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他鄉遇親人     
那還是去年的十月,我們兄弟倆隨安徽雜技團訪問非洲。最難忘的是在尼日利亞的一天,演出前,團長藍天告訴我們:晚上有九位台灣同胞來看我們的表演,他們是支援尼日利亞的,有農業專家,也有醫學專家。聽到這一消息,我們感到格外的高興,因爲這是我們幾十年來第一次在海外遇上台灣同  相似文献   
2.
司法的本质,就是国家提供司法供给,满足民众司法需求的过程。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司法供求关系处于动态的、非均衡的状态。在该规律的支配下,一个特定的国家都会以本国国情为基础,形成以司法权为中心的司法供求关系模式,这就是司法模式,其基础要素是国家司法权配置模式和运行模式,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世界各国司法模式的差异,主要受到特定国家伦理观念、政治形态和社会形态等国情要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特定国家的国情通过功能定位、条件制约、资源配置和路径依赖,最终决定了该国司法模式的性质、结构和特征。这就是国情对司法模式的构造或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司法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正义的重要领域,司法权被认为是与立法权、行政权同等重要的国家权力。我国实行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但司法权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社会试行行政兼理司法,司法不独立,  相似文献   
4.
一、法律文化 :法律的文化属性法文化或法律文化 (英文中的legalculture) ,是近年来法学界日益关注的一个课题。目前 ,尽管学界对于何为“法律文化”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但是论者一般都从比较法的角度予以考虑 ,把法律文化视为对一个国家或民族一定历史时期所形成或存在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合同承担同时包含合同债权转让与合同债务转移(也称债务承担),因债务承担与代为履行(由第三人履行)都涉及第三人对合同的履行,特定情形下二者之间的界限常难以厘清。因此,当代为履行又分别介入债权让与和债务承担时,如何实现三者之间的法律对接及确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理论与实务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加快推进地方法治建设进程,提升地方治理水准,是完善国家治理结构、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和稳定,促进地方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着重研究了地方治理法治化的内涵、意义、原则和研究方法,围绕地方立法、建设地方法治政府、地方公正司法、维权、维稳与法治社会建设等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比较系统化的研究思路和对策。笔者以为,通过探索建立和完善地方法治建设体系,实现地方治理的法治化,是实现国家良法善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1如何对刑事被害人的人身、财产权益所受侵害进行合理的补偿,关系到我国刑事司法的目标取向,也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这也一直是法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我国的现行刑事法律制度设计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收效甚微,刑事被害人往往无法从中获得应有的甚至是基本的赔偿。《论刑事被害人的社会保障权》一文基于上述现实困境,试图从赔偿转向补偿,并通过国家责任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矫正正义理论的分析,与刑事司法的宽严相济政策结合起来,将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提升到了社会保障权的高度,对于解决上述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律现代化,是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市民社会的形成和个人自由的确认密不可分、同步发展的。同样,中国法律现代化也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市民社会和个人自由的成长息息相关。从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中国法律现代化大体上可以分为晚清、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回顾历史,自1792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访华到今天,已经过去了217年,然而,中国法律现代化事业并没有全部完成,历史的重任落在当代中国人的肩上。  相似文献   
9.
在地方治理过程中,政府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职能,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法治化目标的确立,政府面临着角色转换的艰巨任务。文章实证考察了广西各级政府2004-2013年十年间实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取得实效、面临问题,并以四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法治化目标为指导,分析了如何增强政府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能力和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