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16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哲学人性论研究呈现出几种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为根据的人性论、结构层次人性论、“类哲学”的双重生命人性论、文化人性论、伦理本位的人性论、实践人性论等.从中可以归结出几个困惑与疑难问题:(1)我们近年来对人性问题的认识与以往相比是否达到了本质上的革新?(2)人的存在状况与其本质属性是否已经完成或可以完成,人性问题可以得出封闭性的结论吗?(3)人性论与社会历史观是相互从属,还是随着时代变迁而此消彼长?(4)马克思关于人性研究的论断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被超越?(5)人性论是否可作为对人的研究和对一切哲学问题研究的出发点?给出破解这些疑难问题的解答,对于深化当下的哲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人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既有我们国内文化和理论进展的内在因素在起作用,也有苏联和20世纪西方人道主义文化和人学思潮等外在因素在起作用。德国哲学家舍勒提出的哲学人学,海德格尔、萨特提出的存在论、解释学,胡塞尔晚年提出的相互主体性、交往主体性和生活世界理论,它们作为当代人学理论的最初形式,都是20世纪初德国哲学现象学运动的产物。而现象学运动所载负的文化使命就是从对主体、对人本身的沉思和批判出发,通过人心和人性的重建,去找到克服科学危机、哲学危机和全人类的生存危机的思想力量。回顾人学思潮的理论发端和初心使命,就会使我们更加明确,当前我国人学理论工作的主旨就是要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努力重建我们的"相互主体性"和"生活世界",重建一种革新了的人性、人格和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提供了一种雅俗共赏、人皆可得、把握事物与自我、内在与外在、事实与本质、真理与价值的理论方法。这在我们当前研究社主义和谐社会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问题中也是可参照借鉴的理论资源。现象学的相互主体性理论立足于其认识论和价值观意义上的主体间平等观念的确立,而人格平等也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核心价值体系的金观念与金规则。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揭示出理论化、科学化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心理,潜意识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的分裂是社会危机之根源,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同样要解决这两种社会意识之间的分裂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色”能否实用主义化、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能否兼容、实践标准与实用标准是否能够等同、哲学学习与研究中的党性原则是否需要重提等几个理论谜局的厘清,进一步回答了对实用主义的学习研究与我们当前文化、价值观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推动我们学习和研究外国哲学和文化思潮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重要意义及其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和谐社会”问题正在成为党的各级领导在工作实践中所思考和处理的首要问题,也正在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一个新的焦点问题。十届全国人大三次全体会议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作为当前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他还把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困难群体生活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作为建构“和谐社会”的具体工作内容,作出了许多重要指  相似文献   
6.
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求知与生活的方式第23次世界哲学大会于2013年8月4日至10日在希腊首都雅典的雅典大学沙格拉弗斯校园哲学院召开,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近3000名学者参加了大会,提交了2000多篇学术论文。据大会组委会统计,与会的中国学者(含港、澳、台)达到300余人,占到所有参会人数的10%以上。这次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作为求知与生活方式的哲学"(Philosophy as Inquiry and way of life,大会官方文件将此主题译为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建设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而引进作为当代世界人文进步成果的人权理论,第一,将会极大地深化和拓展我们的科学发展观视野;第二,将使我国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世界人权解放的运动接轨融合;第三,同时还会使我们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找到新的突破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讲到要“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为推动我国的人权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耳前的人权建设需要从人权理论、人权文明和人权规范三个层次入手。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人权建设的伟大工程实现成功结合之时,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敏感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8.
人学(或称人的哲学研究)是当代一切形态哲学的理论根据地.人格自我论是人学理论中的微观基础.运用知识考古学方法回顾思想史,我们看到在笛卡尔、费希特那里主要讨论的是"我"或"自我".在洛克和休谟那里主要讨论的是人格,而在黑格尔和有的哲学家那里则主要讲"个体性"或"此在论".我们必须把这些理论资源整合起来.另外,传统哲学对人的个体研究主要是人格或自我的同一性--本质问题,现代哲学则把价值问题推向前台,而马克思主义推动人学和人格自我的研究向实践论的形态转变.我们必须把本质论、价值论与实践论的研究统一起来.具有时代意义的理论研究必须能够与这个时代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密切相关.而且,对社会现实生活中一些突出而敏感的人格论问题,对人格文明建设问题等都要开展批判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的重要价值在于其揭示出,理解唯物史观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单纯是一个科学理论的水平问题,更重要的,这是一个"本质直观"的问题。而直观的重要前提就是面向事实本身,从价值取向基本态度上,"观者"与"被观者"心灵相通合为一体。我们今天在思考中国社会发展时也需要像《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那样,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中进行本质直观,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美国马克思学家爱尔斯特“发现”马克思说明社会历史观和政治经济学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功能解释”的方法。他认为这种方法不用事物本身,而是用事物对客观需要的满足来说明其存在和发展;这种方法是以整体论和目的论为前提的,而整体论排斥个体主义对问题的微观研究,目的论排斥主体能动的理性选择,所以用这种方法建立的理论是不能成立的。这种批评直指马克思学说的方法论基础,又以新颖的理论形式出现。但我们经过分析后就会发现,只是由于爱尔斯特不能理解“功能解释”仅仅是唯物辩证法“客观性和普遍联系原则”的一种运用,才会把它看作是独立于辩证法之外的某种东西,这是一种范畴性错误。另外,马克思的辩证法与机械整体论和神秘目的论本质不同,这种方法不是排除了,而是以更为科学的方式抽象概括了对事物的个体和微观研究,概括了主体能动选择和主体间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