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1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验证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30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150例给予电针治疗,1次/d,15 d为1个疗程;药物组给予氟西汀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 W。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判定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2R)的含量测定。结果电针组HAMD积分显著低于药物组(p〈0.05),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血IL-6(p〈0.05)和SL-2R(p〈0.05)含量显著低于药物组,副反应低于药物组(p〈0.01)。结论电针治疗有助于减轻PSD病情,疗效显著、安全,能降低PSD患者血清IL-6、SL-2R含量。降低PSD患者血清中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纠正紊乱的免疫功能可能是电针治疗PS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氟西汀(百忧解)对脑卒中后抑郁总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氟西汀组,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和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维亚评分(SSS)进行评估。结果:帕罗西汀组与氟西汀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8周SS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帕罗西汀组与氟西汀组之间无差异。治疗后第2周帕罗西汀组与氟西汀组HAMA评分有显著差异。结论:帕罗西汀与氟西汀均能有效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加快病人总体康复,帕罗西汀具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和氟西汀两组分别进行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西酞普兰与氟西汀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4、6周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之间无差异。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率和显效率与氟西汀接近。治疗后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西酞普兰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以作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