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54篇
医药卫生   14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巯基化合物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枯否细胞(KC)NF-k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高纯度大鼠KC,在过夜培养后冲洗两遍(不含血清),加入内毒素(LPS)10ng/ml刺激原代培养的KC,观察不同浓度谷胱甘肽乙基酯(GSHEE)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KCTNF-a释放和KC内谷胱甘肽(GSH)及NF-kB活性的影响。并观察使用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后,对NAC抑制炎症因子的影响,采用凝胶滞留电泳法测NF-kB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GSH水平。结果 LPS诱导KC中GSH水平无变化;GSHEE和NAC可提高KC中GSH水平(P〈0.05),降低NF-kB活性和TNF-a释放(P〈0.05)。NAC与BSO合用时KC中GSH水平无变化,TNF-a释放降低(P〈0.05)。结论 NAC通过抑制KC中NF-kB的激活和TNF-a的释放调节KC功能,但这种抑制作用并非通过增加GSH介导。  相似文献   
2.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尸检的发现率约为0.4~7%。多数为直径小于5cm 的单发性病变,多发性者约占10%,常见位于肝包膜下及肝脏边缘区。过去,肝血管瘤多是在尸检或手术时意外发现的,随着高分辨率超声仪和 CT 广泛应用,临床上发现的肝血管瘤越来越多。组织学上肝血管瘤实际上是一种血管畸形,根据所含纤维的多少,肝血管瘤可分为硬化型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4型。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  相似文献   
3.
胆囊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胆囊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200433)钱光相吴孟超胆囊癌是一种早期诊断困难、根治切除率低、预后极差的疾病,胆囊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在5%左右,一些术后长期存活病例多是因被诊断为胆囊结石施行胆囊切除术后发现为早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对大鼠肝移植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经颈内静脉灌注PGE1为治疗组,生理盐水和空白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周存活率、1h的尿量,测定血浆肌酐、尿素氮和肾组织中丙二醛(malondj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PGE1治疗组术后1h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GE1治疗组肾组织中GSH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MDA含量低于两对照组。病理检查PGE1治疗组肾脏组织形态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术中应用PGE1能显著改善大鼠肝移植后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对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术前肝储备功能的预测、手术方法的改进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环节的进步,医生在治疗肝癌的同时亦能顾及门静脉高压症的处理.对术式选择应既能根治或控制肝癌发展,又能有效控制消化道出血、防止再出血,在积极处理肝癌病灶的同时,采取适当的针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措施对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总体疗效意义重大[1].  相似文献   
6.
多原发性癌(MPC)是指同一患者在不同部位或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自1973年第一届国际MPC会议以来,对MPC的报道逐渐增多。我所从1982年~1991年手术切除伴肝癌的MPC10例,占同期996例手术切除肝癌的1%,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0例 MPC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4.9岁,两次癌肿平均间隔3年6个月,患者平均生存时间5年(见表)。  相似文献   
7.
肝门部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率极低,临床处理十分棘手。作者采用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此类肿瘤288例次(肝门部胆管癌184例、胆囊癌23例、肝细胞癌侵犯肝门部胆管47例、其他转移性肿瘤34例),其中行内镜鼻胆管引流162例次、塑料内置管引流80例次、放置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46例、4例患者接受同期双内置管引流。引流总有效率为67.0%,其中效果满意者43.1%;40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发生胆管炎,发生率为13.8%,3例死亡;长期随访病例的平均存活期5.3个月。我们观察到治疗的效果与Bismuth分型有密切关系,如果全肝40%以上的胆系得到引流,黄疸有望消退;左、右两侧胆管同时引流可扩大引流范围,提高疗效;应合理选择三种内镜胆管引流方法并适时灵活转换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对于肝门部肿瘤,内镜胆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作为首选的姑息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近端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疗效。方法 57例近端胆管癌患者中2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36例行非手术外引流治疗。结果21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7例存活14月以上,36例行鼻胆管引流或内置管引流术患者均在8月内死亡。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近端胆管癌疗效明显优于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内置管引流术(EHBD)胆管内外引流。  相似文献   
9.
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临床迫切需要了解的实际问题。为此,本研究应用DNA含量流式细胞仪,AFP免疫酶组化标记和大鼠血清AFP含量的ELISA测定技术,从动物肝癌模型和临床研究两方面进行了探讨。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Wistar大鼠肝癌的实验表明,随着诱癌过程中肝硬变与肝癌的相继出现,肝组织中AFP阳性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多,血清AFP含量则相应增高。  相似文献   
10.
肝海绵状血管瘤外科治疗6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海绵状血管瘤外科治疗640例吴伯文吴孟超张晓华陈汉姚晓平杨甲梅杨广顺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市200433Subjectheadingsliverneoplasms/surgery;hemangioma,cavernous/sur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