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69篇
  免费   2322篇
  国内免费   1983篇
工业技术   32174篇
  2024年   279篇
  2023年   852篇
  2022年   772篇
  2021年   976篇
  2020年   927篇
  2019年   1045篇
  2018年   529篇
  2017年   791篇
  2016年   889篇
  2015年   1049篇
  2014年   1745篇
  2013年   1334篇
  2012年   1670篇
  2011年   1641篇
  2010年   1531篇
  2009年   1569篇
  2008年   1816篇
  2007年   1688篇
  2006年   1382篇
  2005年   1328篇
  2004年   1196篇
  2003年   955篇
  2002年   919篇
  2001年   749篇
  2000年   677篇
  1999年   527篇
  1998年   519篇
  1997年   510篇
  1996年   404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324篇
  1993年   236篇
  1992年   252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200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承或连接构件对梁结构的动力学性能有至关重要影响,必须保证其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破坏或者失效。通过合理设计和布局附加弹性支承可以实现对这些重要连接构件所承受约束反力的控制。应用微分变换法推导含附加支承的梁结构支承约束反力及其对于附加支承位置和刚度的灵敏度表达式,并通过优化设计附加支承位置和刚度实现具有弹性约束端的简支梁结构各支承约束反力的平衡,可提高结构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雁崖薄煤层矿井采用的WG-2×125/571-WD型滚筒采煤机为研究对象,在阐述了滚筒装煤机理的计算过程后,利用MATLAB软件对叶片螺旋升角与装煤效率进行了模拟仿真,获得了螺旋升角的最佳值,接着利用PFC颗粒流软件将改进后的滚筒结构与原滚筒结构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仿真得知:改进后的滚筒结构不仅能有效提高抛煤速度,而且能缩短煤流在叶片上的滑移时间.  相似文献   
3.
4.
5.
装箱问题自1830年被提出以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领域,三维装箱问题是装箱问题中最复杂的一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三维装箱问题按照多层次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解读。系统地整理了三维装箱问题建模的三大要素:前提假设、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同时提出了求解三维装箱问题的5类方法。统计了近年来几十篇文献,结合这些文献,对上述的问题分类、建模要素、求解方法等做出统计。最后针对目前三维装箱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使三维装箱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提出了三点展望。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工程》2019,(6):254-258
轨道角动量(OAM)涡旋电磁波大多通过复杂的系统生成,为简易地获取OAM电磁波,设计一种圆极化螺母型贴片天线。通过控制2个馈电点的相对位置,生成特定模式的OAM圆极化涡旋电磁波。理论推导和模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螺母型贴片天线的有效性。与传统形状的贴片天线相比,该天线结构小巧紧凑,改善了空间辐射相位分布与谐振特性。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决云计算中截止期限约束下的工作流调度代价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关键路径和截止期限分配的工作流任务调度算法。为了满足期限约束,并最小化执行代价,算法将工作流任务的调度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期限分配阶段和调度资源选择阶段。期限分配阶段定义工作流的局部关键路径,并以递归的方式在局部关键路径上的任务间进行子期限分配;调度资源选择阶段在满足任务子期限的同时,为每个任务选择执行代价最低的资源进行任务调度,以实现调度代价优化。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并通过一个算例对算法的实现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科学工作流结构的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不仅可以满足截止期限约束,而且可以降低工作流任务的执行代价。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1):110-1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58例。患者术前均给予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和直肠腔内超声(EAUS)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对复杂性肛瘘的内口、瘘管的检出准确率以及对复杂性肛瘘分级的准确性。结果:58例患者手术共检出62个内口、74条瘘管;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对内口和瘘管的检出准确率分别为98.39%、97.30%,均高于EAUS的88.71%、89.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手术对复杂性肛瘘分级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US、手术对复杂性肛瘘分级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更精准地确定肛瘘内口和瘘管的位置,准确地对肛瘘进行分级,为手术方案的确定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平面并联机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求解困难、过程繁琐、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CAD求解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三维螺旋扫描方法。将[n]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分解成[n]条支链进行独立分析,得到每条支链下末端执行器的可达区域,再将所有支链可达区域取交集即为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平面并联机构模型,进行几何特征处理,通过自动求解器求解,将求解过程图形化,快速得到同轴布局5R机构和平面3-RPR并联机构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通过同轴布局5R机构的运动学实验,验证了该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