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血友病患者行肝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患者,男,49岁,患原发性肝癌伴重症血友病A。检测凝血因子VIII促凝活性(VIII:C)仅为1.0%,抗因子VIII抗体也呈阳性,为4Bu/ml。在术前、术中、术后补充及监测因子VIII的情况下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800ml。术后恢复顺利,无出血、胆漏、膈下积液等并发症。切口愈合好。术后1个月内AFP下降至正常。结论:血友病不是常见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症,也不是肝癌切除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2.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有时,手术切除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不可替代的,其疗效也是满意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但有时手术切除疗效并不满意,甚至伤害了患者。在肝癌外科治疗中,如何扬“利”防“弊”,如何掌握外科治疗的“度”,如何与其他方法结合,已成为肝癌外科不得不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影响肝癌根治性切除后复发率的因素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 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到40%-50%,而切除后5年复发率为60%左右,本研究为鉴别高复发倾向人群对复发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78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病人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随访5年以上,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各种临床病理因素对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肿瘤大小是唯一影响全体肝癌病人无瘤生存率的因素,在小肝癌病人中,肿瘤血管密度是影响病人无瘤生存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8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术前影像学表现(B超、CT、MRI、^99mTc-PMT)、手术情况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B超:肿瘤呈强回声光团6例,低回声光团2例;边界清楚7例,血供丰富、内部回声不均匀4例,其中1例内部呈分隔网状结构。彩色Doppler超声示肿瘤血供丰富,均测及动脉频谱,阻力指数为0.4-0.5。静脉造影示肿瘤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加。CT:平扫示肿瘤呈低密度影7例,不均匀5例,边界清楚7例,肿瘤内见软组织影2例,脂肪成分2例。增强扫描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逐渐呈低密度。MRI:肿瘤呈短T1、长T2信号,增强后强化明显,脂肪抑制后短T1变成长T1。^99mTc-PMT示肿瘤呈放射性增强,5min相肿块区呈放射性缺损,2h、5h延迟相肿块区未见放射性填充,肝血池相肿块呈放射性填充。病理及免疫组化:肿瘤由成熟的脂肪、血管及平滑肌组成,HMB-45阳性。术前确诊3例。结论:B超示强回声光团,CT呈低密度影中出现软组织影、脂肪成分,增强明显,MRI出现脂肪信号,脂肪抑制后短T1变成长T1,增强明显。^99mTc-PMT示肿瘤呈放射性增强,5min相呈放射性缺损,延迟相未见放射性填充,肝血池相呈放射性填充。这些是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特点,结合病史可作出诊断。此病应尽早手术治疗,行肝部分切除。最后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分析。  相似文献   
5.
��߸ΰ�������ȫ�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至今 ,外科切除治疗仍然是肝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1] 。由于高难度切除手术的开展 ,当今时代肝肿瘤已无手术禁区[2 ] ;由于经验的积累、技术的进步、概念的更新 ,大批肝癌长期生存病例不断涌现[3 ] 。但不安全的手术仍时有发生 ,致使疗效受到影响 ,且使肝外科的进一步开展受到制约。为此 ,笔者交流手术安全性有关问题的个人体会 ,希望有利于肝癌外科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1 伴严重肝硬化小肝癌手术指征的严格掌握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经验的积累 ,我们逐渐认识到了小肝癌的“两面性”。特别是认识到了小肝癌不好的一面。经验及事实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不同根治性切除术标准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 (PLC) 3种根治性切除术标准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各种标准归纳为 3种 :术中单项标准 (A) :完整切除肉眼所见肿瘤 ,术中多项标准 (B) :在A的基础上增加①无主要管道癌栓②肿瘤数目不超过 2个③无肝外转移 ,术后综合标准 (C) :在B的基础上增加术后 2个月内AFP降至正常和影像学检查无肿瘤残存。对 2 2 2例PLC肝切除患者按 3个标准分组 ,比较各标准根治组生存率 (OS)及无瘤生存率 (DFS)间差别。结果 :A、B、C根治组的 3年OS5 8.5 %、72 .1%和 91.6 % ,3年DFS36 .4%、44 .0 %和 5 6 .4%。A、B根治组OS、DFS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B根治组两者之间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根据多项条件的术中根治标准较单项标准更为合理。结合术后随访结果的综合标准比仅凭术中判断的标准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放射核素标记抗体对肿瘤进行放射免疫定位是近年肿瘤导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八十年代起,国外用抗甲胎蛋白(AFP)及抗铁蛋白抗体对肝癌进行导向研究,并得到初步结果,最近肝癌的放射免疫定位在国内亦受到重视。本文用~(181)I-抗人肝癌铁蛋白抗体对裸鼠人肝癌模型及肝癌病人进行肝癌放射免疫定位的研究,旨在探索肝癌诊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甲胎蛋白低浓度阳性肝细胞癌424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有肝实质占位病变(space occuping lesion,SOL)时甲胎蛋白(AFP)低浓度阳性(AFP21-200цg/L)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应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1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2878例肝SOL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HCC组和非HCC组AFP的敏感性是69.9%(1650/2362)和8.9%(46/516),特异性是91.1%(470/516)和30.1%(712/2362),阳性预测值是97.3%(1650/1696)和2.7%(46/1696),P值均小于0.01。结论:(1)在有肝SOL存在时,AFP低浓度升高也有重要诊断价值,并不需要等待AFP大于200或500цg/L才能诊断HCC;(2)提出低甲胎蛋白浓度HCC的概念有利于在AFP较低浓度时作出HCC的早期诊断,可减少18?P21-200Цg/L HCC患者的漏诊;(3)用AFP大于20цg/L结合B型超声、CT等联合诊断,提高了单一诊断手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肝癌在我国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每年约10万人被夺去生命。因其进展迅速,预后很差,人们常称它为“癌中之王”,或“不治之症”。近年,肝癌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其中印象最深的是:41年前在上海中山医院施行了肝切除手术的一名仍健在的肝癌患者,至今已91岁高龄,创造了肝癌外科治疗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0.
肝癌手术与术后长期生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术后生存 41年 ,肝癌治疗史上的奇迹肝癌在我国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每年约 10万人被夺去生命。此病进展迅速 ,预后很差 ,人们常将其称为“癌中之王” ,或“不治之症”。近年 ,肝癌研究不断取得突破进展 ,振奋人心。其中印象最深的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在 41年前为一肝癌患者成功施行了肝切除手术 ,至今已 91岁高龄 ,仍健在。创造了肝癌外科治疗史上的奇迹。41年前 ( 1961年 ) ,当时该患者 5 1岁。入院前 3个月无意中发现中上腹鸡蛋大包块 ,因无任何其他症状而未予诊治。 3个月后肿块长至拳头大小 ,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