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癌组织分级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130例(病理证实恶性100例,良性30例),均行UE检查,观察其UE影像特点,并以病理结果为准,评价UE诊断乳腺癌的效能,对比不同乳腺癌癌组织分级(Ⅰ级、Ⅱ级、Ⅲ级)、不同MVD(MVD20、MVD≥20)患者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AR)、硬度评分,分析AR值、硬度评分与癌组织分级、MVD的相关性。结果 UE可见乳腺恶性肿瘤多不规则,呈椭圆形,癌瘤边界不清,内部呈低回声,回声分布不均匀;UE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00%、83.33%、88.46%;AR值、硬度评分随组织学分级增加而增加,各亚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20患者AR值、硬度评分低于MVD≥20患者(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AR值、硬度评分与癌组织分级、MV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UE对乳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R值、病灶硬度随癌组织分级、MVD增加而增加,可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价值信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KLF6的剪切变异体KLF6-SV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2例NSCLC和40例良性肺疾病(肺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肺脓肿、肺结核、肺的硬化性血管瘤等)中KLF6-SV1蛋白的表达水平,原位杂交检测42例NSCLC和40例良性肺疾病中KLF6-SV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KLF6-SV1在NSCLC中的蛋白阳性率为71.4%(30/42),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肺疾病(P<0.05)。KLF6-SV1基因mRNA的阳性率为69.0%(29/42),表达水平高于良性肺疾病(P<0.05)。KLF6-SV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其mRNA表达水平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LF6-SV1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型、组织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LF6-SV1的过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早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今后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并有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4.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之一.自利妥昔单抗问世以来,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直是DLBCL的一线治疗方案.诱导治疗可使70%左右的患者得到治愈,但仍有30%的患者不能经诱导缓解,特别是对于老年或高危患者,有望获得长期缓解的治疗方案有限,常表现为难治或早期复发.在第5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告中,对于复发难治、高危及特殊部位DLBCL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了详细的报道,现对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淋巴肿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是DLBCL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三分之二以上患者一线治疗后可缓解,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难以经诱导缓解,常表现为难治或早期复发,特别是高危(高国际预后指数评分)或伴MYC基因异常者,可使该类患者获得长期缓解的治疗方案不多.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对于复发、难治、高危、双表达淋巴瘤及特殊类型DLBCL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详细报道,文章就此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真实世界中改良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在预防进展期胃癌复发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 年 8 月至 2020 年 11 月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并行根治术后HIPEC的48 例ⅡB~ⅢC期胃癌患者作为HIPEC组;将同期80例根治术后仅接受静脉化疗的ⅡB~ⅢC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无病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的差异。  结果  HIPEC组3年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37.5% vs. 72.5%,P<0.05 );对照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显著低于HIPEC组( 17.2 vs. 25.4,P<0.05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PEC是预防进展期胃癌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 HR=0.465,95%CI:0.269~0.803;P<0.01 );在热灌注治疗中选择白蛋白紫杉醇可显著减少肿瘤复发率(HR=0.385 ,95%CI:0.178~0.831;P=0.015),HIPEC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更低 (HR=0.305,95%CI:0.136 ~ 0.682;P<0.05)。HIPEC主要的急性期不良反应为无菌性腹膜炎,部分患者远期出现肝功能异常,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治术后行改良HIPEC可以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其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更低,且该置管方法不良事件的发生可控,能满足治疗需要。而使用白蛋白紫杉醇作为HIPEC的药物似乎更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