~9. 01,P 0. 01)。结论血清Lp-PLA2含量是A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故临床中可通过早期测定血清Lp-PLA2含量预判断A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患者经温经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的临床获益,主要观察患者子宫体积与动脉血流所受影响,以指导未来子宫腺肌病的中医治疗。方法70例中年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温经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子宫体积、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各时点,评价并比较两组痛经积分、月经量积分;各时点,检测两组抗内膜抗体(EMAb)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阳性率并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子宫动脉R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痛经积分及月经量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EMAb及CA125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子宫腺肌病获益高,更利于缩小患者子宫体积、帮助子宫动脉血流恢复,患者月经量改善、痛经症状缓解、子宫腺肌病变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疑难病,症状反复,缠绵难愈,治疗棘手。中医药治疗“反酸”“吞酸”证历久源远,充分挖掘古籍,深研病机,提炼治法,发挥中医药特色,对治疗本病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