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交通运输   9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系统是综合性应用研究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以科技开发为先导,生产使用为目标,研究成果在生产中不断进行试验,才能逐步得到完善。本文就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先后在西安南京线初测初步设计、包西线神延段部分段落实定测技术设计、西安南京线定测技术设计三个建设项目上进行勘测设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客观的总结。实践证明:首先,勘测设计一体化是可行的,是勘测设计领域实现科技进步的必经之  相似文献   
2.
孟存喜 《科技交流》2004,34(3):8-10
青藏铁路工作条件艰苦,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利用当代工程测量、GPS、航空摄影测量和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减少野外作业工作量,提高勘测设计成果的再利用率,缩短勘测设计周期势在必行。本文对铁一院在青藏线格拉段勘测设计中应用勘测设计一体化技术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实施勘测设计一体化工作提出了建议,旨在对今后开展该工作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和智能化的研究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是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拉通勘测设计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作业模式,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推进勘测设计现代化的重大成果.阐述了系统主要研究成果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铁路线路初步设计方案比选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线路初步设计方案比选系统”(简称RLCAD,下同)是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研究”的一个子项目,它主要是利用航测)或其它手段)所取得的数字化成果建立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通过线路、地质、路基、桥涵、隧道、站场、行业等多专业设计,在计算机上完成新建铁路初测线路方案比选和线路、纵断面设计,是勘测设计一体化最重要的基础软件之一,本文介绍了RLCAD的结构、功能、特点及生  相似文献   
5.
孟存喜 《科技交流》2004,34(3):14-18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勘测设计领域应用的普及和深入,数字化勘测设计资料互提的安全性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数字加密技术及其优缺点,说明了数字签名的实现方法,并基于非对称加密体制中的RSA算法和MD5报文摘要算法,提出了一种设计院系统可行的数字签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勘测数据自动采集及计算机处理是实现勘测技术一体化,智能化的基本。本文通过铁道部科技司《勘测数据自动采集与子系统接口技术》项目在我院组织开发与应用实践,表明开展勘测设计一体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铁二线设计强约束下自动设计的难点,提出一种负反馈线性转化求交法:首先对二线纵坡的所有约束进行数学刻画,推导出图形化求解方法;然后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参照法初始化—常规约束调整—增强约束调整—负反馈检测与调整4阶段分治调整策略.该方法实现了规范几何常规约束与联合设置结构物等增强约束条件下的二线纵坡方案自动生成,以此研发的原型系统在厦门地铁等多条地铁线路设计中得到成功应用.该方法使设计人员摆脱了繁琐的二线纵坡调整过程,仅需对自动生成方案进行局部优化获得最终方案,设计效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8.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是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拉通勘测设计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作业模式;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推进勘测设计现代化的重大成果。阐述该系统主要研究成果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铁路三维空间线形的智能优化,建立了综合考虑建设和运营费用、环境影响代价及线路约束的线形优化模型;针对平面、纵面控制点分别给出了分布方法,并构建了由平面交点偏移距、平曲线半径、变坡点标高3个基因片段组成的基因序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面-纵面-完整基因的分布编码方法,设计了相应的多种交叉、变异算子实现线路方案的进化.实例分析表明:本方法克服了现有遗传算法产生的线路方案平、竖曲线重叠的缺陷;可生成满足线路约束条件且综合费用较省的线路方案群,最优的智能选线方案比人工定线方案综合费用节省了6.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