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交通运输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3.
首次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列车冲撞浆砌片石式线路终端车挡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建立的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离散单元模型和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两模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冲撞过程的仿真.以某次溜车事故为例,对列车冲撞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列车以4.3m·s-1的初速度冲撞浆砌片石式线路终端车挡,冲撞后列车的速度降至3.96m·s-1,表明该车挡能够吸收的能量较少;冲撞后车挡墙体中的土壤颗粒分布以及车辆结构的损坏与现场情况吻合程度很好,表明对冲撞过程的仿真模拟是有效的.对不同初速度冲撞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消耗的能量、最大冲击力和列车末速度均随着冲撞初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拟合得到列车冲撞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线性关系,并计算出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的最大允许冲撞速度为0.6504m.s-1,当车速低于该速度时,该车挡可以阻止列车冲出轨道.  相似文献   
4.
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点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轮对动力学相关问题时要考虑轮对的弹性变形,本文在传统迹线法的基础上发展一种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点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滚动圆上的点和该点在轨道上的投影点的法向矢量确定可能接触点,形成接触迹线,根据迹线和轨道型面的垂向最小距离确定最终的接触点。利用该方法,本文建立单轮对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来求解轮轨接触点,并通过刚性轮对与弹性轮对的计算结果对比,讨论轮对弹性变形对接触点位置和轮轨蠕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车轮扁疤引起的动力学问题,根据多体动力学理论和等效轨道激扰法,建立了我国某型高速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及车轮新、旧两种扁疤模型.应用车轮轮径变化扁疤模拟法对车轮扁疤进行模拟,并对高速车辆轮轨冲击动力效应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旧扁疤轮轨冲击力规律不同,旧扁疤产生轮轨垂向冲击力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在高速运行条件下,远大于新扁疤产生的垂向冲击力;当车速分别高于200和250 km/h时,车轮扁疤长度需要限制在35和30 mm以内.   相似文献   
6.
车辆系统空气弹簧失气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具有刚度衰变特性的空气弹簧失气模型和非线性粘滑接触模型,结合车辆系统动力学,模拟空气弹簧失气动态过程与失气后的应急状态,分析了空气弹簧失气后车辆系统的稳定性与空气弹簧突然失气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失气过程时长、运行速度与曲线通过工况下空气弹簧失气车辆的安全性。计算结果表明:空气弹簧失气后车辆临界速度由623km.h-1大幅降低为351km.h-1。空气弹簧突然失气导致轮轨垂向力减小,轮重减载率增大,且失气过程越短,轮重减载率越大,失气过程为0.2s时轮重减载率达到0.651。车辆运行速度低于300km.h-1时,车速对轮重减载率和轮轨力影响不明显,当大于300km.h-1时,减载率随车速增大迅速增大。车辆通过曲线时,在圆曲线上失气最危险,轮重减载率最大为0.652。  相似文献   
7.
以抗压强度修复率、裂缝修复率、电化学阻抗谱(EIS)为表征手段,对不同龄期、修复温度的水泥砂浆试件进行自修复性能试验,同时,结合SEM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探究了丙烯酸镁水泥基材料的自修复性能及微观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早龄期时丙烯酸镁修复体系对砂浆试件抗压强度修复及表观修复效果不明显,随着龄期增长,抗压强度修复效果逐渐显著,且7 d龄期试件表观裂缝修复率达100.0%;中高温有利于丙烯酸镁修复体系的自修复效果,但40 ℃ 以上提高温度对修复效果提升不再明显;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28 d龄期时试验组的等效电路参数全面优于对照组;高龄期下丙烯酸镁修复体系的修复效果显著优于水泥基材料水化反应带来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空气弹簧失气过程的力学模型,结合整车的动力学仿真,模拟了高速列车在空气弹簧突然失气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空气弹簧突然失气导致二系悬挂刚度衰变,引起轮轨垂向力变小、轮重减载率增大甚至超限,对轮轨横向力和脱轨系数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往多轴车辆设计中只计算轴荷的情况,提出了计算多轴车辆轮荷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多轴车辆空间受力情况并作适当假设,建立了多轴车辆轮荷计算模型,利用二维变形协调方程推导了轮荷计算公式。将由该公式计算的某多轴车辆轮荷与实际称重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轮荷计算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车轮实际的承载情况,可用于多轴车辆的整车设计、校核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