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腩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 地保护重要的回流静脉,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随访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脑表面成像中脑表面回流静脉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与静脉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能在术前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之间关系,可在术前对患者肿瘤表面脑回流静脉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脑表面重要回流静脉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p53和p16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 p5 3、p16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S P法检测 5 6例星形细胞瘤 p5 3及 p16蛋白 ,并同时行组间对照。 结果 p5 3蛋白随肿瘤级别增高表达明显增加 ,各级别间差异性显著 (P <0 .0 5 )。而p16蛋白则随级别增高其缺失率增加 ,各级别间差异性显著 (P <0 .0 5 )。结论 p5 3蛋白高表达和p16蛋白的缺失是星形细胞瘤发生和恶变的重要原因之一。p5 3表达增高可能是星形细胞瘤恶变的信号 ,但 p16在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和恶性化的过程中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高  席桂发 《浙江医学》2009,31(9):1191-1193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hage,SAH)是指非外伤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出血原因为脑动脉瘤破裂,称为动脉瘤性SAH,约占85%。据统计,约20%的动脉瘤性SAH患者易于在早期再次破裂出血,约有50%的患者死于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IⅧ。同时,发生SAH后的脑血管痉挛是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腩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 地保护重要的回流静脉,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随访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脑表面成像中脑表面回流静脉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与静脉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能在术前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之间关系,可在术前对患者肿瘤表面脑回流静脉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脑表面重要回流静脉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腩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 地保护重要的回流静脉,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随访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脑表面成像中脑表面回流静脉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与静脉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能在术前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之间关系,可在术前对患者肿瘤表面脑回流静脉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脑表面重要回流静脉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腩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 地保护重要的回流静脉,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随访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脑表面成像中脑表面回流静脉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与静脉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能在术前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之间关系,可在术前对患者肿瘤表面脑回流静脉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脑表面重要回流静脉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培养GL15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接种到裸鼠皮下形成脑胶质瘤模型,分别运用内皮抑素、环磷酰胺以及两者联合治疗,比较各组之间的肿瘤大小、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结果 内皮抑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可以明显抑制皮下肿瘤的生长(P〈0.01);内皮抑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光密度值均与对照组和单纯化疗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内皮抑素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之间的cyclin D1光密度值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内皮抑素可以有效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与环磷酰胺的联合运用可以增强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GL15细胞系的生物学特征并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GL15细胞系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观察GL15细胞的形态和生长增殖特性,Giemsa染色分析核型,免疫细胞化学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Transwell、MTT法检测EGF对GL15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与U251MG和U373MG细胞系进行比较.结果 GL15细胞为典型的胶质母细胞瘤形态,核型分析显示多条染色体均有扩增,其中EGF受体所在的7号染色体数目增加较为明显(4条7号染色体).GFAP和PCNA分别在胞浆和胞核呈阳性表达.EGF可双向调节细胞增殖活性、侵袭性及GFAP蛋白表达.结论 GL15细胞系保持了胶质母细胞瘤的生物学特征,是研究胶质母细胞瘤理想的细胞平台.该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与EGF受体有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9.
席桂发  董震  郭东生  雷霆 《肿瘤防治研究》2007,34(11):842-844,851,894
 目的 探讨p53、p16和Rb基因在原发性和继发性GBM中的表达差异性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14例原发性和16例继发性GBM中p53,p16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b表达。结果 R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14例原发GBM中有3例表达缺失(21.4%),16例继发GBM中有2例表达缺失(11.1%)。RT-PCR和Westernblot对比原发和继发GBM中p53和p16的表达,发现所有继发GBM中p53表达强度较原发GBM明显增加,14例原发GBM中有5例缺失(36.(1%),继发GBM中仅有1例表达缺失(6.25%)。p16表达缺失明显减少。结论 Rb的表达缺失在原发和继发GBM中没有明显的差异。细胞周期调节基因p53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增加和p16在同样水平表达缺失是原发与继发GBM重要的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上的变化,可能是基因治疗GBM的重要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免疫球蛋白样基因 -3(LRIG3)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GL15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 法:用LRIG3-EGFP质粒转染GL15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LRIG3在细胞中的定 位,MTT法和Transwell分析检测EGF和AG1478对转染后的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GF作用于转染后的GL15细胞EGFR和LRIG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LRIG3主要在胞浆中表达,转染后的细胞增 殖和侵袭性明显下降.EGF可双向调节GL15细胞的增殖.用100 ng/ml的EGF分别作用于各实验组细胞后,不同的时间点细胞EGFR、LRIG3 mRNA和蛋白表达不同,随时间延长,EGFR 的表达下降,LRIG3表达增加.结论:过表达LRIG3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 并使其侵袭性下降,这种抑制作用与EGFR的活性密切相关.LRIG3可能是基因治疗胶质母细胞瘤重要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