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宫颈癌根治性外照射图像引导与否对直肠和膀胱受照剂量的影响,探讨IGRT技术合理应用的模式。方法 选取2012—2016年于陆军总院行HT的宫颈癌患者20例。每次治疗前均进行MVCT扫描,应用MVCT图像在HT的自适应模块上进行剂量重建,得到当次的受量,并模拟出该次无图像引导下的受量;将各单次剂量分布和对应的融合CT图像传输至形变软件MIM6.0中进行剂量叠加,得到总照射剂量。对比图像引导与否对直肠及膀胱受量和体积的影响。结果 无图像引导的Plan-2的直肠和膀胱受量均高于图像引导下的Plan-1,其中直肠Dmax、V50及膀胱V50均不同(P=0.040、0.000、0.047);分次间初次治疗的Dmax和V50及治疗第13~21次的直肠V50与Plan-1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37,P=0.009、0.017、0.028),首次及21~23次放疗的膀胱Vmax、V50与Plan-1比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61、0.053,P=0.072、0.058)。结论 图像引导可以降低直肠和膀胱的受照剂量及体积,尤其是直肠从图像引导获益更大;建议外照射半量左右(13次左右),肿瘤退缩明显时段,重新定位修改治疗计划;对于难以实现全程图像引导的情况下,进行选择性的图像引导,也可以达到有效地降低直肠和膀胱损伤发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静脉给药由于药物直接进入机体,无肝脏首过效应,血药浓度高,对机体刺激性大等,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最高的给药途径,而速发型过敏反应,尤其Ⅲ度及以上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放疗对人胃癌MKN45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了解厄洛替尼对放疗增敏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厄洛替尼和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出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和放射生物学参数平均致死剂量(mean lethal dose,D0)、准阈剂量(quasi-threshold,Dq)值,得出放射增敏比;流式细胞仪检测MKN45细胞经厄洛替尼及联合放射线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及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厄洛替尼及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Bax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厄洛替尼及放射线均能抑制MKN45细胞的生长,随用药浓度或剂量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P<0.01).厄洛替尼与放射线联合对MKN45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单药和单纯照射(P<0.01);两者联合使S期细胞比率明显降低,放射敏感的G2/M期和G0/G1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71.87±0.77vs60.72±0.26,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厄洛替尼联合放射线作用于细胞后,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加.结论:厄洛替尼通过增加G2/M和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Bcl-2、升高Bax蛋白表达,从而降低Bcl-2/Bax比率,增加细胞凋亡,以此提高MKN45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仍是高分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标准治疗手段,但因手术创伤大,生活方式改变,使患者接受困难.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辅助放疗/化疗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广受关注.术前放疗能够降低T3期患者的病死率,在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方面都有获益;术后放疗推荐为有高危因素患者的辅助治疗;采取TUR-BT尽可能全切肿瘤后辅助放疗和化疗的三联治疗能够取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相似的疗效.放疗是能够迅速减轻膀胱肿瘤引起出血等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氧对食管癌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oCl2化学低氧法模拟肿瘤低氧微环境,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分别检测不同低氧时相时食管癌Eca109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钙粘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及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雷帕霉素联合低氧处理Eca109细胞后,HIF-1α、E-钙粘蛋白及MMP-2的变化。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雷帕霉素联合低氧对Eca10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Eca109细胞在低氧状态下,HIF-1αmRNA无明显变化(P>0.05),仅蛋白表达增多;E-钙粘蛋白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蛋白表达减少;MMP-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蛋白表达增多。雷帕霉素在低氧状态下可显著抑制HIF-1α及MMP-2表达,促进E-钙粘蛋白高表达。经雷帕霉素处理后,Eca109细胞在低氧状态下,迁移速度减慢,侵袭穿膜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 低氧使Eca109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增多,后者可能通过下调E-钙粘蛋白、上调MMP-2表达促进食管癌在低氧状态下的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6.
同步放化疗和手术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模式。不断发展的现代放疗手段的目标是通过改进GTV、C’Ⅳ勾画(基于PET的计划设计),减少分次间(影像引导放疗手段,如Varian的Trilogy、Elekta的Synergy、Siemens的Artiste、Tomotherapy)和分次内(4DCT成像和呼吸门控)的器官运动,实现最佳的剂量分布(调强放疗和质子治疗),在最大可能提高治疗增益比的前提下,使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最低。尽管食管癌靶区剂量递增的概念一直存在争议,但通过现代放疗技术可降低放疗相关毒性反应,从而为提高食管癌放疗的临床结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围绕PET/CT在食管癌放疗计划设计中的作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断层放疗(Tomotherapy),图像引导放疗(IGRT)、四维CT和呼吸门控技术和质子放疗对近年来食管癌放疗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指出,尽管PET/CT在放疗计划制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目前仍缺乏足够的支撑数据,在放疗计划制定过程中应用PET或PET/CT应持谨慎态度。在今后临床实践中可通过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尽可能提高食管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的放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基于Helical TomoTherapy(HT)和常规加速器的调强放疗(IMRT)计划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形度以及危及器官受照体积和剂量分布方面的差异,为HT技术进一步深入运用于临床工作提供了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随机选择10例NSCLC患者,分别采用HT加速器和常规加速器对每例NSCLC患者行IMRT计划设计,然后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体积参数的差异。结果:在靶区方面,HT 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均优于常规加速器IMRT(P=0.035、P=0.000)。在OARs方面,对于正常肺组织、V50、V30、V10、V5、平均剂量Dmean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9、P=0.001、P=0.000、P=0.004、P=0.010)。就V5、V10、Dmean而言,HT计划高于常规加速器计划,就V20、V30、V50而言,HT计划低于后者。食管V35、Dmean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6、P=0.015),而食管V55、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对于NSCLC,基于HT的调强放疗能够提高更好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正常肺组织低剂量区受照体积增大,在临床应用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8.
MnSO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食管癌局部放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93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的MnSOD基因第16密码子多态性(Ala16Valrs4880);通过比较食管癌放疗的局部疗效,分析携带MnSOD基因野生型(T/T)与突变基因型(T/C、C/C)食管癌患者对放疗的敏感性差异。结果:放疗后局部疗效达完全缓解者(CR)者22例、部分缓解者(PR)者63例,无缓解(NR)者8例,其MnSOD基因第16密码子多态性(T/T、T/C+C/C)分布频率分别为59.1%、40.9%;77.8%、22.2%;62.5%、37.5%,3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x~2=3.223,P〉O.05)。在食管癌病变长度≤5cm的患者中CR与PR、NR之间MnSOD(T/T、F/C+C/C)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58,P〉0.05);而病变长度〉5cm的患者中携带C等位基因患者的疗效优于携带T/T基因型患者。MnSOD(T/T、T/C+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7个月和68%;22个月和73%,但T/T与T/C+C/C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变长度〉5 cm患者中,携带T/C或C/C基因型患者放疗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优于携带T/T基因型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后局部复发规律,为术后放疗提供帮助.方法 搜集本科2004-2009年收治的134例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放疗前定位CT分析复发类型及各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占94.0%,吻合口复发占9.7%,食管原瘤床复发占3.7%.126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纵隔、锁骨上、腹部的分别占80.2%、43.7%、13.5%(χ2=113.15,P=0.000).淋巴结转移上纵隔占73.8%,左喉返神经区(1L区、2L区、4L区、5区)占38.9%,右喉返神经区(1R区)占43.7%,隆突下占34.1%,奇静脉占15.1%,锁骨上占43.7%[右锁骨上多于左锁骨上(31.7%和16.7%;χ2=7.81,P=0.005)].结论 淋巴结转移是胸段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最主要的类型,原瘤床和吻合口复发少见.锁骨上、喉返神经区、奇静脉淋巴结及隆突下淋巴结是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发区.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ocal-regional recurrence in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 after radical surgery including two-field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Methods We reviewed local-regional recurrence for 134 case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fter radical surgery from 2004 to 2009. Results In 134 cases,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anastomosis recurrence rate and tumor bed recurrence rate was 94. 0%, 9. 7% and 3.7%, respectively. As to the 126 case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between mediastinal metastasis, supraclavicular metastasis and abdom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80. 2%, 43.7% and 13.5%,respectively, χ2= 113. 15, P = 0. 000). Furthermore, the relative metastasis rate in upper mediastinum,middle mediastinum and the lower mediastinum was 73.8%, 39.7% and 1.6%,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χ2 = 139. 11, P = 0. 000 ).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identified between right and left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 metastasis (31.7% vs 16. 7%, χ2= 7. 81, P = 0. 005 ).To confirm the analysis above,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of lef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nodes, (including region 1L, 2L, 4L and 5)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nodes, azygos nodes, subcarinal nodes, and 2R region was 38.9%, 43.7%, 15.1%, 34.1% and 25.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regional recurrence may be lymph node metastasis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fter radical surgery. On the contrary, tumor bed recurrence is rare. Dangerous regions include supraclavicular nodes,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nodes, azygos nodes as well as subcarinal node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候选抑癌基因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osine kinase,Syk)及转移抑制基因(metastasis suppressorgene,nm23H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yk及nm23H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癌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Syk及nm23H1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7%、53.3%,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93.3%,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Syk及nm23H1蛋白分别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发生部位和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Syk和nm23H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相关。联合检测Syk及nm23H1的表达对大肠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