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13篇
  2005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年五月二十一日,国家文物局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当前我国走私文物、盗掘古墓的情况严重,使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例如,地处西北的青海省民和县一带曾有九百多户农民,手持锹、铲,几天之内,盗掘了古墓千余座,损坏的文物至少有五千多件!去年一年,据十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就破坏了两千多座古墓。在地上地下历史文物极其丰富的陕西省,近来竟出现一首这样的民谣:‘要变富,先挖  相似文献   
2.
從天津市驅車東行五十公里,過了新港橋,就是正在緊張建設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海濱鹽田,現在這個離北方大港——天津新港只有三公里的地區却已是外商紛至沓來的投資好場所。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為進一步吸收外資及引進先進技術而在沿海城市建立的。它類似  相似文献   
3.
陈列在一个普通家庭柜子里的这些小泥塑作品,精彩得使人目眩,丰富得使人咋舌。从仿唐乐舞,反弹琵琶到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从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到正在倾诉衷情的青年恋人,有的飘然欲飞,有的仰天长啸,有的轻盈起舞,有的凝重端庄,它们的色彩绚丽丰富,造形畧带夸张变形,极富曲线美。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些艺术精品的作者张润滋竟是一个普通的妇女,一个因病长期休养的退职教师,既没有进过美术学校,又无家学渊源。我从电视的「文化生活」节目中看了关于她和她的泥塑介绍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去访问了她。  相似文献   
4.
今年年初,中国销行量最大的电影刊物《大众电影》评出了去年中国电影十大新闻。其中第一条就是电影上座率大幅度下降,仅城市观众全年就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六,现在电影观众已从前几年的每年近三百亿人次降到二百亿人次。这种电影市场的萎缩也是一九八四年以来中国电影事业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观众为何减少? 据各方面专家分析,电影市场萎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社会上文化娱乐形式丰富多了。‘文革’期间舞台上只有几部‘样板戏’。中国人的文娱生活几乎只有电影。而现在,戏剧、舞蹈、音乐等文艺演出比较丰富多彩,各种群众娱乐活动亦很频繁,电影已失去了它以往独佔市场的特殊地位。近年来,电视机在城市和郊区趨於普及,是电影市场萎缩的另一个原因。大城市的电视台现在几乎全天播出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也夺走了大批电影观众。许多营业录像播放也引走了不少电影观众。据统计,在全国十八万个电影放映场中,  相似文献   
5.
来自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的布瑞恩·韦斯特煞有介事地用俄语代表苏联驻联合国大使上台致词;而加州大学长滩分校的另一位学生颇有绅士风度地代表英国致词,恰如其分地抱怨这个发言占去了他的喝茶时间,会场上发出一阵哄笑.这种笑声大概可以证明这不是真的联  相似文献   
6.
“你对政治改革的前景如何估计?”许多路过天安门广场、北京火车站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在去年十一月一日这天,接受了无记名的访问卡.这是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北京十五个繁华的街头,向百万流动居民近行的有关政治改革的随机抽样民意调查.而这天在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里正在举行着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中共十三大,即将通过今后开展经济、政治改革的蓝图.这次调查有效答卷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和国际政治中的分离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尽管全球化的潮流开始主导当代国际关系,但必须承认的是,现今国际体系仍以主权国家为基本成员单位。对任何主权国家来说,国家内部的地区、族群可能提出的分离主义要求是非常严重的挑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相继解体,分裂为二十几个新独立的为国际体系所接受的民族国家,这预示着在冷战后国际关系中分离主义的挑战可能更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四年,中国有两项大规模的社会赞助活动,一项是抢救珍贵的动物大熊猫,另一项就是维修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长城这个在公元前七百年左右就开始修建的伟大工程,当初是诸侯为巩固割据局面防止入侵而修建的,但今天的维修则是为了保护象征中华民族的古迹。  相似文献   
9.
中國重要工業城市之一、著名的开灤煤礦所在地唐山,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發生的一場毁滅性地震中,二十三秒锺內變成一片廢墟,死亡二十四萬人(其中市區人口十四萬)。但它並沒有從地图上被抹掉,而是迅速地重建起來了。一九八○年第十期,本刊曾報道了它的重建工作。又是五年過去了,本刊再度派记者前去採訪,他們看到的已是一座嶄新  相似文献   
10.
姑蘇行隨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在北方蛰居一冬,有機會到蘇州一遊,不覺心舒神暢。我父母都是南方人,母親的故里就在蘇州。不過,這次姑蘇行我却少有歸鄉尋舊之感,因為我生於北方,亦長於北方。可是在這裏我却不由想起客居大洋彼岸的外祖母。她生於常熟,長於蘇州,一生清寒,晚境凄凉。八年抗戰期間,外祖父在一家飛機工廠任職,先赴川,後遷滇,一直顛沛流離。一九四六年母親從西南聯大附中畢業上了清華,外祖父母則隨工廠遷往台灣?幼啪褪翘旆馗驳淖兓?從此海峽隔斷了親情。母親到去世再也未見到高堂之面。而外祖父母古稀之年客居美國,却連台灣也成了“故鄉”。外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