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政治法律   1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5年8月21日,这天阳光明媚、和风轻拂,贵州省及深圳、青岛、大连、宁波4个计划单列市共青团组织的代表在贵阳签订<合作宣言>,宣布:5地共青团组织将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生力军作用,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为基础,宽领域、全方位、多层面地加强5地青少年和青少年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共谋发展,共同探讨全方位、多角度的长效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马艳华 《法制与社会》2011,(25):138-139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并将此规定为"危险驾驶罪"。这意味着,醉驾、飙车行为不再由行政法来处理,而是上升到刑法的层面来规制。本文拟从"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背景、"危险驾驶罪"的认定、"危险驾驶罪"与其他罪名的界分、以及"危险驾驶罪"制定与适用不足及建议几个方面阐释对""危险驾驶罪"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农民”贬义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法、德语中表示农民的词peasant、paysan、Bauer都有“乡巴佬”、“土老冒”、“傻子”等歧视性的意义。而汉语“农民”在表达这种贬义的时候则要含蓄得多,要表达真正意义上的贬义,就需要动用新词“乡巴佬”。所有这些词语之所以带有贬义,跟人类历史的发展有关,工业化发展、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是农民这个字眼带有贬义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如何完善民事再审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是民事再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影响民事再审制度司法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转变再审司法理念、明确并细化再审事由、严格限制再审启动主体、实行再审一次终局原则、强化再审审查力度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民事再审司法效益、增强司法公信力进行了探索,希望对民事再审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豫商自古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地处中原地带的豫商,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自己的儒家商业文化。其中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对豫商经商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通过探析"中庸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豫商文化的影响,分析"中庸思想"对豫商经济活动所起到的推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与合作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在情境、协作和会话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合作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习者主动、积极、互助地共同参与学习,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有助于知识意义建构的高效实现。  相似文献   
7.
网络实名制相关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艳华 《河北法学》2011,29(2):193-196
网络匿名制存在诸多法律缺陷,致使网络空间游离于法律规范体系之外。在总结网络匿名制法律缺陷的基础上,辨析网络实名制的法理困境,梳理网络实名制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提出网络实名制的构建设想,以期将网络空间纳入到法律规范体系中来。  相似文献   
8.
马艳华  张改娥 《传承》2014,(9):126-127
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大学生培养和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经典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意识各方面具有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中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和提高。但是,通过深入分析中庸思想的文化内涵及中庸思想与创新的关系之后,发现中庸思想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中西文化中柳树普遍可以用来表达忧伤、寄托哀思,这在中西风俗习惯、文学作品中都有显现,而西方多种语言对“垂柳”的词汇表达更是最直接的明证。中西怨柳文化似乎都有独立的传承历史,尚无明确证据可以证明怨柳文化发源于共同的源头。我国将柳树与忧伤情感联系起来的最早记载是《诗经》,时间至迟在公元前7世纪之前。西方最早的怨柳记载是《圣经》,大约在公元前五六百年,其次是Arrianus Historicus的Fragmenta Historica的记载,大约在公元1世纪。西方怨柳文化的重大发展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很可能与中西交流的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中西文化中柳树普遍可以用来表达忧伤、寄托哀思, 这在中西风俗习惯、文学作品 中都有显现, 而西方多种语言对“垂柳”的词汇表达更是最直接的明证。中西怨柳文化似乎都有独 立的传承历史, 尚无明确证据可以证明怨柳文化发源于共同的源头。我国将柳树与忧伤情感联系 起来的最早记载是《诗经》, 时间至迟在公元前7世纪之前。西方最早的怨柳记载是《圣经》, 大约 在公元前五六百年, 其次是ArrianusHistoricus的FragmentaHistorica的记载, 大约在公元1世纪。 西方怨柳文化的重大发展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 很可能与中西交流的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